Vilin
“我出生在淮海戰(zhàn)場上……”
我一直都記得爺爺給我講他親身經(jīng)歷的故事時,眼神里滿是驕傲和自豪。
“你別小看了你爺爺,你爺爺經(jīng)歷的事多著呢!”奶奶在一旁附和著說道。
奶奶贊同爺爺?shù)臅r候并不多,所以這一份贊同,我很是看重。
我是個留守兒童,一歲多時,爸爸媽媽外出打工,把我交給他們來照顧。他們教會我說話,教會我走路,教會我寫字,教會我做人。
奶奶總是嘮叨著要言傳身教。所以,當我用一只手遞過去茶水時,她不會接;當我把剪刀的一頭朝向她時,她會批評我;當我把任何東西放到不該放的地方時,她都會拉著我去把它們放好。這些生活中所有的細節(jié),都是她一點一滴地教給我。
奶奶雖然在家教方面很嚴厲但其實她是個真正的樂天派,成天樂呵呵的,戴著一副眼鏡,文雅得像個大學教授。如果當年的條件允許她讀書說不定她還真的能成為教授呢!她每天干活都哼著小曲,我聽得最熟的一首是被譜上曲的《木蘭詩》。奶奶說那是她小學時候?qū)W的歌,可是直到今天,她仍舊能夠一字不差地唱出來。
奶奶喜歡看書,祖奶奶留下的《圣經(jīng)》,我用過的課本,還有書架上的一排排書,都是她的讀物。有一次深夜我突然口渴跑到客廳里喝水時,發(fā)現(xiàn)她房間里的燈還亮著。她摘掉了眼鏡,書近得快要貼在臉上。我趴在窗臺上看了好久,直到她翻動書本,我才輕輕地離開,心中滿是敬佩。
奶奶曾經(jīng)很鄭重地對我說過一句話,“人不能忘了本。”所以,當她在陜西這片黃土地上生活了五十多年后,仍舊能說出一口流利的家鄉(xiāng)話,盡管她的陜西方言早已說得十分正宗。
奶奶也總會對爺爺說:“就你會慣孫子!”
爺爺很嬌慣我,我的童年沒有太多約束,也不用去做太多家務(wù),可以肆意地吃自己想吃的零食,看自己想看的電視劇。但在學習上,爺爺從來沒有對我放松過。記得有一次考試考得很差,回到家看到爺爺臉上嚴肅的表情,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羞愧。從那以后,一直到高中,我再也沒有讓他流露過那種失望的表情。
其實,我也曾羨慕過那些有爸爸媽媽陪在身邊的孩子,想過幾次讓爸爸媽媽回來管我,但都成了奢望后從此也不再覬覦。我想,有爺爺奶奶陪在身邊就很幸福了。
我記得小時候他們?yōu)槲矣眯〉断鬟^的鉛筆比別的小孩用鉛筆刀削的還要光滑;我記得小時候他們送我上學時淌過的冰冷的河水;我記得爺爺在下雪時背我爬坡而摔過的跤;我記得他們說過的每一句語重心長的話語。
上高中的時候,我一直很向往外面的世界,總想著獨自走遍自己想去的地方。如今,我更希望帶著爺爺奶奶去任何他們想去的地方,把他們拍進最美的風景里。于是每一次回家,我都會甩掉手機,用盡可能多的時間來陪伴他們,帶他們?nèi)ズ猛娴牡胤?,拍很多好看的照片作為紀念。
18年的養(yǎng)育之恩,我無以回報,唯有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編輯/張春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