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調查發(fā)現,教師對蘇教版教材中的卡通圖案存在不聞不問或一知半解等問題。蘇教版教材中20種形態(tài)各異的卡通圖案有著豐富的意義,教師合理使用卡通圖案,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使用卡通圖案時,應注意:對大卡通的提示語重在參照使用,引導感悟;對小卡通的提示語重在理解意圖,提升素養(yǎng);在教學的總結階段,重在讓學生說收獲、談體會。
【關鍵詞】卡通圖案;使用策略;核心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8)01-0039-03
【作者簡介】丁維虎,南京市長城小學(南京,211505)副校長,高級教師,南京市數學學科帶頭人。
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心理特點出發(fā),設計編排了20種或活潑可愛,或夸張幽默,或和藹可親,或專注認真的卡通圖案。這些卡通圖案,因其率真的童趣化、手法的擬人化和幽默表達,能給兒童心理上帶來一種快樂向上的情緒體驗。不僅如此,它們還帶有鮮明的標識意義,使人一看便知,且印象深刻、過目難忘?,F以蘇教版教材為例,談談筆者對小學數學教材中卡通圖案使用的幾點看法。
一、卡通圖案使用現狀的調查研究
筆者對所在學校20位數學教師和工作室16位成員進行了問卷調查,發(fā)現,目前,一些教師對卡通圖案的認識和研究還不夠深入,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個層次:
1.無視卡通圖案,對其不聞不問。
約有70%的教師沒有關注教材中的卡通圖案。他們認為,出現卡通圖案只是為了讓教材不再枯燥、單調,是為了拉近教材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與數學本身沒有什么聯系,對數學教學沒有什么作用,教師沒有必要關注。
2.知道卡通圖案,對其一知半解。
約有25%的教師知道卡通圖案形式活潑,也能大致區(qū)分出豆莢和茄子代表的是教師,蘿卜和番茄代表的是學生。并能做到:見到代表教師的卡通圖案說的話,就當作教師在提問題,讓學生回答;見到代表學生的卡通圖案說的話,就當作教師想讓學生說的話,如果本班學生說不出來或說不齊全,就通過配套光盤播放出來,或者讓學生打開書讀一讀。在這部分教師眼里,卡通有了區(qū)別身份的功能。
3.把握卡通圖案設置意圖,強調課堂對話。
只有極少數教師能正確把握教材編寫者的意圖,把卡通圖案當成教材表達的新穎改革手段,能分辨出標識類卡通和角色類卡通。知道標識類卡通的出現意味著每一板塊不同的作用與意圖,提示自己在教學中要注意區(qū)分。知道看到角色類卡通就要注重師生對話,讓學生在課堂的真實對話中參考、比較卡通語言,適時啟發(fā)學生的思維過程。知道例題中的角色類卡通屬于參考性的依據,而不是課堂表達的實然。
二、卡通圖案意義分析研究
根據卡通圖案所在教材不同的板塊及其作用,筆者將它們分為標識類卡通和角色類卡通,分類整理如下:
1.標識類卡通意義。
(1)目錄中卡通標識意義。黃色球形象(如圖1)代表“綜合實踐”;粉色五角星形象(如圖2)代表“探索規(guī)律”。
(2)正文中卡通標識意義。“五根黃色指揮棒與中文數字的組合”(如圖3)代表“第幾單元”。
(3)單元中卡通標識意義。用在不同場景中的可愛動物——小雞代表不同的欄目:“帶數字的小雞”(如圖4)代表“例題”;“開小汽車的小雞”(如圖5)代表“試一試”;“拉板車的小雞”(如圖6)代表“想想做做”;“打網球的小雞”(如圖7)代表“練習”;“帶問號的小雞”(如圖8)代表“思考題”;“滑雪的小雞”(如圖9)代表“復習”;“執(zhí)筆畫圖的小雞”(如圖10)代表“動手做”;“開火車的小雞”(如圖11)代表“你知道嗎”;“乘帆船的小雞”(如圖12)代表“綜合與實踐”。
2.角色類卡通意義。
彎著身的茄子卡通、拿尺子的豆莢卡通、叉著腰的玉米卡通和戴眼鏡的白菜卡通(如圖13)等形象,被許多教師稱為“大卡通”(下文稱“大卡通”),成了教師的卡通形象。這些卡通圖案能幫助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提示教師如何教、如何組織學生學,提示教師哪里是教學的重點或難點所在。而抱著腦袋的蘿卜卡通、拿著鉛筆的番茄卡通、張開雙臂的辣椒卡通以及張開嘴巴的蘑菇卡通(如圖14)等形象,被許多教師稱為“小卡通”(下文稱“小卡通”),它們成了學生的卡通形象。這些卡通形象或說出自己解決問題時的思考和方法,或說出自己的困惑和疑問,或說出自己發(fā)現的學習成果,或與別的同學展開討論和交流,等等。
三、卡通圖案使用策略
小學數學教材中的這些卡通圖案,除了具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鮮明的提示作用外,對于教師把握教材、用好教材、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還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下面,筆者代表教師和學生形象的大小卡通圖的使用,談幾點看法:
1.對大卡通的提示語重在參照使用,引導感悟。
大卡通代表教師的角色和學生互動,或向學生提出問題,啟發(fā)他們思考;或安排學生活動,引發(fā)他們動手、動口;或直接講解有關的知識,為學生做必要的解疑。因此,教師要盡量參照使用大圖標的提示語,以突出教學中的重點或難點。同時,由于教材版面的限制,大圖標的提示語不能過多,這就需要教師在“參照使用”已有提示語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經歷探索過程,啟發(fā)、點撥學生理解知識要點,感悟知識間的內在聯系。
比如,三上《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和估算》例2中,西瓜每箱48元,大卡通玉米老師發(fā)出的提示語如圖15所示。上課時,教師應該像辣椒卡通和蘑菇卡通提示的那樣引導學生思考,目的是讓學生學會估算。但又不能止于此,除了要組織學生說出估算的不同算法以外,還要在黑板上呈現學生的不同思考過程,把估算與前面的口算結合起來,讓學生既會口算也會估算,這樣才能達到教材的要求。
2.對小卡通的提示語重在理解意圖,提升素養(yǎng)。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