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楊,李 凱,譚康伯
(1.榆林電視臺,陜西 榆林 719000;2.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電子工程學院,陜西 西安 710071)
風沙環(huán)境在陜甘寧、青海、新疆等西北的一些地方頻繁發(fā)生,其影響范圍往往較大,會對相關地區(qū)人民的生活以及工農業(yè)生產造成影響。在風沙環(huán)境中,與人們生活、生產息息相關的無線電、廣播電視、通信、定位、導航等電磁相關活動受其直接影響更嚴重。因此,對風沙環(huán)境中電磁傳播的研究具有必要性和實際意義[1-3]。上世紀中,國際上已開始關注風沙對電磁波信號的影響,1941年,Ryde就通過把沙粒視為半徑為1~25 μm的石英小球,計算了沙粒對雷達的折射率。在國內,鄭曉靜等學者探討了典型帶電沙粒的散射場以及傳播場的特征。周東方等學者研究了微波傳輸中沙塵的等效特性,以及沙塵含水量對電磁波傳輸?shù)挠绊?。在前面工作的基礎上,本文將具體研究復雜地形情況下,高空-地面(空-地)電磁傳播過程中,風沙天氣環(huán)境的影響特性。
在電磁環(huán)境的特征分析中,首先需要對其研究對象以及過程影響等要素進行分析建模。本文選取我國西北地區(qū)較為典型的地形結構為參考依據(jù)[4-5]。為保證具體分析的一致性,選擇單位面積(大小為1 km×1 km)的地形結構為基本地面環(huán)境模型[6-8],將對風沙情況的模擬加入地面環(huán)境中,系統(tǒng)建模如圖1所示。
圖1 基本地面環(huán)境模型示意圖
沙塵粒是風沙環(huán)境中的基本組成,其粒徑分布p(D)接近于對數(shù)正態(tài)分布[9]
(1)
其中,D為沙塵粒子的粒徑(粒徑尺度參數(shù)依據(jù)測量而定); lnD的均值和標準差分別為m和σ沙塵粒子的尺寸分布的密度函數(shù)。粒子尺寸分布的密度函數(shù)N(D)為
N(D)=N0p(a)
(2)
其中,N0為沙塵的體密度。
沙塵復介電常數(shù)εe為
(3)
其中,εs和εw分別為干沙和水的復介電常數(shù);p為水在沙塵中的體積百分數(shù)。而干沙的復介電常數(shù)的經(jīng)驗公式為
(4)
其中,ε′和ε″分別為干沙復介電常數(shù)的實部和虛部。另外,水的復介電常數(shù)為
(5)εs約為80,是靜電場的水的相對介電常數(shù),λs和λ分別是單位為μm的松弛波長和工作波長,ε∞=5.271 37+0.021 647 4T-0.001 311 98T2。
在地形結構模型中,土壤的濕度mv會影響其電磁參數(shù)。基于經(jīng)驗公式[10-12],臨界濕度mt=0.49Wp+0.165,Wp為土壤的濕度壓縮點。當mv≤m,有
ε=mvεx=(p-mv)εa+(1-p)ε
(6)
其中
(7)
當mv>mt,有
ε=mtεx+(mv-mt)εw+(p-mv)εa+(1-p)εr
(8)
其中
εx=εi+(εw-εi)β
(9)
參數(shù)β=-0.57wp+0.481,其中冰的相對介電常數(shù)為εi=3.2-j0.1,巖石和空氣的介電常數(shù)分別為εr=5.0-j0.1和εz=1,εw為純水的相對介電常數(shù),由式(1)~式(3)可得
(10)
εw0(T)=88.045-0.4147T+6.295×10-4T2+1.075×10-5T3
(11)
2πτ(T)=1.110 9×10-10-3.824×10-12T+6.938×10-14T2-5.096×10-16T3
(12)
通過對式(6)~式(12)的分析,可知溫度T從0 ℃變化為50 ℃,介電常數(shù)基本保持不變[13-15]。對此,通過電磁波頻率,地形結構中巖土的成分及濕度,就可以進一步計算地形結構的有效電磁參量特征。mv=0.15時,土壤相對介電常數(shù)隨土壤體積含水量以及其頻率變化分別如圖2和圖3所示。
圖2 土壤相對介電常數(shù)隨土壤體積含水量
圖3 土壤相對介電常數(shù)在mv=0.15時隨頻率的變化
在前面建模以及理論分析的基礎上,本文采用時域分析方法,并通過時-頻變換技術,在電磁頻率分別為300 MHz、600 MHz、900 MHz且地面上方風沙層厚度為350 m時,對空-地間的垂直電磁輻射在基本地形結構中地面中點位置處的電場進行了具體分析,所得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地面中點處的電場 /V·m-1
為進一步探討空間風沙層對于空-地設備間電磁傳播的影響規(guī)律,本文將無風沙情景時計算的場值除以特定風沙密度時計算的場值并取對數(shù),以此定義來刻畫空間風沙層的電磁遮蔽效果,該值可以有效地表征此風沙環(huán)境對于電磁衰減的影響情況,其所得結果如圖4所示。
圖4 風沙層對空-地電磁傳輸?shù)乃p干擾
圖4中3條曲線均呈現(xiàn)出隨著風沙密度的增加,電磁衰減干擾現(xiàn)象更為嚴重,而且并不是隨著風沙密度線性增加而線性增加,而是該衰減增加的加速度變小。這3條曲線最后上升趨勢的減緩,說明了隨著風沙密度的增高,其對電磁信號傳播的衰減更加嚴重。另外,對比相同風沙密度時的縱坐標值即衰減可以得到:在相同的風沙密度下,頻率較高的電磁波的傳播受到的影響更大,衰減更為嚴重,且衰減隨著風沙密度增高而愈加明顯。這些規(guī)律對于常年受風沙影響的臺站的選頻、用頻等技術工作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本文針對我國西北地區(qū)典型的多風沙環(huán)境,進行了相關的電磁分析,得到了復雜地形情況下風沙層不同密度對電磁衰減干擾的頻率影響特性,將其數(shù)值化表示,并對其中的規(guī)律進行了討論。這些規(guī)律、特征及數(shù)據(jù)可為陜甘寧等受風沙影響較為嚴重的地區(qū)在考慮其對電磁波傳播干擾影響時提供基礎參考,也在一定程度上為通過電磁波衰減的情況來檢測風沙干擾的嚴重情況提供技術支撐。
[1] 鄭曉靜,黃寧,周又和.風沙運動的沙粒帶電機理及其影響的研究進展[J].力學進展,2004,34(1):77-86.
[2] 何琴淑,周又和,鄭曉靜.帶電沙粒的散射場及其對電磁波傳播的影響[J].中國科學G輯,2005,35(3):308-317.
[3] 周旺,周東方,侯德亭.微波傳輸中沙塵衰減的計算與仿真[J].強激光與粒子束,2005,17(8):1259-1262.
[4] 尹華飛,鄭昌文,胡曉惠,等.交互式數(shù)字地形合成算法[J].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學報,2012,24(7):909-917.
[5] 何清,楊興華,艾力·買買提明,等.西北沙漠風蝕起沙觀測試驗及其研究進展[J].沙漠與綠洲氣象,2012,6(3):1-7.
[6] 石莎,馮金朝,鄒學勇,等.不同地形條件對沙漠植物生長和沙地土壤水分的影響[J].干旱區(qū)地理,2007,30(6):846-851.
[7] 吳彧文.塔架三維實體幾何建模方法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1.
[8] 張加坤. 復雜地形中的電磁環(huán)境仿真技術[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 2004.
[9] 唐矗,洪冠新.基于地形高程數(shù)據(jù)的復雜地形風場建模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14,40(3):360-364.
[10] 宋艷麗.基于CFD的三維復雜地形建模技術研究[J].時代農機,2016(3):52-53.
[11] 張晶,陳義軍,張倩,等.基于CTS的大規(guī)模復雜地形建模研究[J].自動化技術與應用,2010,29(10):43-46.
[12] 王華,任新成,朱小敏.沙漠表面電磁散射的FDTD研究[J].電子測量技術,2014,37(7):1-5.
[13] Xiao Fangshao,Ning Jiang.The research on methods of complicated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J].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4,3217(565):1262-1278.
[14] 夏昌明,路宏敏.Broyden算法在測量沙質樣品介電常數(shù)實驗中的應用[J].宇航計測技術,2003,23(4):34-37.
[15] 梁高光.復雜電磁環(huán)境仿真研究[D].北京:北京郵電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