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劍鋒
(四川職業(yè)技術學院外語系,四川遂寧 629000)
要想正常進行英語翻譯的工作就需要對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文字技巧進行一定的研究探索。本篇文章以中英為例,對英語翻譯中所運用到的文字翻譯技巧進行分析與探討。
不同國家對顏色也有不同的理解,不同顏色所代表的意義也不相同。比如在我們國家來講,紅色代表著喜慶、吉祥、幸福的意思,在古時結婚時新娘子就著裝紅色的嫁衣,象征著紅紅火火,幸福美滿。而在其他西方的國家紅色代表著兇殘、暴力和殘忍,他們更喜歡藍色,在他們理解的藍色代表著冷靜,有膽謀。其他西方國家在結婚時,新娘著裝白色婚紗,象征純潔美麗,而在中國白色多指親人去世。由此可以看出不同國家在看待顏色方面上有很大的差距。
不同國家對宗教信仰也有所不同。中國的本土宗教是道教,而在西方國家中,歐洲和大洋洲的國家多信奉基督教,西亞和東南亞等地區(qū)的國家多信奉伊斯蘭教。不同的宗教之間有一定的差距和避諱,所以在進行英語翻譯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避免出現(xiàn)對該地區(qū)所信仰宗教不敬的詞語。
在進行英語翻譯的過程中難免會對數(shù)字進行翻譯,因此就要注意不同國家對數(shù)字的避諱之處。比如說中國的“4”與“死”由于發(fā)音相似,所以在中國看來“4”代表著死亡或者是那些不美好的事情。而中國對“6”和“8”則比較友好,這兩個數(shù)字象征一帆風順,事業(yè)有成。而在外國“13”代表著背叛,來源是有關于耶穌的一個小故事。因此在進行英語翻譯或者英語交流時要避免出現(xiàn)這些數(shù)字詞匯,多迎合當?shù)匚幕?,以免出現(xiàn)不必要的誤會,給雙方帶來不好的影響。
在思維方面上中國人偏感性,而對于其他的西方國家來講他們偏理性。就以具體的事例來講,西方國家在做油畫時,首先是對背景進行涂層,然后再一層一層進行涂畫,而對于中國的水墨畫來說,它注重的并不是背景而是應用復雜的筆畫,利用相應的繪畫技巧對細節(jié)結構進行勾勒,從而展現(xiàn)出最終的作品。在音樂方面,比如西方的小提琴,它的音色基本是一樣的,所以只能通過復調對位的方法將不同的音色進行組裝才能有一個立體的效果。而對于中國傳統(tǒng)的樂器無論是琵琶還是古琴,它們的音色本來就很豐富充實,所以無須通過復調對位的方法進行對音色的組裝,其本身就有很好的立體效果。在文字方面上,西方的單詞都是由字母一個一個組裝起來的,而對于中國的漢字則是以結構為單位,將不同的結果不同的偏旁部首混合在一起。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就能反映出中西方在思維方式上有很大的差距。所以要在英語翻譯過程中注重雙方思維上的不同之處。
在生活態(tài)度上,中國人比較注重精神上的物質消費而西方人則更注重生活上的實用性。在中國,孩子即使成人,父母也會在生活上盡力幫助自己的孩子,而在西方國家孩子一旦成人之后,父母便沒有了撫養(yǎng)的義務,與孩子之間的金錢方面會算得清清楚楚。在教育觀念方式上,中國父母會逼著自己的孩子從小就努力學習,會替孩子報許多的輔導班。而對于西方的父母,他們的教育方式較為開放,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愛好,會讓他們享受童真釋放自己的天性,也會讓他們在他們相應的年齡段做他們想做的事情,這一點是許多中國家長無法比及的,也是中西方家長在教育方式上的不同之處。因此在涉及有關教育方式上的英語翻譯時要尤為注意。
直接翻譯的方法又稱為直譯法。根據(jù)句子的結構進行分析,在原句的語境以及含義上進行合理的翻譯,這種翻譯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有句的意思,這是一種比較簡單的翻譯方法。
根據(jù)意思進行翻譯的方法又稱為意譯法。這種翻譯方法要求翻譯者對整體的句型結構以及整個意思都要精準掌握,在了解整個意思之后還要通過自己的翻譯方法準確高效的翻譯出來。意譯法是所有的英語翻譯技巧中與原句意思最為貼切真實的翻譯方法。但是這種翻譯方法要求翻譯者的翻譯水平較高。
增加解釋進行翻譯的方法又稱為增譯法。這種翻譯方法是針對那些不懂別的國家的歷史、人物地名、經(jīng)典故事的閱讀者。通過一定的解釋說明讓閱讀者能夠在接下來的閱讀中沒有障礙。同樣這種翻譯方法對翻譯者的文化知識水平也有一定的要求。
刪減詞語進行翻譯的方法又稱為減譯法。有時候在翻譯過程中會碰到難詞不懂得意思的詞匯,所以在翻譯過程中可以刪掉這種詞換成與此詞匯意思相近的簡單通俗易懂的詞匯,這樣翻譯起來會更加方便,使內(nèi)容更加簡潔明了,通俗易懂。
拆開分析進行翻譯的方法又稱為拆分法。這種翻譯方法在對此類長難句進行翻譯時是很好的翻譯方法。這種翻譯方法可以將一句長難句按照意思層次分為多個小短句進行依次翻譯。這種翻譯方式一方面可以降低對長難句分析翻譯的難度,另一方面可以很容易地抓住長難句的中心關鍵詞,從而能掌握整個句子的中心含義。
跨文化交際是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間人們進行的交流,他們的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生活習慣不同,但是卻能在文字翻譯之下將他們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將自己國家優(yōu)秀的文化傳播出去??缥幕⒄Z翻譯也對翻譯者的知識水平等方面有一定的要求,翻譯者必須對要翻譯的內(nèi)容在兩種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都有一定的認識,這樣才能做好翻譯的工作。翻譯要講究技巧的同時翻譯也是一門學問,翻譯就是國家與國家,文化與文化間的橋梁。它在原意的基礎上,將兩種不同的語言進行巧妙的轉換,連通了各國與各國間的交流,促進了各國間的交流和發(fā)展。各國的文化是靠文字進行傳播的,而英語又是國際化通用的語言,因此對待跨文化英語翻譯要尤為注重。在尊重對方國家的文化前提下進行精準的翻譯,掌握跨文化翻譯的技巧,了解了不同國家文化間的差異才能縮小這種差異,實現(xiàn)人與人間的正常交流,同時也起到了對跨文化交際的促進作用。
[1]劉宓慶.當代翻譯理論[M].北京:中國 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3.
[2]康曉蕓.跨文化交際因素融入翻譯教學的原則和技巧[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7,26(12):142-143.
[3]黃碧蓉.翻譯視角下的習語文化差異探究[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3):102-104.
[4]宋子燕.論文化內(nèi)涵的翻譯技巧——以《紅樓夢》兩個英譯本為例[J].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6):89-95.
[5]劉穎.論翻譯教學中的文化差異及其應對策略[J].遼寧: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29(1):77-79.
[6]王若梅.高職院校翻譯教學現(xiàn)狀分析及展望[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5):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