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文”在路上,這是我市市委在爭做全國文明城市的新舉措。一系列喜人的變化讓我們每天都在感受“創(chuàng)文”帶來的幸福感。從地上撿起一張紙就是文明的開始,一句再樸實不過的話語,潛移默化,愛護環(huán)境就是愛護自己的家園。身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看到周圍整潔的環(huán)境,心情相當愉悅。校園里,到處朝氣蓬勃,鳥語花香。
黨的十八大提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那些銘記于心的24字核心價值觀,是我應該也是必須跟著黨一步一步去實現(xiàn)的。其中“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我暫且只能膚淺理解為:有國才有家,有了強大的國家才知道自己的根源在哪,扎根在哪;在教育工作中,愛崗敬業(yè),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誠實守信,待人友善,也要愛生如子,走近學生的內(nèi)心深處。
從教數(shù)年,有勞累也有心酸,有快樂更有欣慰。有人說,教書是一場修行,一條通往大智大慧的漫長求索之路。踏上教學生涯,我深刻意識到,我的肩上背著所有學生的夢與想,我不僅僅是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師長,我還是學生的生活摯友,讓他們過上有尊嚴、有質(zhì)量的生活。在重復的日子中,云淡風輕,有遠方也有詩。平淡如水的教書生涯,無需羨慕世界那么大可以出去走走的坦蕩,卻不斷努力去成全更多人孜孜追求的夢。我堅信,多年之后可以有碩果累累、桃李芳香的驚喜,此時播撒一方沃田,靜靜守候花開。
有人說,生活就像一首歌,承載著我們的幸福和快樂。在我的歌聲里,我領(lǐng)悟到成為一名班主任,我和學生的相遇相知是冥冥之中修來的福分,是緣分,是天意。是啊,學生就如人生行程中的匆匆過客,為誰辛苦為誰甜,他們用最美好、最活潑、最燦爛,當然也是最叛逆的青春陪著你。每個人都走過花季雨季,誰都不例外。能夠作為高中階段學生的班主任,這是相當幸運的一件事。今年十八,明年還是十八,永遠年輕。為了與班里孩子們愉快溝通,我可以花時間接觸他們喜歡的、感興趣的事情,比如最潮網(wǎng)絡(luò)用語、最新音樂電視劇,甚至新款的手游等等,投身到自己管理的班級,走近學生的生活,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并一起解決困難,雖然這么“多管閑事”有點累,但更多的是滿足。
成為“愛管閑事”的班主任其實也不用太累。這不禁讓我想起印象最深的一次經(jīng)歷,那一年秋季開學不久,學生向我反映,小×在宿舍里很少跟人說話,還跟他的同桌說他想輟學,情緒有點不對勁。其實我也在關(guān)注他——他這段時間多次請病假回宿舍。即使他不請假,上課也經(jīng)常以身體不適為由而打瞌睡。我?guī)状畏艑W后找他談心,他總是以身體不舒服推脫離開。
我找了兩節(jié)早讀課,請小×到辦公室聊天。我先關(guān)心他的身體狀況,建議他去做個全面檢查。然后聊到他的家庭情況,從談話中我了解到他父母對他充滿期望。因為他的兩個姐姐都輟學打工了,家里把考大學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他告訴我他能考上這所高中純屬偶然的超常發(fā)揮,其實他初中時的成績很落后??墒且驗樗某0l(fā)揮,他父親就認定他以后應該可以達到一本線。他覺得壓力好大,并且三主科的學習越來越跟不上,上課聽不懂,他對自己的學業(yè)失去信心,因此,輟學的念頭不斷出現(xiàn)……他感到空虛無聊,想輟學又不敢跟爸媽說,“天天感覺到頭暈,渾身沒勁……”
聽完他的話,我內(nèi)心深深地自責:多辛苦的孩子啊,原來我未懂你的心!我對他內(nèi)心的痛苦表示理解。對于他一些聽不懂的科目,我主動幫忙聯(lián)系科任老師或成績較好的同學輔導他,我衷心希望他全力以赴,盡力而為。另外,我還找了一本有關(guān)緩解心理壓力的書借給他,建議他偶爾翻閱。為了顧及他的自尊心,我暗地里跟他的家長聯(lián)系,和家長探討教育小孩的方式。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小×在課堂上睡覺的次數(shù)減少了,也很少請病假。當然,他也并沒有完全轉(zhuǎn)化,與他的溝通教育還在繼續(xù)……
這件事使我明白,一個班級看似平平靜靜,卻有可能潛藏著各種問題。一個學生表面上情緒穩(wěn)定,內(nèi)心深處卻有可能寢食難安、愁腸百結(jié),甚至由此滋生出心理壓力。這就需要我們用心去了解、去發(fā)現(xiàn),用心靈去溝通,德育效果才更有效。
白居易說過,“憾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正打動學生的心靈,真正走到學生的心里,去感知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進而觸摸他們內(nèi)心世界真實的想法,我們才能有針對性地對其教育與引導,也只有這樣,才能在尊重與信任中點化他們的動力,促進他們的
成長。
走上三尺講臺,我們教書育人;走下三尺講臺,我們?yōu)槿藥煴怼=逃粌H僅是技術(shù)活,更是情感路。一路愛孩子,才有好教育、好教師。再者,師德并不是簡單的說教,它是一種精神體現(xiàn),一種深厚的知識內(nèi)涵和文化品味的體現(xiàn),憑借“創(chuàng)文”的契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我們敬業(yè)愛崗的要求,我將繼續(xù)為教育事業(yè)揚帆導航,貢獻余生。
作者簡介:陳銳輝(1987.11—),男,廣東人,大學本科,中學二級教師。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