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艷麗
摘 要:很多小學生在幼兒園已經學過很多語文初級知識,進入小學后感覺自己都會,所以往往喪失了學習的動力,產生了驕傲的情緒。所以,小學低年級要注意進行興趣啟發(fā)和思考引導,讓孩子們以豐富多彩的方式來體驗和思考語文知識。
關鍵詞:小學語文;興趣;問題;體驗;互動;探索
小學時期是系統(tǒng)學習語文知識的初期,不過現(xiàn)在很多孩子在幼兒園時期就學習了很多語文基礎知識,不但學習了一些拼音知識,還掌握了許多漢字。所以,到一、二年級很多內容他們都學過,這就容易造成驕傲情緒,很多孩子產生懶于思考的惰性思維,對以后深入學習語文知識危害不小。其實語文不僅是讓學生掌握字詞句,更要培養(yǎng)他們掌握基本的思考和邏輯方法,這樣才能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鑒于此,本文結合教學實踐經驗,說一說怎樣設置開放性引導,提升小學語文教學速率。
一、以興趣牽引學習語文的動力
興趣是吸引學生學習和探究的原動力。現(xiàn)在低年級語文知識很多在幼兒園階段都學習過,但是幼兒園的語文知識學習不系統(tǒng),而且只側重認字,忽略了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低年級階段,我們要整合教學內容,讓知識以趣味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吸引學生進行形象認知,深入探索。
蘇教版語文教材篩選的文章也在積極尋找學生的興趣點。比如,一年級的《北風和小魚》是以擬人的手法來寫北風和小魚“較勁”的故事,語言活潑,對孩子們很有吸引力;《懷素寫字》是一個小歷史故事,讓孩子們通過懷素學寫字的故事,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可以說蘇教版故事性、趣味性課文占絕大多數,無法一一列舉。這樣設置課文就是為了迎合小學生以形象認知的特點,巧妙抓住他們的好奇心,激活他們的求知欲,便于孩子興趣十足地深入到學習中來。
二、以問題啟發(fā)思考知識聯(lián)系
問題是牽引學生思考和探索知識的契合點。語文知識面比較廣,可謂包羅萬象,如果想要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思考、閱讀和表達等綜合能力,我們就要注意在知識的關鍵點,設置針對性和關聯(lián)性的問題,牽動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思考和聯(lián)想,從而將知識和方法融為一體,真正實現(xiàn)獲取知識、提升能力的教學目的。
比如,我們在學習《螞蟻和蟈蟈》時,通過閱讀課文,同學們基本都能看懂是一個小故事。但是我們的教學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看故事,還要讓孩子們體會勤勞才能有收獲。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設置問題引導思考和認知:①螞蟻是怎樣努力搬糧食的?(啟發(fā)學生學習動態(tài)場景描寫)②螞蟻搬糧食的時候蟈蟈是怎樣的心態(tài)?(讓學生對比理解勤奮和懶惰)③冬天來了,螞蟻和蟈蟈分別有怎樣的遭遇?……通過問題,就會驅動孩子們去探究細節(jié),并能經過思考來體會故事的表達技巧。
三、以實踐體驗語文知識生成
語文知識需要記憶、理解和積累,但是要想讓積累的知識發(fā)揮作用,生成運用能力,我們就得指導同學們去實踐和體驗。通過體驗,讓孩子們有了運用語文知識進行思考和表達的欲望,這樣才能水到渠成,生成能力。
比如,學習完蘇教版《螞蟻和蟈蟈》后,為了強化記憶、理解和分析、表達能力,我們可以鼓勵學生將課文改變成課堂劇。小學生都喜歡活潑的表演,這樣就能吸引孩子們多次閱讀、深入理解,最終將課文了解得滾瓜爛熟,潛移默化中提升了口語表達能力。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孩子們在具體的角色表演中,體會到了語文知識的意義和用法,有效完善表象知識到能力運用的轉化和遷移,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
四、巧總結歸納基礎知識積累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教材只不過是個例子。確實,語文知識面比較寬,如果我們僅僅局限在課本上的字詞句,那同學們進步會比較慢。語文教學不僅僅是背誦和記憶,更重要的是語文思維和分析總結能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注意鼓勵學生發(fā)散思維,敢于說出自己在自主學習和探索中遇到的問題,樂于分享探索心得。
比如,《烏鴉喝水》是小學生接觸最早的漢字課文,很多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會對一些字掌握不牢,甚至混淆不清,比如:“鳥”和“烏”,“喝”和“渴”等。這種情況怎么辦呢?我們可以鼓勵同學們結合自己的認知特點,發(fā)散思維自己找區(qū)分點。在我的鼓勵下,有的孩子說:“烏”是黑色,肯定是烏鴉全身都是黑的,看不見眼睛了,所以比“鳥”少了一點;對于“喝、渴”的區(qū)別,有同學這樣理解:張開口的是“喝水”的喝,不張口的是口渴的“渴”……啟發(fā)孩子們發(fā)散思維用自己的理解角度來分析知識,便于深入思考和認知,值得借鑒。
總之,小學階段是系統(tǒng)地學習語文知識的初期,小學生多以形象認知為主。為了培養(yǎng)學生綜合學習和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我們就要結合他們的認知規(guī)律整合教學內容,吸引孩子們積極參與到知識生成、互動和體驗中來。只有這樣才能師生一心,在體驗和互動中完成能力遷移,達成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孫蘭英.淺談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3(20).
[2]牛雅萍.淺析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J].新課程,2010(5).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