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軍
摘 要:所謂的主體教學強調(diào)的是學生的體驗,是指學生在經(jīng)歷、感受、體悟中掌握知識的過程,是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有效方式。所以,在新時期的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部編級語文教材的特點,通過主題教學活動的應用,從多角度、多方面來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也為學生基本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主題教學;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四季美景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在筆者看來,這一理念說明了語文課程的存在直接影響著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也是語文課程任務的實現(xiàn)。所以,為了有效貫徹落實初中語文的課程理念,也為了能夠給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做出貢獻,新時期的語文教師可以用主題教學法,通過多“主題”活動的組織和開展來從不同的角度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同時,也為語文課程價值的最大化實現(xiàn)做出貢獻。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主題教學法進行論述,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發(fā)揮積極的作用。
一、教材內(nèi)主題教學
從部編初中語文教材來看,每一個章節(jié)的設計都有一個主題思想,比如:部編版七年級上冊的內(nèi)容主要分為六個單元,其中包括四季美景、至愛親情、學習生活、人生之舟、動物與人、想象之翼六個主題,通過學習不同文章來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打好基礎。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就可以將主題教學法與實際語文教學活動結合在一起,并引導學生在交流、思考、對比中突破文章重難點,同時,也為學生基本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教學“四季美景”這一主題時,這一單元主要包括《春》《濟南的冬天》《雨的四季》三篇文章,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在閱讀中欣賞精彩的句子,在閱讀中體會語文的語言美,同時,也能在作者的描述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進而為學生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這一主題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交流活動,引導學生對這三篇文章中的重點句子進行自主解決和交流,并從自己的理解入手對這些句子說一說自己的觀點和認識。比如:《春》這篇文章中的一些句子:
(1)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
(2)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
組織學生從作者的語言應用、修辭手法的應用等方面進行鑒賞活動,引導學生說一說修辭手法應用的好處,等等,這樣一來能夠提高學生的文本閱讀理解能力,二來能夠讓學生在無形中掌握修辭手法的應用技能,對學生語文基本知識技能的提高也有著重要的作用。之后,組織學生對其他兩篇文章也進行這樣的閱讀活動,以此來鍛煉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提升學生的基本語文素養(yǎng),同時,也有助于高效語文課堂的順利實現(xiàn)。
二、課內(nèi)外主題教學
課內(nèi)外主題教學活動的開展是為了拓展學生的閱讀范圍,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基礎,也是主題教學法應用的一種模式。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語文主題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課外閱讀內(nèi)容的拓展,要有效地將課內(nèi)與課外進行有機結合,并通過群文閱讀活動的組織來鍛煉學生的語文思維,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質量。
還以“四季美景”這一主題閱讀教學為例,在教學時,我們除了組織學生對教材中這三篇文章進行群文閱讀活動之外,還可以將課外的一些文章納入群文閱讀中,以豐富主題閱讀的內(nèi)容,以豐富學生的語文學習內(nèi)容。所以,在這一主題的閱讀教學時,我將《山中訪友》《海濱仲夏夜》《夏日風情》等文章放在一起進行群文閱讀活動,引導學生先獨立對每篇文章進行思考,再通過尋找這些文章之間的相同點來強化學生的理解,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同時,也有助于學生基本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最后,在這樣的課內(nèi)外主題閱讀教學后,我們還可以組織學生以“四季美景”為主題來進行寫作,自由地運用所學過的語言來描繪出自己眼中、心中的四季美景,進而也為學生基本語言應用能力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主題教學反思
反思是任何一種教學模式應用中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確保主題閱讀教學價值最大化實現(xiàn)的保障。所以,在主題教學法的應用中,我們要做好反思工作,為日后的改進指明方向。那么,我們該從哪些方面入手來進行主題教學反思呢?
首先,我們要反思“主題”思想是否得到了落實。從上文來看,我們以“四季美景”這一主題組織了閱讀,不僅發(fā)揮了教材文本的作用,也有效地將課外閱讀內(nèi)容進行了結合,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意識,使學生在自然美的熏陶下形成基本的審美能
力。這也是本次主題教學的思想落實過程。所以,做好這一方面的反思研究直接影響著主題教學價值的實現(xiàn)。
其次,反思學生的主體是否得到體現(xiàn)。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只有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才能保障“主題”價值得到真正體現(xiàn),才能為學生的發(fā)展做出貢獻。
總之,新時期的語文教師要做好“主題式”教學的研究,要通過抓不同“主題”來從多角度、多方面將學生培養(yǎng)成全面發(fā)展的人,同時,也為學生基本素養(yǎng)的提升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李萍.語文主題閱讀探究性教學的模式建構[D].西南大學,2011.
[2]周承軍.淺析初中語文主題式教學設計與實踐[J].信息化建設,2015(6):183.
[3]伍美華.閱讀情景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中),2017(4):135.
[4]劉欣萍.體驗式教學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教學參考,2015(18):20.
[5]花秋林.討論式教學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0(44):50.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