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作為教育最基本的組織單位,作為學校育人最主要的場所,作為凝聚師生關系、親子關系、家校關系的紐帶和橋梁,作為連接學校、家庭、社會關系的紐帶和橋梁,作為連接社會當下發(fā)展與國家未來發(fā)展之間關系的紐帶和橋梁,理應承擔起順應新時代教育發(fā)展的神圣責任,在推動社會民主化、教育民主化、學校民主化過程中發(fā)揮基礎性、先導性的功能和作用。
為此,我們需要深入思考以下幾個問題:班級民主化時機成熟了嗎?班級民主化的內涵是什么?班級民主化的實現途徑有哪些?班級民主化的實現方法有哪些?筆者認為,班級民主化的時機已經成熟。這是因為,新時代社會發(fā)展、教育發(fā)展、學校發(fā)展為班級民主化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民主化也已成為新時代社會發(fā)展、教育發(fā)展、學校發(fā)展對班級管理改革的強烈訴求和價值取向。
關于班級民主化的內涵問題,筆者認為,社會民主和教育民主的先鋒盧梭和杜威先生已經為我們提供了理想的答案,那就是平等與自由。平等與自由既是民主的核心內涵,也是民主的價值追求。在平等與自由的關系方面,平等是自由的前提,沒有平等很難實現自由;自由是平等的目的,平等是為了實現每一個人的自由。
關于班級民主的實現途徑問題,筆者認為,推動班級管理民主、課堂教學民主、家校合作民主是實現班級民主的三條主要途徑,具體的實施途徑就是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學關系、家校關系、親子關系。在此過程中,班主任應該成為推動班級民主的主導力量。
關于班級民主的實現方法問題,筆者認為,建構以尊重、理解、信任、包容為主要內涵的班級文化,并以此為基礎,引領課堂文化、家庭文化向這個方向發(fā)展,這是班級民主實現方法的文化基礎。沒有這樣的班級文化為基礎,很難實現班級民主??朔鹘y(tǒng)班級管理中的控制主義、管理主義、問題中心的思想傾向,克服傳統(tǒng)學生教育中的控制、限制、命令、包辦、指責、懲罰等教育方式,代之以放權、信任、參與、鼓勵等教育方式,這是實現班級民主的具體操作方法。
班級民主是新時代社會發(fā)展、教育發(fā)展、學校發(fā)展的一種歷史必然,也是一種客觀需要,應該成為班級管理的一種常態(tài)。讓學生在班級民主中享受民主、體驗民主、踐行民主、學會民主,并為將來成為合格公民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礎,是班級民主的根本目標。
【朱洪秋,北京市西城區(qū)教育研修學院德育心理部研修員】
本刊特約評論員: 朱洪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