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光復 ,楊錫燕
1天津中醫(yī)藥大學,天津 300193;2天津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眾所周知,高血壓是常見病、多發(fā)病,是多種嚴重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誘因。而老年人更是高血壓的高發(fā)人群,年齡<60歲時,高血壓的患病率為27%,年齡80歲左右時,其患病率為75%,而在年齡≥80歲的人群中,高血壓的患病率>90%[1]。在我國,年齡在 35~44 歲、45~54 歲、55~64 歲、65~74歲的人群中,其高血壓患病率分別為男性:17.4%、28.2%、40.7%和 47.3%,女性:10.7%、26.8%、38.9%、和 50.2%[2]。而且隨著年齡的增加,高血壓的控制也越來越困難,最終發(fā)展為頑固性高血壓[3]。因此,如何有效控制老年高血壓已經成為全世界共同亟待解決的問題,而中醫(yī)藥在防治老年高血壓病方面,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中藥可以改善血液循環(huán),降脂,抗動脈粥樣硬化,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能增強機體對降壓藥的敏感性,有效控制血壓[4]。筆者應用中醫(yī)傳承輔助平臺軟件,收集CNKI治療老年高血壓的相關文獻,分析研究中藥方劑治療老年高血壓的用藥規(guī)律,以期為老年高血壓的治療提供借鑒。
1.1 處方來源 進入CNKI界面,檢索詞為主題詞,輸入檢索式:高血壓AND(湯OR法OR飲OR方OR中醫(yī))AND老年。檢索時間為1979年1月1日至2016年9月1日,共檢索出相關文獻條3 225條。
1.2 納入標準 納入:選擇辨證治療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的中醫(yī)或中西醫(yī)結合的相關文獻及專家經驗介紹的文獻,有具體方藥并且藥味完整。
1.3 排除標準 排除:1)文獻綜述;2)同一中藥復方的多篇文獻只納入1篇;3)注射劑、膠囊、片劑等療效探討及實驗研究的文獻;4)治療高血壓合并其他并發(fā)癥者。
1.4 整理結果 依據納入排除標準,從3 225篇文獻中,共計篩選出方劑166首。
1.5 中藥名稱規(guī)范 參考《中藥學》[5]標準,對中藥名稱統一規(guī)范:如生白術、炒白術改為白術,炙甘草、生甘草改為甘草,姜半夏、清半夏、法半夏統一為半夏,煅龍牡、生龍牡統一為龍骨、牡蠣,仙靈脾改為淫羊藿,夜交藤改為首烏藤等。
1.6 數據庫的建立和數據分析 選擇中醫(yī)傳承輔助平臺系統的“平臺管理”模塊中的“方劑管理”,錄入數據并建立關于老年高血壓方劑數據庫,然后用中醫(yī)傳承輔助平臺的“數據分析”模塊中的方劑分析,進行藥物頻次統計、組方規(guī)律分析、新方分析等。
2.1 用藥頻次分析 對治療老年高血壓的166首方劑中的168種藥物的頻次進行統計分析,使用頻次高于10的核心藥物有49味。見表1。
2.2 基于關聯規(guī)則的組方規(guī)律分析 在中醫(yī)傳承輔助平臺的“方劑分析”模塊中,點擊“組方規(guī)律”,設定支持度為21,置信度為0.9,得到常用組合33對,包含藥味19味,按頻次從高到低依次排列,前5組是:“鉤藤,天麻”“川芎,當歸”“牛膝,鉤藤”“黃芪,當歸”“牛膝,天麻”。見表2。
表1 老年高血壓核心藥物頻次分布
表2 常用藥物組合頻次分布
2.3 基于熵聚類的組方規(guī)律分析 基于改進的交互信息法的藥物間關聯度分析,依照所收錄方劑的數目,結合經驗判斷,對不同參數進行預讀。設定相關度為8,懲罰度為4,進行聚類分析,得到方劑中兩兩藥物間的關聯度,再進行復雜系統熵聚類,演化出28個核心組合,對核心組合進行提取,并運用無監(jiān)督熵層次聚類算法得到新方14個,利用平臺的網絡展示功能,直觀反映出新方藥物之間的關聯。見表3—4、圖1。
表3 用于新方聚類的核心組合
表4 基于熵聚類的治療老年高血壓的新方
圖1 新方之網絡展示
老年高血壓以虛實夾雜多見,最常見的證候是肝腎陰虛,可兼有肝陽上亢、肝火上炎;同時老年人還可見腎陽虧虛、水飲內停證。因老年高血壓病程較長,久病入絡,故可見痰瘀互結。
高血壓屬于中醫(yī)學“眩暈”范疇。老年人因其年高體弱,臟腑功能已衰退,《黃帝內經》云:“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藏衰,形體皆極?!逼涮澨撝K腑尤其表現在肝、腎2臟。中醫(yī)學認為肝腎同源,母子相生,肝為剛臟,體陰用陽,全賴腎水以滋養(yǎng),老年人腎氣漸衰,天癸竭,沖任虛衰,腎水虧虛,水不涵木,陰不斂陽,遂肝陽上亢,上擾清竅。由此可見老年高血壓的基本病機是肝腎虧虛[6]。從本研究的統計結果中可以得出用于治療老年高血壓最常用的藥物是滋補肝腎藥,其中頻次最高的中藥為牛膝,牛膝性平味甘、苦、酸,入肝腎經,具有滋補肝腎、引血下行的作用,故可以將逆亂上涌之血引之下行,通調氣血,使血壓恢復正常。其他常用藥尚有平抑肝陽藥、清肝瀉火藥、溫陽利水藥、活血化瘀藥以及健脾化痰藥。老年高血壓肝陽上亢證常用天麻、鉤藤,而肝火上炎證常用菊花、夏枯草、黃芩。水飲內停證也是老年高血壓的常見證型,中醫(yī)學認為老年人腎陽不足,膀胱氣化失司,加之脾氣虧虛,無力運化水濕,水無去路,反逆而上行,臨床上表現為浮腫、小便不利、眩暈、心動悸等[7];現代醫(yī)學認為老年人腎臟代謝功能差,水鈉潴留,循環(huán)血容量增加,血管阻力增加,故引起血壓升高,通過借助中藥利水消腫來降低血管容量輔助降壓,這與現代醫(yī)學臨床上常用利尿劑來治療老年高血壓的原理一致[8]。老年人血管管壁增厚,管腔狹窄,動脈粥樣硬化,存在血液高凝狀態(tài),使血壓長期處于高壓狀態(tài)[9],故常用活血化瘀藥來通利氣血,使血流運行通暢。此外老年人脾氣虧虛,致脾失健運,濕濁內生,釀生痰濁,痰濁中阻,清陽不升、濁陰不降,而發(fā)為本?。?0],故治療時常用健脾化痰藥,本研究中,健脾益氣以黃芪最常用,化痰以半夏、陳皮為主。
基于復雜系統熵聚類得到核心組合28個,對核心組合進行提取,運用無監(jiān)督熵層次聚類算法得到14個新處方。新方6適用于肝陽上亢證;新方11偏于清肝瀉火;新方4應用益氣活血通絡法降壓;新方5、10適用于老年高血壓水瘀互結證,有研究表明應用活血化瘀利水法可以治療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11-14];新方2從滋陰通便來降壓,這可能與老年人腸道干澀,腑氣不通,而致氣機升降失衡引起血壓升高有關[15-17];新方8、13運用溫腎潛陽法降壓,其病機為老年人腎陽虧虛,虛陽外越而血壓升高[18-19];新方1和12、14應用調和肝脾法降壓。運用中醫(yī)傳承輔助平臺所挖掘出的核心組合和新處方為治療老年高血壓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其中有些已經用之于臨床,且效果卓越,有些則仍需接受實驗以及臨床的進一步驗證。
[1]Franklin SS,Gustin WT,Wong ND,et al.Hemodynamic patterns of age-related changes in blood pressure.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J].Circulation,1997,96(1):308-315.
[2]Gu D,Reynolds K,Wu X,et al.Prevalence,awareness,treatment 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in china[J].Hypertension,2002,40(6):920-927.
[3]Calhoun DA,Jones D,Textor S,et al.Resistant hypertension:diagnosis,evaluation,and treatment: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committee of the councilfor high blood pressure research[J].Circulation,2008,117(25):510-526.
[4]馬維紅,李琦,劉為萍.老年高血壓病流行特點及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研究現狀[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1,26(4):766-770.
[5]高學敏.中藥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7:28
[6]何佳,曾潔,張莉晶.沈寶藩教授治療老年性高血壓病特色[J].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5,39(11):812-814.
[7]王曉媛,李浩.五苓散治療老年高血壓病水飲內停證探討[J].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2011,17(10):1116-1117.
[8]Takagawa Y,Shimamoto K,Masuda A,et al.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with hypertension—complications and current drug therapy [J].Nihon Ronen Igakkai Zasshi,1997,34(1):30-37.
[9]劉永惠,華莎,王瑞,等.劉茂甫教授補腎化瘀通絡法治療老年高血壓病的學術思想探討[J].陜西中醫(yī),2013,33(12):1651-1652.
[10]余茂強,羅立媛,安秀文,等.張俐教授治療老年高血壓的經驗[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4,23(6):1087,1112.
[11]錢海凌,虢沛,曾梓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病療效觀察[J].河南中醫(yī),2010,30(8):790-792.
[12]金華.曹玉山教授治療老年高血壓病經驗[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1,26(3):520-522.
[13]安佰海,吉中強,紀文巖.溫潛法治療老年高血壓病思路探討[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3,28(1):41-43.
[14]陳偉.高血壓病心臟損害的中醫(yī)藥辨治初探[J].西部中醫(yī)藥,2012,25(1):100-102.
[15]茍黎坤.300例蘭州市職工高血壓發(fā)病情況與影響因素分析[J].西部中醫(yī)藥,2015,28(6):79-80.
[16]張帆,楊志杰,張保麗,等.老年高血壓中醫(yī)證型與血壓變異性關系初探[J].西部中醫(yī)藥,2015,28(9):85-87.
[17]劉東蘭.健康教育對提高社區(qū)高血壓患者用藥依從性的影響研究[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5,22(3):176-179.
[18]鐘偉.小劑量非洛地平及酒石酸美托洛爾治療中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的臨床觀察[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0,17(13):78.
[19]吳育林.糖尿病腦梗死與高血壓腦梗死患者臨床特點的對比分析[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6,23(19):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