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清秀
摘要:現(xiàn)代科技日益滲透到人們生活中,學生的閱讀能力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然而,多數(shù)情況下高中化學課的閱讀教學還僅僅是流于形式,疏于對學生的輔導.這就需要化學教師切實重視和加強閱讀教學.在中學化學教學中教師應采用適宜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將閱讀教學法融入到課堂中,逐步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的興趣和能力.
關鍵詞:閱讀教學;預習閱讀;課堂閱讀;課外閱讀
閱讀是人們獲取信息、掌握知識的重要手段之一.一提到閱讀人們往往有一種誤區(qū),認為這是語文、英語等文科教學的任務.近幾年來,高考考題中各類信息題層出不窮,閱讀理解類題型越來越多,具有很強的選拔功能,而且各個學科面臨同樣問題,學生不會“讀”信息題.很多學生解題能力不強,過分依賴老師,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閱讀能力差導致的.因此,在理科教學中,閱讀顯得十分重要.
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絕大多數(shù)化學教師思想上是十分重視,但在教學中卻難以落實,一節(jié)課下來比較少讓學生打開課本,缺少給學生閱讀教材的時間,這種狀況減少了學生與教材接觸的機會,容易導致學生不能完全理解理科教材中抽象、嚴謹語言背后的含義.反而是教師的講解替代了學生獨立思考,以至于學生獨自獲取知識的能力、總結、歸納的能力都達不到預期的良好效果.為了讓閱讀能在化學教學中真正發(fā)揮的作用,必須通過有效的閱讀策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精心編寫預習提綱,提高學生對預習閱讀的重視
預習閱讀是課前閱讀,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閱讀.在化學教學中,教師常常要求學生要預習,然而學生由于缺乏良好的閱讀習慣往往沒有很好的落實到位,大部分學生只是不經過思考的閱讀了一遍教材內容.因此,教師在學生讀書前就需準備預習提綱,預習提綱可以成為學生獲得新知識的向導和橋梁,特別是對于沒有閱讀習慣的學生,要求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并通過閱讀尋找答案和提出新的問題.比如《金屬鈉的性質與應用》這節(jié)課的預習提綱設計如下:①鈉元素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式存在?這和鈉原子的結構有什么關系?畫出鈉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預測鈉單質的化學性質是否活潑?②鈉單質有哪些物理性質,有哪些化學性質?③鈉為什么要保存在煤油中?④鈉有哪些用途?如何制備金屬鈉?學生通過預習閱讀,初步了解了鈉的存在、性質、用途和貯存方法,并且能從鈉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中感受到結構與性質的關系.通過預習閱讀,學生聽課有的放矢,可以節(jié)約課堂時間,對提高教學質量亦可起到推動作用.
二、課堂上有針對性引導,指導學生進行課堂閱讀
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要重視閱讀,而且要有正確的閱讀方法.不少學生在閱讀時,只重視化學課本中的文字敘述而忽略圖表閱讀,實驗閱讀等等.從高考試題中,不難發(fā)現(xiàn)許多的數(shù)據、材料來源于化學課本中的表格和插圖.
1 文字敘述閱讀
經過預習閱讀,學生對新的知識有了初步的了解,也有一些疑問.通過教師課堂上的精講,引導學生再次精讀課本,從而抓住知識要點和解決疑惑,建構化學知識的邏輯結構.為了引導學生精讀,課堂上有針對性的設計情境,誘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指導學生閱讀時手腦并用,并適當勾畫,及時總結.在閱讀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做到:認讀──理解──吸收.如在學習化學平衡移動時,蘇教版化學反應原理教材52頁――化學平衡的移動,就是改變外界條件,破壞原有的平衡狀態(tài),建立起新的平衡狀態(tài)的過程,以及蘇教版化學反應原理教材55頁――勒夏特列原理(化學平衡移動原理):改變影響化學平衡的一個因素,平衡將向能夠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移動.教師點撥、指導,引導學生精讀、細讀的同時,思考外界條件發(fā)生改變,平衡是否一定會發(fā)生移動.教師提醒學生從濃度變化、溫度變化以及壓強變化的幾個角度總結勒夏特列原理的使用條件.再如化學課本中的“拓展視野”, 如在〈硅酸鹽礦物及硅酸鹽產品〉的教學中,蘇教版必修一課本80頁關于分子篩的拓展視野如圖1,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認真閱讀,增加自己的信息量,拓寬自己的知識面.
2 圖表閱讀
根據考試大綱的要求,高考命題將更加注重圖表語言的考核.高中化學課程教學隨之發(fā)生了改變,其中圖像題的解題尤為突出.高中化學圖像題是一種重要的化學題型,它是以化學知識為依據,用圖像將化學中變化的物理量的關系呈現(xiàn)出來.這類題目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化學問題.基于這一特點,圖像題是高考的熱點.化學課本中的圖表是高考命題中的重要依據,因此,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應指導學生精讀課本中的各類表格和插圖.如在進行《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的教學中,重視蘇教版化學反應原理課本53頁給出的一個三維的表格如圖2,指導學生分析三維表格中的各個數(shù)據以及壓強和溫度變化對合成氨平衡體系的影響.
再如在進行《氯氣的生產原理》的教學時,精讀蘇教版必修一課本40頁用為濃鹽酸和二氧化錳反應制備氯氣的實驗裝置圖如圖3,教師鼓勵學生評價并大膽質疑這個裝置圖能收集到純凈的氯氣嗎?質疑的同時引導學生設計更佳合適的實驗裝置,并能將設計思路應用到其它氣體的制備中.讓學生在圖表閱讀的過程中,能做到:審閱──提取──加工.
3.課外積極閱讀,提高歸納總結能力和拓寬知識面
課外閱讀,首先是對課堂知識的復習閱讀,課堂學習的新知識必須及時復習,如果等到把課堂內容遺忘得差不多時才復習,就幾乎等于重新學習.在進行復習閱讀時,學生可以對每課知識即時回顧,每單元進行知識梳理,每章節(jié)進行知識歸納總結,然后把相關知識串聯(lián)在一起,形成知識網絡,達到對知識和方法的整體把握,從而形成知識框架.當然,課外閱讀還包括對教材外書籍的閱讀,這是對課堂閱讀的延伸.教師可以推薦有針對性的和有任務的去閱讀一些課外書籍,并指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吸收書籍中大量豐富的素材,并將有用信息遷移到學習中,不斷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和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如在《氮氧化物的產生及轉化》的教學中,引導學生查閱與氮氧化物對環(huán)境影響有關的資料,通過查閱,對硝酸型酸雨的產生和危害、光化學污染以及氮氧化物對臭氧層的破壞等污染問題有一定的認識.教師可以適當?shù)臋z查學生的課外閱讀成果,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
通過閱讀這一教學法,可以改變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根據教材的具體特點,適當引入閱讀教學法是很有必要的.無論是教材閱讀還是課外閱讀,學生閱讀能力的獲得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我們應該切實關注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幫助學生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形成較強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陳希相 加強化學教學中的閱讀指導[J] 中學化學教學參考, 2004(Z2):1-1
[2]譚功晟 在化學教學中應重視指導學生閱讀[J] 內蒙古教育, 2003(12):27-28
[3]王長纓 “問題閱讀”策略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 化學教學, 2006(6):20-22
[4]溫東升, 劉所利 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 課程教育研究, 2014(2):167-168
[5]陳穎 在化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J] 中國科學教育, 2007(1):56-5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