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梅梅,徐東良,吳會青
(山東凱文科技職業(yè)學院,山東濟南 250200)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yè)變革正在涌現,“一帶一路”“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新舊動能轉換等重大戰(zhàn)略正在實施?!皬偷┕沧R”“天大行動”和“北京指南”這三部曲奏響之后,我國新工科建設的大幕正式拉開。新工科的內涵是:以立德樹人為引領,以應對變化、塑造未來為建設理念,以繼承與創(chuàng)新、交叉與融合、協(xié)調與共享為主要途徑,培養(yǎng)未來多元化、創(chuàng)新型卓越工程人才。近年來,為提高單片機應用技術的教學效果,國內各高校已經在進行該課程的改革?;谏鲜稣J識,本文立足于電子專業(yè)的《單片機應用技術》課程在工科實踐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一些教學方法的改革,旨在提高本專業(yè)工程科技人才的培養(yǎng)水平[1]。
單片機應用技術是一門理論性與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將匯編語言、微機接口知識和通信技術知識結合在一起。傳統(tǒng)的單片機課程教學一般立足于學科體系,比較注重課程本身的體系結構和前后的邏輯關系,而無法兼顧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因此學生學起來非常吃力,教師教起來也往往感覺很努力,但是效果不好。傳統(tǒng)的單片機教學存在很多弊端。
傳統(tǒng)的單片機授課,以講述理論知識為主。本門課所涉及的理論知識比較多,包括單片機的硬件結構、指令和軟件編程,然后是單片機系統(tǒng)的擴展和外圍器件的應用,最后是總線和地址。而學生在之前僅有C語言、電路原理、數字電路和模擬電路的概念,所以學生短時間內接受大量的理論知識,雖然能夠機械記憶,但是根本無法理解。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式無疑是非??菰锓ξ兜模?,會導致學生對本門課產生抵觸心理。在這種方式下,學生普遍反映單片機太難,以至于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2]。
好多學校在理論課程講授完成后,會安排兩周的課程設計,然而,此時學生已經將前期學過的理論知識遺忘,在實驗過程中,無法實現對理論知識的鏈接,實驗效果大打折扣。此外,實驗環(huán)節(jié)也比較單一,無法使學生對理論知識靈活掌握,對學生的專業(yè)應用能力和綜合實踐動手能力的提高作用不大。
教育部提出新工科的理念后,為單片機教學指明了方向。因此,教師要主動借用新工科建設的東風,及時把握新工科建設背景下的新要求和新方向,轉變教育理念,優(yōu)化培養(yǎng)目標,更新課程體系,改造教育生態(tài),提高教師素質,改進教學方法,完善保障機制。對單片機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其特色可歸納為:改革課程內容體系結構,改革教學內容組織方式,改革實踐性教學設計方式,改革考核方式。
教學內容的安排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質量,為了迎合新工科“培養(yǎng)多元化、創(chuàng)新型卓越工程人才”的要求,必須對以往的課程內容體系進行改革。采用模塊化教學,在每一個模塊中,先采用多媒體、案例教學方式講授理論知識,然后還有針對單元模塊的小實驗。例如:在單片機的I/O口這一模塊,講授完理論知識,接著指導學生控制單燈閃爍,然后指導學生控制流水燈。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即時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過程,既奠定了課程基本理論知識,又訓練了相應的專業(yè)技術基本技能,為下一步的技能提高打下了基礎。
為了加深學生對單片機原理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實踐能力,確定了以設計性、綜合性實驗為主的實驗內容改革方式,將以往的驗證性實驗改為開發(fā)性實驗,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鍛煉。在課程的最后,啟發(fā)學生設計一個綜合性實驗。期間,不給學生提供硬件原理圖和程序,僅提供設計要求。學生根據設計要求,自己查找資料,在Protel DXP軟件中,畫出電路原理圖,并焊接電路板,在Keil軟件中編寫程序代碼,在Proteus軟件中畫出仿真電路圖,并將編寫的程序下載到Proteus中進行仿真。仿真通過后,將程序下載到電路板中。然后,進行軟硬件調試。最后,根據前期的設計,編寫設計報告。
由于單片機具有較強的應用型和實踐性,以往以筆試為主的評價方式不能較好地體現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通過借鑒高校的改革經驗,擬建立一種長期跟蹤的考核制度。堅持多樣化考核與多次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強調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根據課程考核改革模式,設計考核測評體系及考核評價指導。
本文在“新工科”工程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指導下,針對目前《單片機應用技術》的教學現狀,分析了該課程教學存在的弊端,提出了一些課程改革方法,分別從課程內容體系結構、實踐性教學設計方式和課程考核方式方面進行改革,以提高本門課程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工程實踐和創(chuàng)新能力,從而使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更加符合新工科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