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呈貢區(qū)回回營小學 楊 婧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學科,由于缺乏實踐基礎與語言獨有情景,學生英語學習困難重重、枯燥乏味,往往很難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語課堂對話教學中。如何巧妙創(chuàng)設引人入勝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望,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已成為廣大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共同探討的難題。我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發(fā)現(xiàn)對話教學可以從這些方面入手:
英語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發(fā)展與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情感態(tài)度,語言學習成功體驗是與情感態(tài)度密切相關的。所以,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構建一種和諧、平等、民主的課堂對話環(huán)境對于語言學習是及其有利的。教師幽默的口語、豐富的體態(tài)語與夸張的表情,對學生積極的評價等等都能很好吸引學生,消除學生心理上的障礙,我們英語教師還要注意幫助學生突破語言障礙。對于需要運用大量語言進行實踐的小學英語課堂來說,激活學生已有的語言知識,調動學生想學要學的欲望能夠使對話教學的效果達到事半功倍。激活與調動的策略如下:
游戲是孩子們的天堂與樂園,將游戲引進小學英語課堂對話教學中,能將枯燥、抽象的語言文字轉化成學生愿意接受與認可的生動有趣的課堂教學形式。游戲和歌曲內容的選擇要有利于核心語言的訓練和使用,能夠搭建新舊知識的關聯(lián)性,能夠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用能力。
這樣學生既覺得有趣,又能促使學生大膽思維,大膽說話,充分培養(yǎng)發(fā)散性思維。《小學英語課程標準》:“語言技能是構成語言交際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技能以及這四個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聽和說是理解技能,說和寫是表達技能;這四個技能在語言學習和交際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學生應通過大量的專項和綜合性語言實踐活動,形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真實語言交際打下基礎?!?/p>
基于原教材語境本身,利用“橫著加、深里挖”的方法,對教材語境的情感線索和邏輯發(fā)展進行豐實,并在此豐實的語境中實現(xiàn)情感帶動、語用體驗、語言訓練與思維發(fā)展的共進。
現(xiàn)筆者以人教版pep小學英語四年級Unit 3 Part A Let’s talk 為例,對如何充實教材語境進行探討。
案例:本案例為人教版pep《英語》(三年級起點)四年級下冊Unit 3 Weather Part A Let’s talk。本部分的核心語言學習內容是“Can I …”。教材語境為外面天氣很冷,Mike呆在家里很無聊,他很想出去外面玩,他用“Can I go outside now?”詢問媽媽他能出去玩嗎?中午,Mike吃午飯,他用“Can I have some soup?”詢問媽媽他能喝點湯嗎?
基于這個故事,教師該如何豐富教材語境呢? 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可提供與課文語境相同或相似的語境,在更豐富的語境中進行扎實訓練。就本單元話題天氣而言可進行大量形式豐富的語言操練,如學生居住城市的天氣狀況,以及學生現(xiàn)在的特別想法,用“Can I …”表達現(xiàn)在能做什么嗎?由學生自己遷移到Mike。教師創(chuàng)設天冷,Mike呆在家里很無聊的情境。Mike想做點什么呢?教師可先導說:I suppose Mike wants to watch TV.So Mike asks his mum“Can I watch TV, Mum?”接下來由學生猜測Mike 想做什么,學生用核心語言“Can I …”進行猜測。學生就出現(xiàn)各種猜測:Can I read books, Mum?/ Can I do my homework, Mum?
對話教學關鍵是讓學生在理解語篇的基礎上學習語言,這樣語言就有了生命,就成了活生生的語言。在教學中教師應采用整體教學的模式,把詞匯、語法放在具體的情景中學習。接著以上述案例為例,學生就核心語言熟悉訓練后自然過渡到教材中的對話。經(jīng)過呈現(xiàn),以問題為導入,促進學生對對話的理解和把握,學生已經(jīng)初步感知、理解了語言,接下來就到了操練的階段,操練對于句子的掌握具有重要的意義,因為感知和理解不能代替運用,而真正學會運用,必須有模擬的操練和練習。組織學生進行形式多樣的操練,對話聽讀、模仿跟讀、同伴互讀、角色扮演、對話表演,層層深入,練熟教材中的對話??谡Z對話活動猶如游泳、開車一樣,只有在大量的練習中,才能將知識內化上升為應用能力。
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并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延伸,增加更多的語言訓練場景(公交車上、餐桌上、教室里等等),讓學生用核心語言“Can I …”詢問許可,提供更多地運用性操練活動機會,讓學生的聽、說、讀、寫技能及綜合語言應用能力得到訓練,為以后真實的情景交流打下基礎。教師可充分利用教材資源,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參與性,讓學生觀察、想象、并應用核心語言自編對話和小故事。
對話不僅是一種溝通,更是一種互動,對話教學中的師生都應當是主動參與、平等對話的關系。因此,在小學英語課堂對話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消除學生學習的心理和語言障礙,創(chuàng)設直觀的、與學生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教學情境,即生活化的情境,創(chuàng)造性地用活教材語境,組織多樣化的對話教學形式,營造良好師生、生生對話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從而實現(xiàn)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實現(xiàn)學生理解能力到表達能力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