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qū)小店街道中心校李家莊小學 侯晶晶
葉圣陶老先生說過:“閱讀是吸收,作文是傾吐?!边@句話點出了閱讀與作文兩者之間的關系。巒先生也曾說過:“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一方面要加強閱讀教學,另一方面要加強讀寫聯(lián)系,做到讀寫滲透,讀寫結合?!笨梢姡白x寫聯(lián)動”是語文能力訓練的必由之路,同時這二者也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難中之難。
因此,在這兩項的教學中一定要注意能力的訓練、方法的灌輸。
首先,速讀原文材料,優(yōu)化閱讀方法,講求閱讀實效。小學語文閱讀理解的基本能力,就是能認真地閱讀給出的文字材料,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
其次,教給讀法,自主感悟。《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要注重情感體驗,發(fā)展感受和理解能力?!痹谧x法指導上要求做到對閱讀材料要一氣呵成讀完它,中間不能停頓或復讀;盡量使用默讀,達到在感知中認讀,在速讀中感知。
再次,捕捉信息,重點突破。閱讀的同時要用筆標出不懂的字、詞或句子,以便及時解決。認真地閱讀文章是做好題目的前提,只有認真地通讀全篇,做題時才能胸有成竹。
最后,要以此為基礎努力構建高效的語文閱讀課堂,這一直是全體語文教師探索追尋的目標。
在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中,要注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在充分探究、獨立思考、合作交流、閱讀積累中升華閱讀情感,促進學生感悟文本內容、獲取知識信息、領悟人文思想的能力,使學生情感受到陶冶和教育,使課堂閱讀教學達到高效。這就要求我們明確以下幾點:
第一,激發(fā)閱讀興趣是課堂高效閱讀的基礎。學生閱讀效率的高低取決于學生的注意力,取決于學生即時閱讀的興趣。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都要根據文本主題,精心設計導入語、過渡語、評價語、小結語,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第二,引導自主探究是課堂高效閱讀的核心。
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東西,才能成為他自己的東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東西?!睂W生在課堂上自主閱讀探究,是高效語文閱讀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也是提高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核心。高效的閱讀課堂不是關注教師講得多么精彩,而是關注學生學得多么主動,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第三,誘發(fā)大膽思考是課堂高效閱讀的催化劑。
杜威說過:“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教育,就意味著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生活!”閱讀教學絕不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古人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高效的閱讀課堂必然是思考的課堂,思考是高效閱讀課堂的催化劑,是高效學習的助跑器。在課堂上,我們要鼓勵學生從各個角度質疑,如此一來,學生的心、腦、口就動起來了,問題就多起來了,創(chuàng)新的思維就活起來了。
第四,合作交流展示是課堂高效閱讀的靈魂。
實踐證明,在閱讀教學中,重視小組間的合作學習能夠顯著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合作學習不僅要求教師成為合作小組中的一員,與學生保持雙向的交流,同時也要鼓勵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這樣,合作學習就增強了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社會性和效率,也就提高了學習的活躍性和有效性。
第五,注重閱讀積累是課堂高效閱讀的不竭動力。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閱讀是智力和思維發(fā)展的源泉,通過廣泛大量的課外閱讀,可使學生獲得知識底子、智力基礎乃至情感、審美基礎。新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了各學段的閱讀量,由此可見,閱讀積累對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是多么重要。只有保證了學生的大量閱讀,才能保證學生在課堂中的精彩;有了學生的精彩,才有了高效的課堂閱讀教學。
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中,就得充分相信學生的潛能;要敢于“把課堂還給學生”,激發(fā)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讓他們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切實落實小組“合作學習”,積極“搭建舞臺”,展示合作學習的成果,讓課堂充滿生命氣息;加強“閱讀積累”,保證學生的閱讀量,增加知識的厚度、深度和廣度。
教學中,一定要讀課文,說詞語。一次次充滿感情地朗讀,老師一步步地引導,說一說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老師讓學生說自己還知道的東西,解決了寫作中言之有物的問題。在語言表達形式的遷移運用中,強調思維的獨特,讓學生潛心觸摸語言文字,一面接受情感熏陶,一面揣摩表達方法,把知識訓練點融合在文本的感悟之中,讓學生經歷從感受到理解,積累、運用的過程,使文本解讀與語言訓練有機融合,讓學生言意兼得。教師抓住文中重點段,領著學生重點讀。加上恰當的講解,解決了學生言之有序的問題和學生對文章構思的模仿,解決了言之有法的問題。
首先,小學生的寫作應該解決寫什么的問題。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觀察生活,感悟生活,結合課文進行講解、體驗。讓學生勇于實踐,找到作文思維的起點。
其次,要鼓勵小學生從模仿開始,學會自己創(chuàng)作。這就要求教師對他們的創(chuàng)作意識給予充分的肯定,即要指導學生觀察生活,積極發(fā)現和了解事物,然后運用自己的想象、感悟,重組語言進行“作文”。
最后,要善用良性激勵評價。教師的評價對學生十分重要。評價得當,能激勵學生敢于作文、樂于作文,因而對學生文章的評價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應根據不同水平的學生給予不同要求的評價,對基礎好的學生要有較高的要求?;A差的學生哪怕是用了一個好詞、一個佳句也應該及時表揚。教師適當的激勵能讓一些差生得到鼓勵,看到希望;讓一些中等生可以更好地鞏固和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還可以激發(fā)上等生的競爭意識。
作文教學之路是艱難的。我們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立足于學生生活、學習和思想認識的實際,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注重積累寫作素材,指導寫作技巧,注重作文評改,讓學生從“厭”寫變“樂”寫,真正提高小學生的作文能力。
總而言之,語文教師要潛心研究,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融合到一起,做好在語文教學中的吸收和傾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