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扶綏縣特殊教育學校 何鐵珍
姓名:蘇某
性別:男
年齡:12歲
二年級智障25班學生,現(xiàn)就讀廣西扶綏縣特殊教育學校,2015年9月入學。
智障原因:
唐氏綜合癥,導致智力落后,再加上家庭的早期干預措施不到位,長輩的過分溺愛,使學生形成了些不好的習慣?;純旱闹橇Φ拖?,語言發(fā)育、行為有障礙,學說話遲,有發(fā)音缺陷?;純荷L發(fā)育遲緩,動作笨拙、不協(xié)調(diào)、步態(tài)不穩(wěn),體力和智力發(fā)育均有障礙,坐、立、走都很晚,只會說“爸爸、媽媽”等簡單語言,缺少抽象思維能力。常傻笑,喜歡模仿和重復一些簡單的動作,可進行簡單的勞動,易激惹、任性、多動,甚至有破壞攻擊行為,有時則顯示畏縮傾向,伴有緊張癥的姿勢。
蘇某上課時常常會被一些別的聲音、鮮艷色彩的事物所吸引,課堂上表現(xiàn)無常,因而學習不能集中,常表現(xiàn)為不能專注聽講,有時還亂走動。
遇見很小的困難都會哭或者去找老師,從來沒有看見過他們獨自努力去做有難度的學習。
不太愿意主動和同伴互動,有時即使別的小朋友叫他一起去玩,他都不樂意參與。他一會兒會嚎啕大哭,馬上又破涕為笑,容易被一件事情引起不相對應的情緒反應。
一聽見有聲音或電視里的歌曲,就情不自禁地靠近,甚至手舞足蹈,動作模仿性較強。
1.情緒問題:在平時課內(nèi)外表現(xiàn)為,只喜歡聽表揚的話,稍有不如意的地方,就會大發(fā)脾氣;上課回答問題的聲音小,甚至對教師不理不睬。基本上可以通過肢體語言、表情來表達自己的情緒;不能正確的排解負面情緒;不能控制情緒。
2.注意力渙散,活動無度。表現(xiàn)為上課不聽講,無法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上課愛做小動作,經(jīng)常無緣無故叫喊。
3.表現(xiàn)出明顯的學習問題。不知道學,不想學,更不會學,有厭學情緒,甚至找不到書本。孩子在學校里學習了加法,但他不會在買東西時計算簡單的加法。他們也不會運用以前的經(jīng)驗來解決以后發(fā)生的問題。
綜上所述,我認為該生屬于中度弱智兒童。通過觀察和測試,確定該生學習困難是源于身患唐氏綜合癥,家庭早期干預的不到位,加上缺乏早期教育,同伴的鄙視、疏遠,導致其嚴重的心理問題。從而使該生缺乏學習興趣,無法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時間一長必然缺乏信心,進一步加重了其學習困難。他是低效率的學習,他不能從自己的經(jīng)歷中本能地學到知識,而需要別人將新的概念分解成小的概念按序排列后才能學會。他對口頭信息的處理較慢,對新概念和新知識的記憶力有限。然而,他能夠從正規(guī)的學校教育中受益并在學業(yè)上取得進步。他學習上的問題是源于他不同于常人的學習方式而不是學習障礙。運用親身參與、視覺刺激等教學方法對他是非常有效的。因此,一般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進度是不能適應該生特殊需要的。
1.教育目標重點在于改善其周圍環(huán)境,培養(yǎng)健康心理和喚起自信,激發(fā)其學習興趣。首先應該進行行為矯正,掃除學習障礙,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其次,運用吸引注意力的各種技巧,比如提醒、暗示、照明等。將任務放在不同的背景顏色或質(zhì)地下進行,以提高注意力。最后去除無關的干擾物,比如墻上的圖片、一頁紙上有好多問題等。不要讓孩子坐在靠近門、窗或車流量大的地方。為此,我制定了針對性教育訓練的詳細計劃和步驟。
2.在以賞識教育為主的日常教育中,將獎勵、表揚作為課程設計的主要內(nèi)容之一。抓住每一個有微小進步的地方,立即給予表揚。適當?shù)囊氪煺劢逃团u教育,使學生在建立學習自信心的同時,逐步適應多元的評價語言。幫他營造一個爭取成功的氛圍,使用有意義的、孩子熟悉的教具;給孩子足夠的時間作出回答。提供外部刺激和獎勵,然后逐步減少最終使獎勵內(nèi)在化,使孩子學習有動力。 反對孩子經(jīng)常尋求外部幫助,獎勵獨立完成任務的孩子。
3.鼓勵該生積極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將有關知識精心組織為從易到難排序的有意義的活動,每個活動包含較小的信息量,讓他時刻感受到自己是集體的一員,有被重視的感覺,體驗協(xié)作精神的重要性和為他人服務的幸福感。
4.不斷重復練習以提升學習效果,選擇有趣的、有意義的任務,使孩子樂于重復練習。教孩子運用復述策略并不斷練習,逐步加大寫的作業(yè)的量,訓練學生手部小肌肉的協(xié)調(diào)性,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
1.信心有所增強。
2.語言表達有所進步。
3.學習的主動性有所增強,課堂作業(yè)的完成量增加了。
4.自己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簡單的計算,動手能力也提高了,畏難情緒得到了較好的改善。
5.可以和本班的小朋友一起玩,和同學的關系也緩和了很多。
通過一學期的耐心引導和行為矯正,蘇某現(xiàn)在在課堂上情緒比較穩(wěn)定,基本上克服了大吵大鬧的不良習慣,注意力比以前大有進步,記憶力有所改善,很有禮貌,主動的幫助老師和同學,經(jīng)常得到老師和家長的肯定和表揚,自己也變得比較開朗和陽光了。
1.多與學生家長溝通,建議家長在對孩子進行行為矯正的時候盡量多的增加他們正面情緒的體驗。傳輸一些教育孩子的基本方法和常識給家長,以便指導家長在假期對孩子加強教育。
2.繼續(xù)探索科學的教育方法,最大限度地激發(fā)該生的潛能和克服其學習困難。只有他愿意去做,多次反復,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3.多給孩子正面的情緒體驗,利用我班“鼓勵教育”的優(yōu)勢,繼續(xù)對該生進行心理疏導和糾正,培養(yǎng)其健康的人格,使其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總之,蘇某的學習特點與普通同齡人的學習特點相比,相同之處多于不同之處。針對他語言能力和學習動力方面的不足,我認為智障兒童比普通兒童更需要鼓勵和肯定,更需要一個包容他們的環(huán)境,使他們能夠隨便犯錯并嘗試變得獨立,鼓勵他們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自我監(jiān)督。 我認為愛是一縷陽光,能融化堅冰,愛是一滴雨露,能滋潤孩子干涸的心田,只要有愛,就能給特殊學校的殘疾兒童飛翔的翅膀?!皼]有愛就沒有教育”。我把這句經(jīng)典名言作為從事特殊教育教學工作的座右銘。教師只要有一顆慈愛的心,再特殊,再棘手的孩子也能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