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豐順縣豐良中心小學 王思嬌
入選小學語文教材的文章,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而斑斕搖曳、異彩紛呈的精彩片斷,更是不勝枚舉。由于這些精彩片斷與文章主旨的關(guān)系非常密切,或襯托中心,或深化主題,所以,它們在文章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教學時一定要給予重視。下面我簡單地介紹一下六種精彩片斷的教學方法。
一般來說,重要的人物對話和感情深刻的片斷,宜采用朗讀法。《月光曲》中盲姑娘和貝多芬的對話,雖然語言不多,但內(nèi)涵非常深刻,要指導學生通過有感情的朗讀來理解?!皬椀枚嗉兪彀?,感情多深?。 边@兩個感嘆句,是盲姑娘情不自禁的贊美之言。說第二句時,感情就更強烈了?!澳?,您就是貝多芬先生吧?”是個問句。第一個“您”是猜想,讀時音要拖長,稍作停頓后再讀問句。讀問句時要表現(xiàn)出盲姑娘猜到為她彈琴的可能是她仰慕已久的貝多芬時的驚喜和激動的心情。讀貝多芬的話,要把“你愛聽嗎?”的“愛”和“我再給你彈一首吧”的“再”讀成重音,以表現(xiàn)出貝多芬要給盲姑娘更多的歡樂和滿足的心情。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反復朗讀和體會,“讀書百遍,其意自現(xiàn)”,學生就能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和豐富的內(nèi)蘊了。
有的片斷思路清晰,層次分明,可采用此法。如 《飛奪瀘定橋》中的第六節(jié),寫了"兩個團的敵人守住天險瀘定橋"這段突出了奪橋的困難,目的是襯托紅軍戰(zhàn)士不怕犧牲、英勇頑強的大無謂精神。教學時可引導學生從“環(huán)境險惡和“敵人瘋狂”兩方面分層。然后進一步讓學生懂得第一層分“橋上”、“橋下”兩點來寫。可根據(jù)層次設(shè)計這樣三個問題:1、瀘定橋是什么樣子的?2、橋下的河水是怎么樣的?找出具體描寫河水的動詞(瀉、撞、濺)。3、敵人瘋狂體現(xiàn)在哪里?分析時適當輔以朗讀。采用這個方法,既可以使學生透徹地理解內(nèi)容,又對學生作文時按一定順序?qū)?,起著潛移默化的引導作用?/p>
有的片斷,描繪了某種事物和情景,如果單純地從語言文字上去理解,難度較大。如果采用繪圖法,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詹天佑》中“開鑿隧道”一段,許多學生由于受到生活經(jīng)驗的和想象能力的限制,對文中描繪的兩種方法,不易理解。教學時教師可以對照語言文字,邊講邊引導學生畫出第一幅“兩端鑿進法”的示意圖,讓學生圖文對照,理解后叫學生自己動手畫第二幅“中部鑿井法”的示意圖。通過繪圖,學生不僅理解了詹天佑超人的智慧,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
有的片斷,往往通過兩種事物(現(xiàn)象或情形)的比較,來突出某一特點,這種片斷適合于對比法?!锻崴沟男⊥А返淖詈笠还?jié)寫了“半夜的威尼斯”。這節(jié)先寫戲院散場,簇擁在一起的小艇“散開了”,“消失了”,“遠處傳來嘩笑的聲音,告別的聲音”,這些都是動態(tài)描寫。最后寫“水面上漸漸沉靜”,“寂靜籠著威尼斯”,“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這是靜態(tài)描寫。教學時一定要引導學生抓住“動”與“靜”的對比來理解內(nèi)容。可先讓學生找出動態(tài)和靜態(tài)描寫的語句讀一讀。然后提問:為什么小艇一“停泊著不動”,靜寂就“籠罩了威尼斯”呢?從而使學生認識動靜對比,目的是為了突出小艇在威尼斯的巨大作用。
有的片斷,通過幾個結(jié)構(gòu)相似、內(nèi)容并列或逆進的情節(jié)來表現(xiàn)中心。這種片斷可以用填表法教學。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中的第二大段,記敘了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以及看到的幻象,教學時可以設(shè)計表格。然后重點講一次,引導學生弄懂弄清,小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看到了一個大火爐,她得到了溫暖,說明了她非常寒冷。并依次將“第一次”、“大火爐”、“溫暖”、“寒冷”等詞語板書在表格里。再讓學生運用知識遷移,自學后面的內(nèi)容,并按要求把表填好。這種方法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有的片斷,通過準確的用詞來刻畫人物形象,以表現(xiàn)人物的品質(zhì),增強文章的感染力。教學這種片斷,一定要引導學生細嚼這些詞語。如《飛奪瀘定橋》中的第七節(jié),寫二十二位英雄“拿著短槍、背著馬刀,帶著手榴彈,冒著敵人密集的槍彈,攀著鐵鏈向?qū)Π稕_去”。帶點的六個動詞,要逐一分析。短槍用“拿”,因為戰(zhàn)士們前進時要不停地向敵人射擊;馬刀用“背”,因為接近敵人可隨時取下砍殺;“冒”,說明敵人對戰(zhàn)士們進行瘋狂的掃射,戰(zhàn)士們隨時都有可能流血牲;“攀”,每前進一步都非常艱難;“沖”,說明戰(zhàn)士們盡管前進的阻力很大,但仍保持了很快的速度。通過這樣的咀嚼,紅軍戰(zhàn)士們不怕犧牲、英勇善戰(zhàn)的革命精神,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使學生體會到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下的軍隊是戰(zhàn)無不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