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環(huán)江毛南族自治縣思恩鎮(zhèn)曬谷嶺小學 韋湘幸
學生對初次看到的、聽到的事物常留下深刻的印象,新奇有趣就更讓人難以忘懷。教師善于利用“第一次”,會使之成為學生學習的有效動力。想一想,語文教師第一次上課,就對孩子們說:“同學們,大家翻開課本,今天我們開始學習第一課?!苯o孩子們的印象是多么的平淡,他們的反應肯定很冷漠。而換一種方式,老師講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或做一個文字游戲,這樣的效果會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海里,使他們感受到語文離我們的生活很近,學習語文是一件多么有趣而又快樂的事情。當學生開口說一個剛學會的字,第一次用一個好詞語來說話,第一次和小朋友表演對話,第一次寫出一段生動的話,第一次……這些新奇、喜悅、自豪、快樂的情感培養(yǎng)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無數個培養(yǎng)興趣的機會會隨著這一個個“第一次”悄然而至,老師要及時地給予他們贊賞、肯定。
1.巧設情景
情景能使抽象的語言具體化、形象化,在生動、形象的情景中講解語文知識,使語文教學趣味化、形象化,能促進理解、記憶所學語文知識和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1)實物巧設情景。實物是最常用的直觀道具,教師應當利用那些易于準備和攜帶的實物,在上課過程中進行知識拓展時有了具體的東西讓學生進行對話交流,這樣整節(jié)課也就有血有肉了。(2)生活景觀情景。教師可結合貼近有關日常生活內容引導學生進行 “答記者問”等活動。
2.巧排座位
任何一種一成不變的方法,時間久了,學生就會感到索然無味。教學活動中適當地給學生的座位換種排法,使學生猶如處于一個新的環(huán)境,提起他們的興奮情緒,使他們能積極參與。如在上講故事課或口語交際課時,可以以小組為單位排成圓形,這樣有利于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
教學本身不僅僅是教會學生知識,更應該引導學生做人,這需要老師不斷地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發(fā)展。而很多研究表明,學生首先是接受了教師,然后才接受他的要求,而快樂的老師容易被學生接受,可以形成相互接納、融洽和諧的人際關系,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給學生安全感。這樣,在教學活動中學生遇到問題就敢于跟老師交流,使課堂能在輕松、平等、和諧的氛圍中進行。相反,教師在整節(jié)課中總是愁眉若臉或一副怒氣沖沖的樣子,課堂肯定是死氣沉沉的。在我的課堂教學中,“微笑”是貫穿始終的表情,通常我面帶微笑環(huán)視教室走進課堂,隨著一聲“同學們好”或輕松的談話或一起唱歌,開始了教學活動。
有了融洽的氣氛,再配上恰當的動作以及面部表情,更是錦上添花。我常隨著教學活動的開展,自然地運用身體語言來配合教學,在教“哭、笑、喜、怒、憂”等漢字時,我充分利用了面部表情,夸張的表情和動作,既加深了學生的記憶,又創(chuàng)造了輕松的課堂氣氛。有時在課堂活動中也難免有注意力分散的學生,我則用嚴厲的眼神提醒他,或不動聲色地走到他的身旁,朝他輕輕搖搖頭,這樣既不挫傷幼兒的自尊心,又增加師生之間的情感默契,起到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往往在課文中有許多的小對話、小故事供學生表演,而這些活動中也總是含有一定的情感因素,教師也可趁機加入到活動中去,把這些內容的情感通過自己巧妙的加工、提煉而展示出來,給學生以情感上的感染,使學生在認識接受信息的同時,接受相應的情感因素的影響,達到以情生情、以情促知的效果。還有,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注意根據文章的內容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指導,讓學生選擇文中自己喜歡的部分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增加對課文的了解,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祖國、明辨真善美丑是非的情感。在有主題、有情感的訓練中,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學生對教師舉動的觀察具有獨特的敏感性,他們能從教師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中感受到不同的意味。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師生更多更大量的交往是發(fā)生在極平凡、細瑣的接觸中。如學生在課堂中大膽地回答了問題,老師可用手摸一摸他的頭或輕輕地拍他的肩膀加以贊賞;若是學生回答不好,老師可以用鼓勵的目光看著他說:“沒關系,你再想一想,想好了再告訴大家。”等做法,讓每個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愛。
首先,要使批評依然充溢情和愛。批評本身已經帶給學生一定的刺激,如果再加上一絲挖苦和譏笑,會“雪上加霜”,因此批評時應以鼓勵、正面引導為主,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給予的熱情和溫暖。其次,要把握批評時機。當學生出現問題時,并不總是以及時批評教育為宜,應把握批評時間和場合上的藝術問題,把握得好,不僅提高教育效果,而且有利于增進師生情感。最后,要注意批評的形式。批評只要是有利于以情動人的一切方式都可靈活運用,甚至只是一道責備的目光,一種惋惜的語氣,也能引起批評的效果。
學校生活中師生之間的交往并不僅僅限于教學活動中,課余生活中所建立的良好師生關系往往有力地促進教學中師生情感交流?!敖徽劇笔俏宜玫囊粋€主要方式,談興趣愛好,談家人,談他們感興趣的話題,或加入他們的課外活動,如打球啦,玩游戲啦等等。此外,我還把課堂中一些內容帶到課外,和學生一起交流。這些都拉近了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不但鞏固了所學知識,拓展了所學范圍,也提高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總之,情感是教師和學生之間互相作用的橋梁和潤滑劑,情感是打動學生心靈的秘訣,是打開學生的心靈的一把金鑰匙。“教貴情深”,低年級的語文老師在教學中如能注重情感教育就會增加教學的魅力,學生往往因喜歡你而愛上了語文這門學科,在濃濃的情感氛圍中,定會收到預想不到的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