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qū)桂城街道燈湖小學 鄒慶瑜
【案例描述】
師:誰來說圖中他們在做什么?生:小朋友在買氣球。師:我們一塊去看看小朋友買了多少個氣球。“小紅從小丑的15個氣球中買了9個,還有幾個氣球?”孩子們想到很多種方法,很快就算出了結果。緊跟著,我讓學生匯報自己的算法:
A:“15–9,我把15分成10和5,10–9=1,1+5=6?!?/p>
B:“15–9,我把9分成6和3,15–6=9,9-3= 6?!?/p>
C:“因為9+6=15 ,所以15–9=6 ?!?/p>
D:“我一個一個地減……”
對于學生的這些算法,我都一一給予肯定。這時,我發(fā)現(xiàn)一個平時不愛發(fā)言的學生猶豫地舉起手,于是問他:“你還有不一樣的算法嗎?”這學生說:“老師,我是這樣算的,15–9,5–9不夠減,先用9–5 得4,再用10減4得6,因此15–9=6。”話剛說完,引起同學們的議論紛紛,很多同學嚷道:“老師,他說錯了,不能倒過來減!”又一學生說:“老師,這樣算的結果也是對的呀,那他的算法對不對呢?”面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我說:“這種算法到底對不對?大家想知道嗎?”全班都說想,“那好,我們一起用這種方法算一算!”不同的算法引起了大家極大的好奇,學生都動起來了,把剛才的計算題重新算了一遍,結果是:用倒著減的方法,同樣算出正確的答案。到這時,全班達成了共識:這種方法是合理的。
既然方法是對的,那它的合理性在哪呢?于是我們又進行了探究,發(fā)現(xiàn):15–9 ,用9–5=4,其實就是5–9不夠減相差4;用10–4 = 6,就是從10中拿出4來補上,最后得6。同學們恍然大悟。
【正文】
有一位數學家也曾說過“數學是思維的體操,語言是思維的外殼?!薄罢f”本身就是思維進一步的加工,提煉使之準確化、條理化的過程和步驟。因此,我認為要提高學生各種數學能力,離不開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就得從一年級學生的課堂入手,下面是我不成熟的做法:
心理學家布魯納曾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學科產生興趣。數學學科的特點導致很多學生因理性知識枯燥而厭學,所以從小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興趣是非常重要的。我教小學數學第一冊第一課時:準備課數一數,這是學生由幼兒園進入小學的第一堂數學課,孩子們對小學學習生活充滿著憧憬、好奇和求知欲,但又夾雜著些許害怕和不適應。此時我就從孩子們的熟悉的幼兒園生活入手,引導孩子們說說在幼兒園里最喜歡的活動,然后再觀察書上主題圖中的各種游樂項目,進而引入今天的教學內容,讓每個孩子都敢于“說話”,為他們在陌生的環(huán)境中找到自己熟悉的感覺。
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一開始想讓他們在數學課堂上能大膽、快樂地“說”有點困難。我在教學過程中,善于營造輕松、愉悅的氣氛來激發(fā)學生說話的欲望,調動學生說話的興趣。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積極探索的心理取向得到激活。當學生說不出時,我會和藹地說:“不要緊,慢慢想,一會老師還請你說?!碑攲W生說得不太完整時,我就幫助的說:“不錯,如果你能結合圖意說清晰,那就更完美了。”當學生說錯時,我會說:“沒關系,再想想看。”當學生有獨到見解時,我及時鼓勵說:“你真行,肯動腦有創(chuàng)意,是個聰明的孩子?!?/p>
我不但注重引導“說”的訓練,還注意訓練形式的多樣化,我采用教師示范說、學生仿說、同桌互說、分組演說、接力比說等幾種形式讓學生得到鍛煉的機會。通過看圖說題意、說算式、說算理、說操作過程等多種途徑,來豐富學生說的內涵。
一年級的學生還不懂怎樣準確使用數學語言,但兒童的模仿能力都很強,平時我有目的地為學生提供準確的語言模式,然后讓學生跟著說,也可適當讓個別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說,這樣,讓全班學生得到了鍛煉,樹立信心提高學習興趣。
說給同桌聽,這一形式最能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開口說。如學習退位減法《十幾減九》后中“做一做”的題目時,我讓學生先把每幅圖的意思說給同桌聽,再獨立填寫算式。
一年級的學生由于剛接觸正規(guī)的小學課堂,對于4人小組討論還不熟練,討論時我會給予適當的幫助,怎樣展開討論。這樣不僅能讓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鍛煉,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精神。
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了“說”的能力訓練還是遠遠不夠的,一年級學生說話不夠完整,語句不夠規(guī)范,很難成為數學課堂上的語言。學生能在課堂上聽清楚老師的提問、講解,那么必定會由“會聽”轉變到“會說”。
在學習《十幾減9》的《做一做》時,讓學生討論,用怎樣的方法計算14-9,學生看著實物想出了不少方法,有說“一個一個地減,最后還剩5個?!睂W生的模仿性很強,馬上有學生提出評價:“這樣的方法雖然是可以的,但是以后再做這樣的題目時不可能總是有菠蘿可以拿,那該怎辦?”又有學生說:“可以從10個里拿出9個,還剩1個,和旁邊的4個合起來一共是5個,14-9=5。”有學生評價:“這種方法不錯,可是沒我的簡便,我先從14里減3,再減6得5,14-9=5?!庇谑莾蓚€學生爭論著哪種方法更好?不少學生進行評價,但都沒說服對方,其實兩種方法都好,只是思維慣不一樣,分不出哪種更好。這樣讓孩子們充分評價、辯論,增強他們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促進他們的語言更加完善、更有說服性。
小學一年級對學生進行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不僅能促進學生數學素養(yǎng)、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等方面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學生的語言表達過程反映的是學生的思維過程,加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訓練能提高學生思維的邏輯性、靈活性、準確性,從而達到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