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父母眼中的敗家子,他是兒子心中摳門的老爸,他還是別人眼中,過得像乞丐的一個百萬富翁。然而,他卻像精衛(wèi)填海那樣,讓吉林省獨有的遼金石刻文化得以保護。
在吉林省長春市農(nóng)安縣農(nóng)安鎮(zhèn)以西五里,有個界村,界村有條幽靜的小徑,雖無參天古樹相伴,卻寧靜得讓人的呼吸聲都變得十分清晰。界村有座賈府,是一個有著高墻鐵門的大院,遠遠望去氣派非凡,門前那幾座石獅子和石碑,寫滿了悠遠和神秘。這個賈府的主人,就是賈丙山。
1982年,21歲的賈丙山從軍隊轉(zhuǎn)業(yè)后,做過汽車修理工、編輯,后來下海經(jīng)商,因為家境不錯,他始終過得很好?;蛟S是命運的安排,一直把精神富足看成是真正富裕的他,總是希望沖破世俗,去追尋屬于自己的一份幸福。上世紀70年代,從小就對佛教文化有著很深感情的賈丙山,被家中一件遼金時期的石刻深深吸引了。“我不能自拔,歷史遺留下來的那些東西太珍貴了,尤其是對于我們后代的子孫……”他說。就這樣,他開始了自己的保護石刻石雕的生活。
為了這些石雕,賈丙山把房子賣了。他現(xiàn)在住的院子是跟弟弟借的,主要是這里地方大,能放下他那些古董石碑。眾人不理解賈丙山傾其所有買文物的行為,而關(guān)于他的傳言也在不斷地冒出來。“農(nóng)安有個姓賈的,石碑石雕都有,但是誰也買不走?!睂τ谫Z丙山的傳言實在是太多了,很多人都弄不明白他放著好好的城里不住,非要搬到農(nóng)村去和那些冰冷的石碑相伴,而且還不愿意賣出一兩件去,換來富足的生活。
賈丙山也知道他自己既是富翁又是乞丐,只要賣掉自己珍藏的一塊石碑,他全家就能過上以前富足的日子,但他卻從來舍不得賣掉其中任何一件。“我寧愿充實得像乞丐,也不愿空虛得像富翁?!边@是他經(jīng)常掛在嘴頭上的一句話。
賈丙山說他從小就目睹了一些遼金時期的石刻被嚴重破壞的事情,連他自己都不知道為什么看到這些會痛心成那樣。30多年的歲月,把賈丙山從一個意氣風發(fā)的小伙子變成了兩鬢斑白的半百老人,然而,最讓他欣慰的就是這些年他用自己全部的心血和財富,保留下來的四五百件遼金時期的石碑和其他一些歷史文物。
賈丙山一直夢想著能開一個屬于吉林省的“遼金石刻博物館”。他說,“一個人不管能力大小,都要有夢想。我雖然很渺小,但我總期待有一天,這些咱們吉林省獨有的石碑石刻能夠得到保護,我也一直在努力!”為了實現(xiàn)這個夢想,賈丙山放棄了很多很多。“我們以前住在長春,特意租了幾個地方來存放這些東西,但還是被人弄壞了一些,我真的是太心疼了。”賈丙山覺得只有自己保護這些東西,才能安心。就這樣,他和妻子搬到了農(nóng)村,“我就愿與這些石碑朝夕相伴。即便無人理解,我也會一直這么走下去?!彼麍?zhí)拗地說道。
這么多年過去了,如今賈丙山已經(jīng)51歲了。他變成了父母眼中的敗家子,兒子心中的摳門老爸。在別人眼中,他是百萬富翁,卻過得像一個乞丐,然而,他卻像精衛(wèi)填海那樣讓吉林省獨有的遼金石刻文化得以保護。賈丙山恨透了那些把中國的古董販賣給外國人的古董販子?!拔蚁脒^,如果我一直堅持,我的孩子也堅持,我們吉林省特有的這份石雕文化就會得以保存?!?/p>
當我們走進賈丙山那個幽深的院落時,所有人都是大吃一驚,院子里的石碑、石雕、石桌、石椅、石拴馬樁數(shù)不勝數(shù)。吉林省著名考古專家郭相武也被驚到了。他說:“在全國來說,沒有一家博物館,收藏有如此之多、質(zhì)量如此之高的遼金時期的石刻石雕。”院內(nèi)有一座二層小樓,小樓門前好幾對石獅子,經(jīng)過歷史的洗禮和風化,這些石獅子的身上已顯得不是那樣的光滑了,但是依舊威嚴。院子里,石碑上的佛像圖案清晰依舊,眼前的這一切,讓人有種穿越到了另一個朝代的感覺。
“你看這個石器上雕刻的是一個‘開花’饅頭,預示人們祈求五谷豐登。”賈丙山指著一塊石雕上的圖案向我們講述著它的寓意。隨后,他又指著擺放在庭院門口的一塊石碑說道:“你們再來看這塊,這是一個契丹的石碑,在當時,只有有身份的人死后,才能立碑……”就在這時,賈丙山發(fā)現(xiàn)有個人正在院子中的一個池塘的冰面上捕鳥,他厲聲地將那男子趕走了。為了這些石雕文物,賈丙山每晚都會起來巡視幾次。他說:“我就害怕這些東西被偷了,或是被過往的車輛給撞壞了。”這樣堅持了30多年,賈丙山不辭辛苦與勞累,節(jié)衣縮食,收藏了遼金時期的石雕石刻五六百件,足可以支撐一間博物館?!昂芸啵m然說現(xiàn)在,我們的一日三餐都沒有辦法保障,但我們的精神是富足的,我們覺得很幸福?!逼鋵?,賈丙山和妻子都是地地道道的城里人,盡管所有人都不理解他們?yōu)楹螘瘳F(xiàn)在這樣,甘心為這些石碑當乞丐,但是他們卻始終樂在其中。
賈丙山與其他的古董收藏家不同,他不為出名,更不為了發(fā)財。你或許可以用大款來形容這個男人,但是他現(xiàn)在的生活卻完全不同?!拔乙郧跋潞=?jīng)商,賺錢了就買這些東西,你們知道嗎,我看待這些石雕石刻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樣,我不是那些文物販子。每次看到那些被農(nóng)民們遺棄在豬圈里的石雕,我就心疼,沒錢我借錢也要買下來,我就是希望這些流浪的歷史文物能有一個家!”
說到媳婦這些年跟著他受苦,賈丙山心里也很不是滋味?!?997年,可以說是我事業(yè)的巔峰,收入不少,一家人過得很好,但為收藏這些東西,我沒跟媳婦商量就放棄了工作。之后,便帶著媳婦來到了農(nóng)安,之所以選擇農(nóng)安,是因為這里是遼金文化最集中的地區(qū),這里有很多的遼金石刻,就扔在田野里,我覺得它們在等著我把它們帶回家。當時,對于我的這個選擇,很多人都叫我‘賈瘋子’。
“這些年,隨著我收東西越來越多,當初掙的錢,都已花光了。雖然到了農(nóng)村,但我還是有一些條件不錯的朋友,有一次,大伙兒聚一起,有人說,‘老賈,我這有一輛沒人開的寶馬,你拿去開吧!’但我回絕了,后來還有人要給我媳婦法國香水,我也沒接受。為啥不能要?因為中國人講究禮尚往來,我收了,還不起。”
賈丙山說,每次他和當初一起做生意的哥們聚會,在座的女士都是穿貂的,他從媳婦的眼中,看出了她的喜歡,但是他卻連一件新棉襖都買不起,他覺得自己很對不起媳婦。
一位賈丙山的朋友說,老賈這個人特善良,他沒有什么野心,但其實他所作的這項事業(yè)是很偉大的。
賈丙山還說:“現(xiàn)在我就希望有相關(guān)部門能為這些石雕文物提供一個地方,建立一個博物館,我可以去那里打工照料。我的環(huán)境有限,這些東西常年風吹日曬都快要風化了,有的都掉皮了……” 據(jù)《東南西北》陶彬/文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