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 獨木舟旅行
特點: 初級獨木舟(皮劃艇)探險門檻并不高,適合所有健康人士參與,過程富有挑戰(zhàn)性,行程非常自由,還能順便飽覽沿途風光。缺點是未知危險較多,對個人的臨場判斷能力要求高。
里程: 2015年世界首例單人全漂黃河,耗時234天,共5490公里。
建議: 基礎知識和技能至關重要,其中對呼吸的把控尤為重要。
“對人類來說,地球上已經不存在未知的地域了,你們還玩探險,不是很可笑嗎?”曾有一位粉絲這么問我。
其實無論未知還是已知,都是已然存在的宇宙萬物,無論是過往還是現代,喜歡探險的人,不過是試圖從自身構建的文明限制中,試著探向牢籠之外。
即使我經過的,是前人探索過的領域,但只要沒人用獨木舟這種原始的純人力工具劃行過這片水域。對我來說,它就是一次龐大的世界首次探險歷程。
今天要說的黃河獨漂,發(fā)生在2015年。
從我公布要單人漂完黃河5464公里開始,就時不時接到一個來自北京的神秘電話,對方說我不需要知道他是誰,只要聽從他的建議,放棄某些危險河段就可以了,他說他對黃河了如指掌。
當你在走一條很危險的路時,是不太可能輕易去相信別人的,那意味著你要將身家性命托付到他人手中。我不會為了一個陌生電話,就放棄自己對黃河的水情判斷,完全相信他人。
神秘人見說服不了我,在我將到危險河段的前一晚,再次給我打了個電話,猶豫了一陣后告訴我說,第二天我要漂流的唐乃亥至羊曲段,他們犧牲過一位兄弟。
這個信息讓我有點詫異,因為官方公布的信息里,只提了拉加峽。所有人都以為,當年7名勇士,全是在拉加峽犧牲的。神秘人說,他的那位兄弟1987年漂進去后再也沒能出來,那以后,也沒人再挑戰(zhàn)過這一河段。
說實話,這通電話還是給我增加了點心理壓力,盡管我已經從地貌上研究過這段河道,認為自己可以承受。第二天早上給橡皮艇充氣時,我去了好幾趟廁所。想起了30年前,第一次代表小學參加市級運動會的100米短跑時,我也是手心出汗,不停上廁所。
河邊開了一家黃河風景園穆斯林餐廳,戴著白帽子的大廚說,餐廳并沒有什么生意,我問他是不是不允許客人喝酒之故,他說餐廳允許客人自帶酒水。
閑聊讓我心情放松了一點。廚師表示對漂流很羨慕,說等他有錢了也要試一試。
我突然很生氣,火氣很大地問他:“那你要不要漂這段?漂完給你100萬?!?/p>
廚師趕緊擺了擺手退了兩步,說完這句我有點后悔了,又不是大廚一個人把漂流看成有錢人的簡單玩意兒。沒有幾個人能明白,這是生與死的博弈。
我知道,橡皮艇一旦被推下水,就不會有回頭路,也沒有下撤路,兩岸都是高山峽谷,只能勇往直前到達目的地。
一下水,我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想立刻確認這峽谷里是否有斜坡,可以讓我在進入激流前靠岸先讀水;是否有路徑,可以在我不幸翻船后,能夠上岸翻過峽谷后找到出去的路。
入眼的是大片灰黑色的嶙峋怪石,高聳在兩岸,有一種厚重的壓迫感。如果我會輕功,說不定可以一躍而出。
可惜爬山多年,都未能跌落懸崖,自然也就無法像電視劇里的大俠一樣,入手武功秘籍練得一身輕功了。掃了一圈后確信沒有退路,心里反而鎮(zhèn)定了許多,破釜沉舟,也許就是這種心境吧。
山崖中間有一條深黑色的縫隙,就是我將要進入的兇險峽谷。寬闊的河面突然收窄,河水變得凌亂起來。
我定住心神,才深呼吸了一半,就被一股強烈的水流拖進了峽谷。彎彎曲曲的峽谷河道內,橡皮艇開始被吸向左岸,拐一個彎后,又被無端沖到右岸,水流太急,想劃槳擺脫水流的擺布,完全是徒勞。
我咬緊牙關,使出渾身解數在湍急的河水中掙扎,橡皮艇根本就不聽使喚,由著性子左沖右撞。
一股水流突然把我急速沖向右岸,不知道是我眼睛瞪得太大,還是因為橡皮艇速度太快,怎么感覺懸崖向著我倒下來了呢?
眼看就要撞上巖壁,一波浪花被巖壁大力反彈回來,瞬間把我連人帶艇推后數米。
我趁機改變方向,使出渾身力氣,劃到一處稍顯平靜的水面。趕緊拿出手機測數據,艇速居然達到了每小時21公里。通常我用這款橡皮艇,在靜水無風河道連續(xù)劃行8小時的話,平均時速只有3~4公里。
怪不得橡皮艇無法擺脫水流的控制,這樣的流速,已經超出了人力可控的范圍。
驚詫之際,耳邊傳來隆隆轟鳴聲,我知道這在峽谷里意味著什么。迅速放好手機,握緊槳,我要確保自己不翻艇,在如此高速水流的峽谷中出意外,沒有任何人有能力進來救我,找到尸體都困難。
快速拐過一個彎后,河面愈加狹窄,我迅速沖向前面的激流,既然無法抵抗,干脆主動迎合它。
激流中是一個旋轉的水洞,我調整好橡皮艇進入水洞的角度,防止被掀翻。艇頭入浪的瞬間,艇身整個被浪抬起,并急速向左翻,身上和臉部同時被迅猛的浪花狠狠擊中,沒有任何疼痛感,但是我什么也看不見。
仿佛置身于一個滾筒洗衣機,被水裹挾著無法呼吸,只能借助身體的重力平衡感,條件反射地把槳往身體的左后方拍水來保持平衡。endprint
我也不知道怎么穿出這個水洞的,重新聽到自己沉重的呼吸時,橡皮艇已經被拖曳著急速右拐,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漩渦,我還沒想好應對之策,艇尾已經被一個漩渦吸住,往左下方沉。
艇頭跟著右旋然后翹了起來,整個人被一股巨大的力量向后拉扯。迅速把槳從艇的左后方,順著艇邊插入水中,以大腿作為支點,右手使勁向下壓,撬動槳往外撥,以此與漩渦的力量抗衡。
艇尾從漩渦中被拉了起來,橡皮艇停止了旋轉,艇頭也隨之降回到水面。我松了一口氣。
又過了一個彎,峽谷變寬了一點,右岸有一處被從山頂滾落的大石圍成一個小小的回流水灣,劃艇借助水勢進入回流灣,調整呼吸順便看GPS,顯示漂了12公里。
根據北京電話提供的信息,結合衛(wèi)星地圖分析,前面一公里遠處,才是唐乃亥到羊曲最兇險的一段,也是當年黃漂勇士犧牲之所。
喝了兩口水,腦海中把以前處于生死邊緣時的應對方案逐個放映了一遍,無數次在大海茫茫波浪滔天中的自救經驗,部分已經融入本能之中。
唯一比較吃虧的,是現在處于高海拔,低氧狀態(tài)非常消耗體力。不過在和死神的對抗中,這點小小的弊端完全可以被忽略。
我知道自己不可以停留太久,恐懼感比激流更可怕,它能輕易瓦解人的自信,摧毀人的本能。休息得越久,我會越沒有勇氣面對下一個更兇險的激流。
重新調整呼吸,試著放空自己,平靜地經過幾個拐彎后,前方傳來巨響,眼前升起了水霧,仿若有千軍萬馬踏水而來,鼓聲排山倒海般響起,震得我五臟六腑生疼生疼。
我已經看見了前面那堵旋轉的水墻,帶著藐視眾生的傲慢姿態(tài),里面好似有首漂勇士的英魂。
由不得我害怕,橡皮艇像離弦之箭般被水流裹挾著飛速沖過去,我試圖從左邊水墻較矮處沖出去,但不管用,水流力量太大拐不過去。緊急放棄,調整艇頭正面迎擊。離水墻很近才發(fā)現,攔腰排在河上的卷浪,并不是橫著的,而是約莫30度角斜在河面上,如果繼續(xù)艇頭向著水流方向,勢必被卷浪以30度角將艇側翻。
這種情況似曾相識,我曾在臺風前夕的大海上遭遇過。深吸一口氣握緊船槳,3、2、1,在艇要撞上卷浪的一瞬間,大吼一聲,將全身力氣傾注到左手,猛烈一槳,把艇頭急速扭轉,與卷浪90度相對。
聽到啪啪幾聲響后,世界突然間安靜了,我被埋入了水中,大腦已經無法思考,我只是憑借著本能在掙扎,試圖擺脫水流的掣肘。幾秒后,艇頭被浪花高高拱起,我完全失去了控艇的能力。
浪花像有魔力般,把橡皮艇瞬間豎立起來,我被放倒的瞬間,有種很奇怪的感覺。好像另一個我不知何時飛到了懸崖頂,冷眼看著峽谷里的這個自己,像個面團一樣被卷浪揉來搓去。當兩個自我四目相對的瞬間,彼此都明白,聽天由命的時候到了,我們已經盡力了。
“砰”的一聲,艇被砸回了水面,我瞬間恢復了清醒,我還活著,而且還是坐在艇上的。迅速調整坐姿應對緊接著來的漩渦。橡皮艇變得好重好重,我使出吃奶的力氣才讓艇停止旋轉,離開漩渦區(qū)。
雖然橡皮艇有防浪裙,但激流來勢兇猛,防浪裙被直接無視了,艇里面灌滿了水,變得很難控制。
本來一槳就能拐個90度彎,灌滿水后的艇,需要3~4槳才能拐過來。掀開防浪裙,拼命瓢水出去,前面已經有隆隆水聲傳來,最兇險的激流雖然已經過去,我可不想在陰溝里翻船,敗在下一個激流上。
接下來的激流,我一個都沒有掉以輕心,在激流的間隙里,我甚至還想起了曾經的一段對話:
你為什么要這么玩命?
只有以這樣激烈的方式,我才能獲知生命的真相。
真相就那么重要嗎?
對我來說是,只有明白了生命的真相,我才能讓自己熱愛生活。
激流在羊曲村的一個水葬點停止,水流變得平緩,河岸彌漫著腐尸的氣息,我坐在岸邊,腦海中有那么一刻,一片空白。
生命本就起源于大海,獨木舟這種純人力的原始劃行,這種遠離陸地喧囂的寧靜,給予了我一種可以看到生命本質,看到內在本我的幻象。它蠱惑著我一槳一槳探向大海深處,去放空自己,嘗試獨立于世界之外去看世界。
TIPS 獨木舟旅行注意事項
我想對剛剛開始接觸皮劃艇和戶外探險的朋友們說:首先要重視基礎知識,基礎有多扎實,是你能走多遠的關鍵。皮劃艇和探險在初級階段,可以說適合所有健康人士玩。所以也別認為門檻很高不敢去嘗試。你可以在初級階段,去觀察自己是否感興趣,是否適合,然后再考慮下一步怎么做。不要還沒開始就把自己否定了。
其次,不要閉門造車。近年,皮劃艇活動已在中國起步,很多城市都有專業(yè)的皮劃艇俱樂部,大家最好向專業(yè)教練學習。
最后,如果你已入門,且想向高級發(fā)展,那么要注意呼吸技巧。這是所有戶外活動和探險活動的核心技能。
閃米特獨木舟漂流橫渡經歷
截至目前,獨木舟(皮劃艇)海洋里程13000公里,河流和湖泊里程16000公里,水上純人力總里程超過29000公里。高海拔人力旅程,最高8163米。
海洋
中國首次獨木舟橫渡瓊州海峽(2010~2015年 橫渡5次,一敗四成)
2011年中國首次獨木舟橫渡渤海海峽(3天、130公里)
2012年獨木舟橫渡馬六甲海峽(失?。?/p>
2012年中國首次獨木舟環(huán)渡海南島(21天、846公里)
2013年中國首次獨木舟南中國海穿越(30天、1000公里)
2014年世界首次泰國柬埔寨獨木舟跨國海域(30天、900公里)
2017年世界首次獨木舟環(huán)中國海岸線(140天、5732公里)
河流
2013年中國首次單人完漂珠江(64天、2200公里)
2015年世界首例單人全漂黃河,耗時234天,5490公里
雪山
2016年6月 登頂哈巴雪山(海拔5396米)
2016年7月 登頂雀兒山(海拔6168米)
2016年9月 登頂馬納斯魯峰(8163米)
沙漠
2016年11月 巴丹吉林無后援重裝沙漠穿越(失?。〆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