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模式的弊端,文章在建構主義框架下,分析并探討新型的教學模式及其有效性,該模式強調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思維能力以及采用協(xié)作學習的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寫作水平。文章首先提出研究問題,其次介紹了理論基礎——建構主義,最后介紹了英語寫作教學模式構建,以更好地指導教學實踐,促進英語寫作教學水平以及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建構主義;教學模式;英語寫作
中圖分類號:H319?文獻標識碼:A?收稿日期:2018-09-10
課題項目: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專業(yè)核心課程(英語寫作)建設項目(ZLGC2017059)。
作者簡介:牟小亞(1992—),女,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教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語教學、二語習得。
一、引言
英語寫作是聽、說、讀、寫、譯五大基本的語言能力之一,是各個高校英語專業(yè)的必修課,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英語寫作課長期教學效果不顯著,學生的寫作動力不足,能力得不到提高。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的弊端漸漸暴露出來,亟待新型的教學模式的出現。寫作教學中需要突出解決的問題是:①學生寫作動力不足,積極性不高;②教師往往在教學中忽視教學環(huán)境的作用;③教學反饋方式單一,反饋效果不佳。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在建構主義理論框架下,探討新型的教學模式。該模式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發(fā)展的契機,以此來改進原來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課堂教學模式,不斷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使英語學習不斷個性化。
二、理論基礎——建構主義
建構主義理論最早的提出者是瑞士的心理學家皮亞杰,他認為人們認識客觀世界是通過對外部世界知識的建構,與外界的接觸和交互是知識建構的基礎,在認識客觀世界的過程中,人們的認知結構得到發(fā)展。基于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筆者認為學習的過程是學習者通過觀察、思考和分析外部世界以及參考自身已有的經驗,逐步形成內在的心理表征,并建構新的理解。學習者具備建構知識的潛能,因此知識的獲得不是學習者被動接受的結果,而是在主動構建知識過程中所形成的。因此,學習實踐的過程強調真實的學習環(huán)境的構建和師生、生生的互動交流,以及與大量優(yōu)質資源的交互。
英語寫作學習的過程必然伴隨心理認知和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以及社會交互對英語寫作所起到的巨大的積極作用。英語寫作不是學生的單獨行動,而是注重與老師、學伴和語言本身發(fā)生交互,來提高自己的認知能力、交互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在進行寫作實踐時,學生應確定寫作目標,做好寫作規(guī)劃,認真撰寫,進行自我評價和修改。同時應注重同伴互評,以及教師的評價反饋,另外,還應注意監(jiān)視和審視整個寫作過程。
因此,在建構主義教學觀念的影響下,英語寫作應以學生為主體而教師要充分利用數字化平臺所提供的優(yōu)質、海量資源,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并增加師生、生生協(xié)作交流,使學生自主、積極有效地投入寫作學習過程中去,感受英語寫作的樂趣,使其寫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三、英語寫作教學模式構建
1.建立新型師生關系
在建構主義理論下的英語寫作教學模式中,教師不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其地位和作用也不再是教學環(huán)境的“中心”,因此教師要發(fā)揮其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將學生置于主體地位。同時要注重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意識,使學生有一個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增強學生的行動能力和分析能力,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
為了更好地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新型教學模式下,寫作教學內容應包括必要的語言知識、體裁知識、寫作知識、主題知識,而教師要講解、分析、總結與反饋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共性問題。教學應注重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環(huán)境的強交互,而不是傳統(tǒng)寫作教學環(huán)境中教師與教學內容的強交互。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過程中應注意對學生個性化問題的指導,從而更好地啟發(fā)學生進行寫作的創(chuàng)新性。教師還應注重組織學生進行協(xié)作學習,如小組互評互改、小組評議、小組討論等學生協(xié)作學習活動,并協(xié)助學生在活動中主動積極地構建意義。在進行教學評價時,教師既要評價整個學習過程,又要評價學習結果;既要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又要注重寫作策略不斷發(fā)展與完善。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強調對優(yōu)秀教學資源的建設,促進英語寫作課程的可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2.樹立正確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對于一門課程來說非常重要,它具有方向性,對教學效果和教學結果具有指向性?;诮嬛髁x的寫作模式的教學目標,既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技能,又要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發(fā)現,學生寫作所出現的問題往往更多地體現在思維方面,而非語言表達方面。比如,學生思維不夠清晰準確,所寫出的文章就會出現觀點不明的問題;思維相關性不高,文章就會偏題,導致內容不一致;思維深度和廣度不夠,文章就可能出現論據不充分的問題;思維邏輯性不強,文章就會缺乏連貫性。因此,新型教學模式的教學目標應把以上思維評價標準的清晰性、相關性、邏輯性、深刻性和公平性等納入教學參考框架中,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英文寫作水平。
3. 完善教學內容
在新型教學模式中,教學內容上應更加注重語言應用,并輔以有用的理論知識,強調給學生多元化、多模態(tài)的信息輸入,如視、聽、文字等材料,文字材料的內容要十分豐富,包括經典范文、學生習作、同伴習作、教師反饋信息等,從而使學生共享優(yōu)質、海量的資源。教學內容需要用真實的情景呈現,以此來促進教學效果,因此,情景創(chuàng)設是非常重要的,給學生提供真實的交際情景可使寫作教學更具有現實性、交際性、目的性和針對性。另外,教師要將真實的社會熱點問題作為教學內容,給學生創(chuàng)設真實的學習環(huán)境。同時,將思辨能力作為教學內容引入英語寫作課堂,可增加學生寫作的精確度、相關性和邏輯性。
4.采用豐富、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新型教學模式采用豐富有效的教學方法可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在寫作前,為了開拓學生思維,教師可以使用思維導圖和“頭腦風暴”法深入廣泛地去思考和挖掘,還可采用蘇格拉底式提問法,通過一連串相關問題,激發(fā)學生思考。在寫作時,教師可提供給學生多樣化的寫作活動,如通過小組合作寫作、視角轉化寫作、立場轉換寫作、限時概要寫作,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和熱情。學生在寫作后應進行自我評價和修改,并參考同伴和老師給出的評價反復斟酌,使文章在精確度、相關性和邏輯性上均達到要求。
5.教學過程
(1)寫作主題設計。在寫作準備階段,教師首先需確定主題,引導學生在數字化平臺中查找并閱讀相關資料,再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并經過獨立思考,確定文章標題。教師應統(tǒng)一組織學生進行寫作,使學生在統(tǒng)一標準和指令下,更好地了解寫作評價標準,培養(yǎng)規(guī)范的寫作習慣,了解英語文章的篇章結構特點。在設計主題時,教師應注意該主題是大家感興趣的,并能適應學生認知水平的,同時要保證學生按時完成。
(2)小組討論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開展小組討論活動,小組討論對教學效果的發(fā)揮起著重要作用,同時可啟發(fā)學生積極進行語言輸入。小組討論通過教師提出問題,可讓學生思維得到啟發(fā),讓其有機會與同伴交流、分享思想觀點。學生通過寫作前與同伴的交流,對寫作主題的理解會更加深刻,寫作目的和寫作思路會更加明確,這極大地避免學生出現作文無從下手的問題,讓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寫作教學活動中來,展現自我。
(3)文章的修改和反饋。教師在寫作教學中強調寫作是通過語言展現思維的過程,不是簡單的詞匯和語法知識的結合與堆積。學生在完成寫作之后需要進行反復推敲和修改,可充分利用寫作平臺中的反饋系統(tǒng),對作文進行及時修改。自我修改在寫作教學中非常重要,是學生對自己的作文自我反省和自我肯定的一個過程,可促使他們對自己的文章進行更深入的思考,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對學習負責的態(tài)度,從而不斷發(fā)現自己在學習上的問題,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語言應用能力。除了自我修改,同伴的評價和意見對提高寫作能力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學生可從讀者那里獲得很多感受,同級反饋使他們清醒地認識讀者的存在,這種意識影響到他們如何寫,寫什么?!币虼耍诮虒W中教師應注重學生間傳閱文章的重要性,其有助于增加寫作的真實感。這樣可以增強學生寫作的讀者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糾錯能力,提高他們的語言意識,并加強學生使用評價標準準確性、相關性、邏輯性等對文章進行評判的能力。除了自我修改和同級反饋,教師評改和恰當反饋對學生修正錯誤也起到重要作用,教師不光要指出語法和表達的問題,更應重視內容的邏輯性和完整性。
(4)教師的分析和講評。寫作的最后環(huán)節(jié)就是教師的分析和講評,教師不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者,而是真正的讀者、指導者和評判者。教師在講評作文時,除了要在語言層面進行評價,還應對題目的理解、篇章的布局及思想的表達進行深入分析和講解,并對學生作文中的共性問題進行總結,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幫助學生掌握寫作技巧和策略。關于作文題目的講解,教師要給予學生有效的引導,既不能限制學生的思維,也不可脫離題目要求,而應引導學生提出新穎、獨特、有見解的觀點。對于篇章的布局安排,教師應引導學生依據文章的體裁和話題,使文章整體上呈現出清晰、合理和完整的結構,從而使重點得以突出,給人有序性和緊湊感。教師可從學生作文中的共性問題挖掘學生寫作的薄弱之處,并以此把握寫作教學的目標、重點和方向,更好地提升教學效果。教師的分析和講評在英語寫作教學中屬于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因此,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其在該環(huán)節(jié)所起到的作用,不斷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
四、結語
基于建構主義的英語寫作教學模式應用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相較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有更加多元、海量的資源輔助,可突出師生、生生協(xié)作對提高英語寫作教學的重要性,并強調學生思維能力對提升英語寫作的整體水平的重要意義。這種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方法, 對英語寫作教學的課堂實踐有啟示作用。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設定教學目標時應將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納入進去;設定教學內容時應促進知識內容的多元化、資源化、情境化和真實化,并將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教學內容引入英語寫作教學課堂,增加學生進行英語寫作的積極性、自主性和主動性。有效的教學模式應是不斷循環(huán)、開放的教學,只有讓學生學到活的知識與技巧,才能真正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以及英語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丁麗蓉,張廣林.現代信息技術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以寫作自動評價系統(tǒng)為例[J].情報科學,2014(8):118-121.
[2]王 娜,張 虹.基于數字化寫作平臺的寫作動機與能力實證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2(3):36-41.
[3]王 娜.創(chuàng)新寫作教學,體驗數字寫作——來自北京科技大學“信息技術與英語寫作課程整合研究”的報告[J].中國外語,2014:68-73,96.
[4]余繼英.寫作思辨“一體化”教學模式構建[J].外語界,2014(5):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