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 旭
(河北省辛集市育才中學,河北 辛集)
高三,是學生綜合、系統(tǒng)知識,提高成績的關鍵一年。在這一年,學生如何提高生物學科成績,如何調整復習思路,改變學習方法,端正復習心態(tài),從而提高復習效率呢?
我從事高三生物教學多年,總結了一些學習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通過合理設計模塊,引導學生建立知識體系,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復習效率。下面,我把自己的一些具體做法分享給大家。
目錄是課本的線索和提綱,熟悉了目錄,其實就把握住了生物學科的知識結構,熟悉了課本的主要內容。我們通過目錄知道體系的枝干和脈絡,做到心中有數(shù)。
熟讀課本,是學習生物必備功力。生物里面知識點眾多,細節(jié)很容易忽視,通過閱讀課本來提高對知識點的理解水平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高考生物就是考查學生理解能力、實驗與探究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綜合運用的能力。
生物學科知識點“覆蓋面大”,可能在許多章節(jié)都會涉及;而試題大多數(shù)又不僅考查一個知識點,所以我們在復習過程中要最大可能地去跨章節(jié)把知識要點綜合起來。這就要求老師引領學生全面接觸教材,不遺漏一個細節(jié);熟記目錄,掌握教材結構脈絡;熟讀教材,把各個知識點熟記在心,融會貫通,在綜合測試中縱橫捭闔。
基礎知識在高考中所占比例能達到一半以上。高三復習不能好高騖遠,要把基礎知識的復習貫穿始終。在高考中,要把基礎分首先要拿到手,就要認真地復習教材;如果只重視做題而輕視課本的復習,這是舍本逐末的做法,最終會吃大虧?;A知識是學生解決問題的鑰匙,對課本不熟悉,沒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就會成為空中樓閣。掌握基礎知識是提高復習效率的關鍵,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動手去整理課本基礎知識,把它們梳理成知識鏈條和網(wǎng)絡,這樣容易理解和記憶。在整理基礎知識的同時,老師要配以各章節(jié)的練習和檢測。這樣,將有關知識點跨章節(jié)聯(lián)系起來,拓展知識,形成網(wǎng)絡,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思維水平。在復習中,不斷地回頭看,把“回歸”課本貫徹始終,就能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
高考是對學生應用能力、綜合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應變技巧的考查?!邦}?!睉?zhàn)術只能把大量的時間放在反復做題上。老師應該找一些有針對性的題目練習,結合考試說明和考綱給學生量身定做試題,老師在講解試題過程中,引導學生聯(lián)系教材,反思題目的指向。
在高三復習過程中,選擇一套好的復習試題是至關重要的。試題無須多,重要的是能起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如果學生整天埋在“書山題?!敝?,身心俱疲,失去復習的動力和熱情。所以,把握試題數(shù)量和提高練習質量是老師和學生都要重視的實際問題。同時,在做練習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反思總結,注意知識的遷移和題型的變化,不要被形式所迷惑。老師通過練習激發(fā)學生的思維火花,提高學生的解題技巧和應變能力。
提高課堂效率,調動學生積極性,是制訂學案的關鍵。學案內容的制訂依據(jù)高考說明和考綱,根據(jù)知識模塊重新構建知識體系,依據(jù)知識點的復習進度編制練習題,要做到去粗取精,明確目標和概念,學生見到學案后便頭腦清晰,具體可感。學案的編排循序漸進,在引導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復習同時,以綜合題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分析、綜合、歸納、概括的能力。
生物高考試題,一般圖表所占比例也不少。課本中的圖表、圖例很多,圖文并茂包含了豐富的內容。學生一邊閱讀教材,一邊觀察圖例,二者結合起來,凸顯綜合概括能力,既考查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又考查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圖文轉換能力。在復習備考中,重視與教材中聯(lián)系密切的圖例和圖表,做到有圖必讀、有圖必析,加強形象性培養(yǎng)。
全國高考理綜試卷,物化生三個學科的試題在一張試卷上。這就需要老師給學生明確指導,如何合理分配考試時間,如何把握答題順序。學生在復習中逐步掌握答題技巧,答題順序可以采用先易后難方法,避免一道題花費過多時間,以致生物大題未能仔細審題就匆忙作答而造成不必要的丟分。
反復演練典型例題和高考原題,老師上好分析課;學生隨著老師的引導和提供的信息獨立思考,學生對典型例題及圖表進行分析,生物實驗題注重分析方法和解題步驟,活學活用,隨機應變,在鞏固基礎知識上,激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更好地適應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