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澤培
(廣東省汕尾市陸豐市河圖中學,廣東 陸豐)
分析古詩詞表現(xiàn)的意境是高中課堂賞析古詩詞學習必須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因此,高中語文課堂古詩詞教學必須注重學生詩歌意境分析的能力培養(yǎng),加強學生的文學藝術修養(yǎng)。中國古詩詞與水墨畫的關系極其密切,二者在藝術精神、內容、意境、審美情趣上都有著交融性。中國國畫藝術注重寫意而較少關注寫實,因此簡單的一幅水墨畫就可以描繪出奇幻無窮的意境。例如,晉代畫家顧愷之根據曹植的《洛神賦》畫出了《洛神賦圖》,把“體迅飛鳧,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傳眄流精,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描繪得栩栩如生,意境豐富。由此可見,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可以將中國傳統(tǒng)水墨畫帶入課堂教學當中,通過賞析水墨畫作中的豐富景色以及人文色彩,營造一個符合古詩詞內容的意境,將學生導入畫作所描繪的意境當中,幫助學生理解古詩詞的豐富意境,有效地提高了高中語文課堂古詩詞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詩歌的語言既高度凝練又抽象,在教學實踐中,單憑字面意思去理解詩句是不夠的,因此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必須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置身于詩境之中,更好地把握詩詞的內涵。
意象是詩人審美創(chuàng)造的結晶和情感意念的載體,讀者只有在領悟意象寓意的過程中,才能把握詩歌的內容、進入詩歌的意境、感知詩人的情感、領會詩歌的主旨??梢哉f,意象是詩歌教學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審美元素。然而詩歌中的意象又不是獨立存在的,詩人們常匠心獨運,利用動詞、形容詞等將意象進行有機組合,從而營造出別致的意境。因此,在進行詩歌教學時我們可以結合繪畫作品讓學生感悟意象,并結合整個意境來分析詩歌所表現(xiàn)的情感。如王維《山居秋瞑》一詩的中間兩聯(lián):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詩人選取了“明月”“清泉”“浣女”“漁舟”“松”“石”“竹”“蓮”八個意象,而這些意象又是極具中國傳統(tǒng)的意象,在書畫作品中常常能看到。如北宋郭熙的《雙松圖》,雙松矗立,高入云表,有嶒嶸峻拔之慨,氣宇不凡之勢;鄭板橋的《墨竹圖》堅勁挺拔,氣勢沖霄,很具節(jié)操和傲岸;張大千的《荷花圖》,格調清新典雅,荷葉飄逸,在晨風的吹拂下舒展筋骨,荷花于荷葉中騰空而出,超凡脫俗、美麗純凈。
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構成的特殊認識活動,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認知是從易到難、從已知到未知、從具體到抽象循序漸進的。教師必須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來組織教學活動。詩歌是通過想象創(chuàng)造出詩的形象,讀者欣賞詩歌正是從形象的感受開始的。在教學中,我們一般會采用先讓學生“知象以明意”,再讓學生“入境以悟情”的方法,但由于詩歌語言的抽象性,我們可以引導學生用畫畫的原理來品味詩歌,鼓勵學生拿起筆給所讀詩詞配畫,將抽象凝練的語言化為可觀可感的圖像,讓冷冰冰的文字瞬間鮮活起來,使之具備畫面的線條美、色彩美、構圖美等,從而讓學生體會詩歌的畫面美和意境美。
優(yōu)秀的詩詞不僅具有嚴謹的韻律以及嚴格的字對,而且還蘊含著豐富的畫面,具有較強的畫面感。詩歌不僅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文化表達,更是作者生活畫面的深刻描繪。因此,高中語文古詩詞課堂教學可以通過作者時代生活畫面的美術畫作展示,表現(xiàn)古詩詞的深刻寫作背景,加強學生對古詩詞內涵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筆者在講解《賣炭翁》時,先展示一幅《賣炭翁》的畫作,表現(xiàn)了冬天的嚴寒以及老翁為了炭價而希望天氣更嚴寒的內心活動?!翱蓱z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身上衣正單”,自然希望天暖。然而這位賣炭翁是把解決衣食問題的全部希望寄托在“賣炭得錢”上的,所以他“心憂炭賤愿天寒”,在凍得發(fā)抖的時候,一心盼望天氣更冷。因此,采用畫面教學法進行古詩詞課堂教學,能夠生動形象地為學生展示詩歌的寫作背景,加深學生對詩歌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詩歌賞析深度,提高學生的詩歌學習水平和思想深度。
總之,高中語文學科的教學課堂,應該更加注重意境教學,而將美術元素融入高中古詩詞教學當中,能夠使學生陶醉于詩詞的美感中,在這些或色彩鮮艷或冷清凄涼或大氣磅礴或寧靜淡雅的畫面中去體味意境,去體味詩人心靈的聲音?;橄鬄樾蜗蟾舆m合學生記憶規(guī)律,設計一種充滿活力、充滿意境和激情的語文課堂,使學習真正成為學生心中快樂而又有趣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