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沙縣第六中學 陸寶珠
初中是學生成長和發(fā)展的關鍵時期,而英語則是初中學科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這一階段的英語教學工作的開展狀況如何,深刻影響著廣大學生學科知識的積淀、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以及實踐水平的提升?,F(xiàn)階段,社會對于人才的英語學科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理念、英語教學思路以及具體教學方法已經(jīng)很難滿足學生多樣化的發(fā)展需求。所以,探討初中英語教學工作開展的現(xiàn)存問題以及解決策略,對于我國素質人才培育工作的推進來說,有著較高的現(xiàn)實價值與實現(xiàn)意義。
伴隨著新課改在不同學科教學過程中的全面、深入應用,其良好的育人價值也日益突顯出來。但是,實踐過程中還普遍存在著如未能合理使用教科書,缺乏科學的教學目標,未能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等問題,嚴重制約了學科育人價值的提升,也成為相關教育教學者應當深入思考的問題所在。
在傳統(tǒng)的理論灌輸式英語教學模式之下,教科書是教師教學工作開展的重點,同時也是學生學習的中心所在,其內容的編排以及情感的引導,深刻影響著學生對本學科的認識。但是基于素質教育的大背景,教師與學生應當使用但不能依賴于教科書,對應其進行更加科學、合理的應用。具體來說,伴隨著新課改的全面、深入推進,初中英語教科書也呈現(xiàn)出形式多樣化、層次鮮明化的編排特點,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分清主次,明確教學的重點與延伸部分所在,從而避免出現(xiàn)毫無重點的授課教學。但實際情況在于,許多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都存在著照本宣科的問題,及自身未能參透教材,全面整合教材內容,分析教材架構,而是依靠著自身的經(jīng)驗,以及教材的導向給予學生理論的指導。如此一來,學生很難實現(xiàn)對學科重點、難點的有效掌握,實際的教學價值大打折扣。
初中英語教學工作的開展,要想切實提升廣大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以及綜合素質,就必須設定一個科學的教學目標,以及與之相匹配的完善的教學育人體系,進而為各項教學工作的推進,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支撐?,F(xiàn)階段,社會對于人才的英語素養(yǎng)有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并且涵蓋了學科寫作能力、表達能力、情感態(tài)度、文化素養(yǎng)等多個要素。但是受制于應試教育的大環(huán)境,許多教師將其工作的開展局限于閱讀和寫作層面,有些地區(qū)會適當添加一些聽力的成分,但是大多數(shù)教師都忽視了對學生情感的引導以及其文化素養(yǎng)的培育。教學目標的失衡,使得教師實際的教學模式趨于單一、枯燥。在這種學習環(huán)境之下,學生很難發(fā)揮自身的積極性以及主觀能動性,投入到對這一學科的學習過程中。久而久之還可能出現(xiàn)倦怠,甚至于厭棄的學習心理。除此之外,新課改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作出了明確的要求,但是,大多數(shù)教師所秉承的單向灌輸式教學模式,很難發(fā)揮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不利于其開拓思維、深入探索,這也是廣大教師應當審視的問題所在。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其教學工作的開展,還需要借助于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F(xiàn)階段我國各中學的英語教學大多由中國人擔任,教師們所傳授的知識,大多也是對課本上知識的簡單再現(xiàn)和適度拓展。還有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教師考慮到初中生們的接受能力以及認知水平,往往會將中文和英文融合在一起開展教學工作。如此一來,雖然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幫助同學們理解英文的含義,但是卻營造了一個中式化的英文語境,不利于學生對英文內涵的深入把握,以及對英文情感的全面探析。除此之外,英語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但是受制于課時安排,教師往往不能為學生提供過多的練習時間,如一些情境對話、課本劇表演的活動也是少之又少,這不利于學生們英語學科素養(yǎng)的提升。
上文中我們從實際出發(fā),探討了初中英語教學工作開展的現(xiàn)存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使得初中英語教學的價值大打折扣,同時也不利于學生學科素養(yǎng)以及綜合素質的提升。下文中,我們將立足于這些問題,深入探討提升英語教學工作開展有效性的策略。
新課改之下的教材的編排與選用,也在很大程度上滲透了素質教育的精神。這就要求廣大英語教師必須適時轉變教學思路、完善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更好地契合廣大學生的多樣化發(fā)展需求。具體來說,教師應當科學應用但不局限于學科教材。一方面,教師應當深入、全面學習教材內容,了解教材的內容編排以及情感導向,并結合自身的教學風格與特點,從而歸納出層次化、梯度化的教學結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合理增減教材內容,幫助學生們更加明確地掌握學習的重點與難點。另一方面,教師應當深入發(fā)掘實際生活中同其教學內容以及教材編排關聯(lián)密切的要素,并加以合理的整合、科學的分析,高效的利用,從而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生活化、趣味化的教學情境,實現(xiàn)理論教學與實踐的有效對接。
作為一切教學工作推進的基礎所在,教師一定要設立一個科學的教學目標,才能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的放矢。所以在教學目標設立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落實與時俱進、統(tǒng)籌兼顧的具體要求,一方面要考慮到課堂整體的教學效果,同時也不能忽視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需求,即充分考慮同學們的認知水平、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等特點。在此基礎上,教學工作的開展絕不能局限于閱讀與寫作這兩個部分。而是應當有效整合學科寫作能力、表達能力、情感態(tài)度、文化素養(yǎng)等多個要素。我們以《Learn about China》這一章節(jié)的教學為例,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們掌握教材的詞匯以及相應的語法,同時還需要帶領他們了解必要的歷史文化、民族風情,使其英語學習不再局限于單純的模仿與背誦,而是可以實現(xiàn)自身文化素養(yǎng)的提升,具備必要的民族自信心。
良好學習氛圍的營造,也是初中英語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不容忽視的一個要點,也是學生們勇于表達、大膽創(chuàng)新的重要基礎,更是突顯學生主體作用的必然舉措。所以,教師應當致力于輕松、愉快、和諧的教學氛圍的營造,例如可以開展小組討論、知識競賽、辯論賽、主題演講、課本劇表演、情境對話等活動,讓同學們以更加積極的姿態(tài),參與到對本課所學內容的檢驗與應用中來。我們以《We had a wonderful party》這一章節(jié)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提前讓學生們準備一定的節(jié)目,并在課前帶領同學們裝扮、改造教室,從而營造出“party”的歡樂氣氛。無論是英文歌曲的表演,還是情境小短劇的再現(xiàn),亦或是英文小劇本的編排,都可以幫助學生們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團隊協(xié)作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在輕松、愉快的表演過程中,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到同學語言表達與語法應用的問題所在,從而更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內容、完善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實現(xiàn)英語教學工作開展價值的有效提升。
總而言之,初中英語教學對于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十分重要,教師應當從科學應用學科教材、合理設立教學目標以及創(chuàng)設良好學習氛圍等層面入手,不斷提升教學工作開展的有效性,助力廣大學生更好的成長與發(fā)展。
[1]陳曉莉.新課改下初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考試周刊,2015,(63):89-89.
[2]楊金花.新課改下農(nóng)村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周刊C版,2014,(4):73-73.
[3]張倩.新課改下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新課程?中旬,2015,(3):148-149.
[4]紅靜.新課改下初中英語教學困境及對策分析[J].才智,2013,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