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濂溪區(qū)東湖學校 江西九江 332017)
小學生在學習的時候,由于年齡還比較小,心理素質的發(fā)育還不夠成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多以活潑好動為主。如果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接受教師枯燥乏味的教學活動,則很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認真的學習,反而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教學需要不斷地增強語文知識的課堂吸引力,充分的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讓,讓學生喜歡學習語文知識。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可以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可以經常對學生采用朗讀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更好地閱讀課文。在具體的朗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朗讀比賽,對于表現(xiàn)比較好的學生教師要給予鼓勵,讓學生能夠更加有興趣的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增強學生的表現(xiàn)欲望,學生在進行朗讀練習的時候也會更加的認真,通過多次反復的閱讀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會更加的深刻;另一方面,教師要對學生注重提問的設計,針對課文內容的重點段落或者是文章的核心思想,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學習,通過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好奇心,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師的教學過程中,參與回答問題,通過問題來引導學生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例如:在課文《安塞腰鼓》的學習當中,教師可以首先借助多媒體設備給學生播放關于安塞腰鼓的視頻,讓學生進行觀看,教師也可以在學生觀看的中間給學生講解安塞腰鼓的發(fā)展歷史,接著教師就可以給學生進行提問,關于安塞腰鼓大家都想知道什么?這個時候學生就會紛紛舉手,提出自己對于安塞腰鼓的問題,教師最后可以針對學生共同的疑問,帶領學生學習課文的內容找到問題的答案。由于學生自身想知道問題的答案,就會更加認真的學習課文中的內容。
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進行學習,就能夠很好地挖掘學生學習的潛能。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注重對學生營造好的學習環(huán)境,保證學生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的過程中。良好學習環(huán)境的創(chuàng)建能夠活躍課堂的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小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聽課的時候活潑好動,如果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學習一味的進行壓制,只能夠導致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按照教師的思路進行思考問題,會使學生喪失學習的興趣,造成學習的負擔。教師作為課堂學生學習的引導者,需要認識到課堂教學的重要性,在課堂上和學生平等的相處,才能夠為學生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學生也才能夠放松心情,全身心的投入的課堂的學習過程中。當學生在學習中犯錯誤,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糾正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錯誤,心平氣和的指導學生的學習,和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學生構建好的學習氛圍。
例如: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待學生要做到和藹可親,當學生在學習中取得學習成績進步的時候,一定要給學生進行贊美和鼓勵,利用巧妙地教學藝術讓學生感受到課堂上學習的輕松和自由,為學生創(chuàng)建好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能夠在這樣的氛圍中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積極的投入到學習的過程中。
在課堂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需要教師注重課堂的講解教學技巧,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學習的趣味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教師要善于的挖掘小學語文學科的特征,根據(jù)教學過程中遇到的特殊情況及時的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引導和點播,活躍學生的思維方式,保證課堂的教學能夠順利的進行,只有教師在講課的時候方法恰當,采用靈活的教學技巧,才能夠達到好的教學效果,讓學生在課堂上積極的參與到教師的教學過程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小學生的生活經歷有限,學生對于事物的認識不夠全面。因此,在課堂上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來為學生設計教學的技巧,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去思考,激活語文課堂的教學。
例如:在學習《藍樹葉》的課程內容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我們生活中觀察到的樹葉是什么顏色的?”這個時候學生就會回答“綠色、紅色、黃色”但是,課文中的樹葉為什么是藍色的,藍色的樹葉美不美,為什么在繪畫的時候文章中的小朋友會用藍色的筆來畫樹葉。通過這樣的提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探究欲望。
在小學階段的學習中,學生的形象思維比較豐富,對于直觀的事物能夠容易的理解,因此教師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學生學習的這一特點,增強學生對于知識的形象記憶能力,防止學生在課堂上對課文內容進行死記硬背的學習。教師將抽象的知識以更加直觀的方式表達出來,讓學生通過觀察來加深對于知識的記憶。小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沒有辦法長時間的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所以教師需要添加課堂的活力,根據(jù)教學的內容,采用更加快樂的方法進行教學,為學生精心的設計一些課堂的游戲,讓學生集中學習的注意力,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例如:在二年級課文《北京亮起來》的學習中,有很多的新詞如“輝煌”、“雄偉”、“川流不息”,加深了學生理解的難度,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采用游戲教學,讓學生想象,自己站在街上,街上好多人好多車來來回回沒有停歇,那么此時,你心中的感覺是什么?這種街上人、車很多的情景,像什么,是否像水流一樣,連續(xù)不斷,這樣一來,就幫助學生很好的理解了“川流不息”這個詞。通過這種將知識形象表達出來的手法,來讓小學生不再懼怕新知識,從而增強了課堂的吸引力。
要改變小學語文教學的枯燥情況,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增加教學的吸引力,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此來提高學生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參與度,不斷地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讓學生能夠真正的喜歡上語文知識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