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清苑區(qū)臧村鎮(zhèn)東臧小學 河北保定 071100)
小學生正處于比較貪玩的階段,大部分學生都還是對于做游戲等這類趣味性活動比較感興趣。在小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試圖尋找教育性和游戲性的平衡點,即我們的英語教育知識有效融入到游戲過程當中,從而使得學習的過程和游戲一樣充滿吸引力,真正實現(xiàn)“寓教于樂”的教學目標。教育游戲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國,所謂教育游戲就是指在教育當中的娛樂形式,即教師通過在教學當中使用各種娛樂形式,來實現(xiàn)移一定的教育教學目標。教育游戲其實也是游戲的一種,只不過它不像一般的娛樂游戲那樣,它有自己獨立的存在形式。通過對教育游戲的總結(jié)和探究,我們發(fā)現(xiàn)教育游戲本身具有教育性、趣味性、交互性以及競爭性等特點。
在小學英語教育游戲當中,我們一般會從故事導向和美術導向兩個觀點與視角來進行人物角色的設計。一般故事導向的人物角色都是在人物角色的性格特點和形象特征鮮明之前,先發(fā)展出來一個完整的背景故事,用故事的情節(jié)走向和大背景來對人物的特性與個性進行刻畫,這種視角導向下設計出來的人物角色相對真實,可以使學生能夠更加自然地接受角色,然后在游戲過程中交朋友或者實施競爭。而美術導向的人物角色一般都是先考慮角色的外表。人物角色本身不太依賴于情節(jié)的發(fā)展,而是利用視覺效果來強化角色印象。
角色是游戲中的焦點,對于學生來說,如果無法理解角色,就不能夠有效地開展游戲。在教育游戲當中,有很多不同的人物角色,根據(jù)不同的劃分標準我們可以將其進行不同的分類。比如,在傳統(tǒng)的游戲角色當中就包括英雄、精神導師和陰影,在現(xiàn)代游戲角色當中有主角、反英雄角色、共同主角以及反派等。而在關于配角的分類主要包括關鍵角色、盟友和伙伴等。
游戲本身是離不開角色的,不論是任何類型的游戲都需要依托于角色才能夠有效進行,因此對于游戲人物角色的分析對于教育游戲的成功實施十分重要。以游戲《玩通英文》為例,這是一款十分受歡迎的英文學習游戲,游戲一共分為6集,主要講述了在凡爾納魔法世界,一個邪惡的魔法師為了奪取王位,把黑暗世界中的怪物都釋放了出來,這些怪物在不斷摧毀著凡爾納王國的統(tǒng)治,此時我們發(fā)現(xiàn)了這群怪物有一個巨大的弱點就是英文,只要我們使用英文他們就立刻變得不堪一擊。在這款游戲當中,主要的人物角色就是英雄,英雄是整個故事發(fā)展的核心,在游戲當中沖突的出現(xiàn)和解決都需要英雄的出現(xiàn),學生就把自己作為英雄的化身融入游戲之中。在打怪的過程中,學生需要依靠單詞填空的方式來擊倒怪物,從而提升學生背誦單詞的數(shù)量以及準確性。同時,在游戲過程中,學生還會與游戲當中的虛擬角色進行全英文對話,從而提升學生的口語水平和口語能力。通過這款教育游戲,我們真正實現(xiàn)了把傳統(tǒng)的英語說教變成了學生自身真實的體驗,全面提升教學效果。
從當前市面上流行的各種英語教育游戲來看,我們對當前教育游戲人物角色設計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有效的總結(jié):第一,沒有對人物角色進行準確的定義。有些游戲中的人物角色常常會讓玩家失望,究其原因還是對于人物角色的定義不夠精準和清晰。比如,有些人物角色設計太過虛假,使學生很難產(chǎn)生真實的代入感。有些角色過于概念化,沒有詳細的人物屬性等。第二,人物角色設計沒有充分考慮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特征。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故事情節(jié)應當盡量簡單易懂,符合小學生形象思維的特點。第三,沒有權(quán)衡好游戲性與教育學之間的關系。有很多的人物角色設計游戲性過強,容易使學生忽略學習,從而沉溺于游戲無法自拔。
在小學英語教育游戲當中人物角色的設計我們主要需要把握以下幾方面的要點:首先,人物角色的設計必須能夠吸引玩家的注意,通過角色的外貌、背景、屬性和言行來取得學生的喜愛。其次,人物角色必須通過游戲中的體驗和通關來獲得一定的成長和改變,使學生能夠感同身受,同樣獲得個性的成長和知識的提升。最后,角色的設計一定要符合游戲者的年齡和生理特點,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的知識水平進行角色設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使學生能夠在游戲中展現(xiàn)自我,提升自我,體驗學習的樂趣。
當前,隨著網(wǎng)絡化的普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知識獲取方式都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因此我們一定要深刻把握時代發(fā)展的特點,將教育游戲有效應用于學生的英語教學當中,全面提升英語學習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