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延慶區(qū)第八中學 北京延慶 102100)
聽說能力是初中生必須具備的英語技能,往往需要通過教師的強化訓練來提升學生的聽說能力,但是實際教學中對于聽說環(huán)節(jié)還是比較忽視的,更多的是進行英語知識的講授,灌輸式的為學生傳遞大量的英語知識,但是對于學生聽說能力的養(yǎng)成和技能的掌握有著巨大的阻礙作用。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在實際教學環(huán)節(jié)必須要重視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增強學生的語言領(lǐng)悟力,鼓勵學生恰當?shù)膶⒂⒄Z語言應(yīng)用于生活實踐。[1]
學生初學英語,往往抱有好奇心和新鮮感,因而對學習懷有極大的興趣。教師應(yīng)抓住這一良好的開頭,把學生的好奇心逐步培養(yǎng)成愿聽愛說的習慣,使學生從一開始就逐步養(yǎng)成先聽后說的習慣,勇于用英語回答以及提問,模仿錄音的習慣。教師則用流利動聽的口語,配備上實物、圖片以及表情動作,給學生造成深刻的語言印象,并努力使聽說訓練從小處著手,創(chuàng)造學生開口的機會。[2]
比如,引導學生自覺運用禮貌語言:Hello,Good morning,I’m sorry,Thank you,etc.還可以從最簡單的課堂教學用語著手,重復(fù)使用:Read after me ,look at the blackboard…等組織教學,學生聽多了,不僅聽懂,而且也能說幾句,好奇心就得到暫時的滿足。因此,抓好英語教學的起始關(guān),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開展聽說訓練的重要一步。
首先,教師要關(guān)注英語課堂氛圍的營造。要強化初中英語教學中的聽說教學,必須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的課堂氛圍。學生在英語課堂中身心放松,才能細心去聽,大膽去說。很多學生在英語課堂中過于緊張,難以發(fā)揮自己的聽說能力。教師要與學生進行平等溝通,不斥責與嘲笑學生的英語表達與學生所展示出來的英語能力,讓英語課堂成為積極的學習之地。
其次,利用課前三分鐘活動創(chuàng)造聽說練習機會。每一節(jié)課開始的前三分鐘,是開展英語學習活動的好機會。利用三分鐘讓學生開口說英語,不僅給說英語學生表達的機會,也給其他學生創(chuàng)造了聽英語的機會。教師可以利用值日輪流的方法,讓學生針對某一話題發(fā)表即興演講。在第一周,教師可以利用“family”這樣與初中學生生活密切相關(guān)話題組織學生發(fā)表演說,講一講自己的家庭觀念,或者與大家分享一個家庭的小趣事。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做一個演講示范,讓學生了解具體的方法與流程。在第二周,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己提出想說的主題,逐漸提高聽說練習的自由性。當三分鐘的演說活動為學生所接受時,教師要重視學生英語聽力能力的培養(yǎng)。在每一次聽演說時,教師要組織聽演說的學生記錄下自己認為說得好的句子,句子數(shù)量控制在三到五個。當演說與聽演說成為一種習慣,學生會習慣英語表達,愿意用英語去表達自己的思想,具有自主聽英語與說英語的沖動。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為開展語言實踐活動,可建立課內(nèi)外活動小組。課內(nèi)活動小組,每四人一組,由前后兩張課桌組成,在課堂上進行問答,對話和表演。課外活動小組可根據(jù)學生的語言水平和年齡特點,在課后組織講故事,朗誦,猜謎語,學唱英語歌,英語文藝演出,出英語墻報,英文打字,舉辦英語知識競賽等等。這些活動可使學生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又可加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聽說英語的能力。除上述各方法外,有條件的學校還可考慮每周開設(shè)一節(jié)聽力課,對學生進行專門的聽力訓練。利用錄音、廣播電視等現(xiàn)代化手段來促進學生的聽說訓練,擴展他們的語言環(huán)境。平時可要求學生之間試著用英語交流,以鍛煉說的能力。還應(yīng)改革考試方法,有筆試,口試,聽力測驗等內(nèi)容。這樣,多方位地開展聽說訓練,就是提高學生聽說能力的有效途徑。
加強語言實踐,開展課外興趣活動,也就是第二課堂。蘇霍姆林斯基說:興趣的源泉在于運用。第二課堂活動是學習者自愿參加的,他們可以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置身于一種良好的英語環(huán)境中輕松愉快地學習,為了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給學生更多的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機會,增強其自信心。使其長久保持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進而來達到課外活動助學的目的。為此,根據(jù)學生語言水平和實際情況,建立課外活動并加強輔導,如:英語角、英語沙龍、英文電影賞析、英文電視節(jié)目、英文歌曲比賽、英文故事朗讀比賽、英文情景劇比賽。這些活動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并能使學生開闊視野,增長知識,提高學生組織協(xié)調(diào)能力和合作能力,還有利于因材施教,克服課堂教學的局限性,滿足學生學習的多樣性,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fā)揮,彌補課堂教學之不足。[3]
在傳統(tǒng)的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一般會用漢語作為課堂用語,這對于第二語言的學習是極其不利的。因為在我國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本來就缺乏英語學習環(huán)境,加之母語負遷移的影響,學生的英語口語常常帶有一定的母語口音。課堂作為學生英語學習的主場所,其環(huán)境對學生的學習有著重要影響。因此,教師需要積極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英語環(huán)境,使學生能在英語學習環(huán)境中學英語、用英語。我在開展初中英語教學的時候,為了給學生創(chuàng)設(shè)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常常會將英語作為課堂用語,在整堂課中會用通俗易懂的英語來組織教學活動,在與學生的交流討論中我也堅持用英語,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整堂課都沉浸在英語氛圍中,這樣不僅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聽的能力,還可以促進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使他們產(chǎn)生開口說話的欲望。
聽說是每一個學習英語的學生都必須應(yīng)該具備的技能,對于初中生來說在他們剛剛接觸英語學科之初,就幫助他們矯正錯誤,引導他們建立起正確的聽說方法,對于他們今后進行更加深入的英語學習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這就需要當前的一些英語老師提升聽說教學有效性的目標,開展卓有成效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