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林甸一中)
對于我們來講,很多時候最苦惱的不是寫不出一篇好的文章,而是不能盡快的找到寫作方向,確定題意。也就是說,要想在高考作文的寫作中盡快的審對題、審準題,打開自己的思路,那么整體把握一定的審題立意技巧就是必須的。因此,在對作文進行寫作練習時,我們首先要保證對文字有正確的理解,其次是能從文字中感悟到出題人的思路,明白它是在想在看到什么作文的前提下來進行立題的。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的將審題立意發(fā)揮到極致,而以下,就是對此的一些看法與實踐。[1]
眾所周知,對于一篇作文材料來講,有時為了突出其中心思想,會在材料中的某些位置設置一些關鍵的詞句,以保證材料作文的解讀不會過于偏頗。而這些關鍵的詞句一般會出現在開頭或結尾,或者是反復的出現,因此,把握這些關鍵語句將會對我們準確理解材料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關鍵語句作為“文眼”,蘊含著材料的主旨,逐漸成為了材料作文最為常見的審題立意的方法。為了更好的把握作文材料的關鍵詞句,我們還必須明白他們的共同特征,即帶有一定的暗示性,通常是一些評論性、總結性的詞語或句子。如此一來,才能通過這些關鍵詞句來選擇立意的角度,從而使高考作文更具高度與深度。[2]
例如:在材料作文“一只鷹抓了一只羊,被一只烏鴉看到了,烏鴉想學鷹抓羊,由于能力不夠,結果被牧羊人抓到了?!敝校覀儾浑y發(fā)現,這一材料雖然簡短,但意義深刻。因此在對這一材料作文進行審題立意時,我是從關鍵詞句進行入手的,如“鷹抓羊、烏鴉抓羊、烏鴉被牧羊人抓”從這幾個關鍵詞中,我們可以看出來,鷹抓羊自然無可厚非,但烏鴉抓羊卻只能說是自不量力,而最后烏鴉的結局也只能說是自作自受。簡而言之,其立意應是做自己力所能及之事,不可邯鄲學步、東施效顰。
提煉作文材料中心意思這一方法在作文寫作中使用的最為普遍,同時也最為穩(wěn)妥。所以要想使高考作文既切題又有深度,把握材料的中心是必然的審題立意之法,畢竟將材料中心作為自己文章的主旨,勢必不必出現跑題走偏的情況。因此,我們在審題立意的時候,要通過所給的材料進行中心意思的提煉,要從材料表面意思領悟到材料的真實寓意,從而在不斷的練習中總結出作文材料的類型,提高自己的審題立意的能力,進而使作文水平獲得實質性的提高。例如:某一材料作文的內容是“三個人走進商店。一個人買了一瓶果汁,說:‘我喜歡甜的?!粋€人買了一杯咖啡,說:‘我就喜歡這又苦又甜的磁味?!€有一個人買了一瓶礦泉水后說:‘我喜歡淡淡的礦泉水?!贬槍@一作文材料,我在審題立意的過程中首先考慮到的是它的中心意思,即它想表達的內容是什么?由材料可見,三個人的選擇是不同的,所謂酸甜苦辣即是人生百態(tài),而每個人的選擇不同是不是也意味著人生態(tài)度的不同呢?顯然這篇作文材料的中心意思即是指人生與態(tài)度之間的關系,可見這一審題立意的方法具有非常高的可實施性。
所謂千古文章意為高,一篇好的高考作文離不開好的立意,但是如何才算一個好的立意呢?縱觀近幾年的高考作文,似乎都越來旨在引導我們關注現實生活問題了。這意味著每一篇材料作文中都可能蘊含著時代精神,由此可見,剖析材料中的現實指向,對于我們更好的進行立意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高考作文的審題立意中,我們必須有意識的通過材料的內容去思考材料中所蘊含的現實指向,明確這些材料背后是否帶有命題人對社會現象、社會問題、社會精神的看法,隨即從思考結果中進行立意,進而在發(fā)揮自己所長進行合理的寫作的同時使文章更具生活體驗和時代情懷。
例如:材料作文:“車有各種類型,車來車往,車傳遞著真情,承載著時代的變遷,折射人世的變化,道出人生的哲理?!睆倪@一材料的表面我們可以看出其關鍵點在于“車”,而從時代變遷中我們可以知道“車”分為了很多種,如牛車、自行車、三輪車、汽車等類型,但近年來,代步工具的重大變化都反映了一個共同的主題——進步。這也是這篇作文材料的現實指向,因為車的變化與增加與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是密不可分的,它展示出的是時代的變遷也是時代的飛速進步,由此可見其剖析其現實指向是寫作的必然要求。
總之,高考作文作為語文這門學科的重點部分,一直以來在高考中都占據著很大的分值,而審題立意更是寫好作文的關鍵。因此,為了使我們的高考作文能夠立于不敗之地,作為即將步入高考的我們而言,掌握最基本的審題立意方法并不斷地對此進行研究,才能真正的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