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寶山鄉(xiāng)中心學校 吉林吉林 132327)
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是學校德育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班主任負責對班級進行管理,是與學生接觸最多,最能第一時間了解學生的人,因此,小學班主任在教學過程中,對于班級管理中的德育教育要予以重視,提高對學生德育教育的意識,采用適當?shù)姆椒ㄍ晟频掠逃ぷ?。[1]
在傳統(tǒng)的教學工作中,教師往往給學生一種非常嚴厲、難以接近的形象,這是很難適應當代的駕馭的,新課程改革以后要求,師生之間能夠共同發(fā)展與進步,可見,師生關系必將走向一個新的領域。平等與尊重,就是這個領域的核心。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對對德育教育工作的展開有積極的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因為學生的成績好壞而產生區(qū)別對待的心理,一視同仁,讓小學生感受教師對自己的尊重,對自己的保護與關信息,這樣,才會使學生能夠聽從教師的教導,因為尊重是相互的,向朋友一樣的交談,比命令式的對話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德育教育工作才更容易順利進行。[2]
現(xiàn)在學生上學不僅僅是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問題,還有家長,家長三方之間的關系要妥善的進行處理,協(xié)調,才能保證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效率。實際上,父母是學生的第一任教師,當家長將孩子送進學校的時候,并不是意味著學生的教育與家長就沒有關系了,很多家長對于孩子的教育問題,將責任都推給學校教師,這是很不合理的,教育是家庭與學校共同的責任。因此,對于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班主任要積極的與家長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需要家長的相關配合,定期的向家長匯報學生在校的情況,也可以進行家訪,了解學生在家的狀態(tài),從而更有針對性的展開德育教育。[3]
小學生由于年齡比較小,對自己的行為意識還不是非常明確,因此,在學習生活中,很容易出現(xiàn)犯錯的現(xiàn)象。對于學生犯錯的行為,教師不能因為錯的大小,而決定是否批評,而是只要學生犯錯,錯無大小,都是要進行教育的,只是要注意的是批評的方式。這是在考驗班主任的語言藝術,怎樣批評學生能夠恰到好處點到學生的錯誤,讓學生知錯認錯,又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是值得班主任研究的。首先要根據(jù)學生的性格采用不同的批評方式,語氣、態(tài)度一定要用的得當,堅持先揚后抑的原則,使學生知道自己有很多優(yōu)點,如果能夠改正眼前的錯誤一定會更優(yōu)秀,委婉溫柔的指出學生需要改正的錯誤,這樣學生能夠認真對自己的錯誤行為進行反省,能夠虛心接受教師的批評,這種方式避免了言辭犀利,用詞生硬使學生心靈上受到傷害。[4]
在小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組織班干部協(xié)助班主任對班級進行管理,那么在班干部的選拔上,班主任要慎重選擇,一定要選擇能夠起到帶頭作用的學生,同時這樣的學生還要有一定的組織能力,能夠協(xié)助教師管理班級,能夠對班級辦理認真負責。學生可以通過自我推薦,競爭評選自己想做的班干部職位,班主任要對這些學生進行觀察考核,選擇最合適的人選。作為班干部,一定要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點,不斷強化自身的綜合能力,帶動同學們一起進步,一起建立正確的道德素養(yǎng)。
作為班主任在對于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工作過程中,不要只是口頭上的教育,紙上談兵,而是要將德育教育落實在實際生活上,教師可以采用開展實踐活動的方式,讓學生在活動中接受德育教育。例如,在植樹節(jié)的時候,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去植樹,這是增強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與保護,告訴學生要珍惜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不要破壞花花草草。清明節(jié)的時候可以組織學生去掃墓,感受革命先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增強學生的愛國思想,多種多樣的實踐活動,能夠在開拓學生視野的同時,使學生深刻感受到德育教育的真正意義。將德育教育的思想貫穿于自己的生活中,融入進自己的思想中。
習慣成自然,只有建立了習慣,德育教育才能與學生真真正正的相結合。學生才會保持一顆有著“德”的心。我們作為人民教師,教書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育人,不是成績多優(yōu)秀就能證明學生人格的優(yōu)秀,同樣,成績不好并不能代表學生的德育教育不成功,成績與德育,是兩個單獨存在的個體,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不能顧此失彼,要使兩者齊頭并進,才是對學生最好的教育。
當代社會由于信息技術的發(fā)達,小學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網上的言論或者其他因素的影響,樹立了錯誤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這對于學生的一生都是有影響的,班主任必須做好德育教育工作,引導學生走正道,做正直的人,建立正確的三觀是非常有必要的。小學生作為祖國的未來,祖國的花朵,他們觀念與思想道德影響著國家未來的發(fā)展,由此可見,小學的德育教育工作是多么重要。
采用適當?shù)姆绞綄W生進行德育教育,學生就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我們尊重學生的同時,學生也會尊重教師,師生之間能夠互相理解與體諒,是教育過程中最好的狀態(tài),因此,展開對小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對教學質量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幫助。
小學是學生學習的初級階段,也是思想觀念建立的初級階段,同樣是最關鍵的階段,因為基礎教育對于一個人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響,德育教育是這一階段中重要的教育手段,作為班主任,一個班級的領導者,幫助學生接受德育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是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