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市蘭山區(qū)白沙埠鎮(zhèn)中心小學 蔣 緯
“將課堂還給學生”是新課改背景下倡導的教學要求之一,其目的是將學生帶入課堂,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不再像傳統(tǒng)教學那樣做一個“旁觀者”。以往的英語學習又稱為“啞巴英語”,也就是學生只會寫,而缺少“說”的練習,無法將學到的英語知識運用到生活中;互動式教學則注重學生的“聽、說、讀、寫”全面發(fā)展,使其更高效地掌握英語學習。課堂上,教師一般會根據課文內容創(chuàng)設有關的情境,讓學生用英語交流,由此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積極表述個人想法。
互動教學是近幾年興起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就是將教學活動看作師生溝通、交往的動態(tài)發(fā)展活動過程?;咏虒W較傳統(tǒng)教學方式有很大進步,將以往對知識量的關注轉換到學生對知識的需求上,不再是一味地進行知識灌輸。從互動教學的實施來看,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掌握的知識量確實降低了,但對知識的把控程度卻有了較大提升,側重于將知識轉化成學生的實際需求??傊?,使用互動教學方式不僅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還使教學效率得到提高。
課前準備是完成課堂教學活動的基礎,互動教學方式對課前準備的要求更加嚴格,首先要考慮的是課題可行性,保證即將進行的互動式教學活動能與教學內容完美結合,這對整個教學活動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教學內容的選擇與把控是整節(jié)課的關鍵,這也是教師進行課前準備的節(jié)點,良好的互動教學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參與度,還能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更加如魚得水,有助于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課前準備需設計合適的互動環(huán)節(jié)幫助教師完成教學內容,而互動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應考慮學生的實際需求,還要考慮課堂形式是否允許,過于簡單或過于復雜的教學內容無法高質量地開展互動教學。
課前準備中確定互動環(huán)節(jié)的內容,其后就互動環(huán)節(jié)開展教學活動,互動教學主要是指師生之間的情景互動,還可適當?shù)丶尤肷?,使課堂氛圍活躍起來。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需要掌控全局,維持課堂秩序,在進行互動的過程中完成教學任務。身為教師應該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觀察學生們的課堂表現(xiàn),鼓勵其積極發(fā)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引導活躍分子帶動不積極的學生,使學生整體參與其中。對于表現(xiàn)不夠好的學生,教師不應當場進行批評,盡量在課后與其溝通,指出問題,同時還要進行自我反思:是不是課堂設計存在問題。學生參與情況是檢驗互動教學效果的一個指標,只有全員參與才能充分發(fā)揮出該教學方式的優(yōu)勢。
課后總結是教師根據上一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進行總結,將教學過程中的不足與可取之處總結出來,以便改進后續(xù)教學?;咏虒W的課后總結相較于傳統(tǒng)教學更為重要,因為互動教學的課堂是以學生為主體,而每個學生的需求及學習狀況不盡相同,作為教師就應在不斷地總結反思中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使用更好的方式進行教學活動。
新課改背景下,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制定出互動教學模式,使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親身體驗知識帶來的快樂,有利于學習質量的提升;互動教學對教師的專業(yè)要求較高,同時又促使教師不斷成長。通過課堂互動,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指導后續(xù)教學,更快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咏虒W方式的成功與否,取決于教師對課堂的把控情況,教師需不斷完善自我,通過經驗積累,將互動教學合理地融入小學英語教學中,提升英語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