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qū)白沙埠鎮(zhèn)中心小學 徐夢珺 房振華
新課改背景下,素質教育不再以成績?yōu)橹?,而是側重于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在此背景下,音樂教學的要求也有所提高,著重培養(yǎng)綜合性人才。下文就合唱教學的重要性及現(xiàn)有問題和解決策略做了相關分析。
小學音樂教學中常采用合唱方式進行教學,且效果良好。合唱教學在完成小學音樂教學目標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審美,還可提升學生氣質。隨著人們對唱歌等藝術學習的重視,學校對文娛活動的組織日益增多,越來越多的學生加入到藝術團體中,小學音樂教師對音樂教學也逐漸重視起來。如何提高合唱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有效性是當前小學音樂教師面臨的一大難題,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以及現(xiàn)有的輔助教學工具和教師的專業(yè)水平進行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盡可能地滿足學生需求,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
學生素質與教師素質關系著合唱教學的質量,可以說,合唱教學方式較其他教學方式難,許多小學音樂教師只是其他學科教師暫代并非音樂專業(yè)出身,在專業(yè)上本身就有所欠缺,這樣致使教師的積極性不高,進而對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有一定影響。此外,一些教師受應試教育影響,看重學生成績,認為學習音樂對成績毫無幫助,因此忽視音樂課的教學。
合唱教學要求學生對音準準確把握,學會用氣息控制且配合不同聲部,而這些知識的學習需要相對應的教學方式,方可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在實際合唱教學中,教師多以灌輸式的方法,帶領學生反復合唱一首歌,直到能夠順
利唱下來為止,很少向學生講解音符、節(jié)拍等音樂知識。這種合唱教學方法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甚至使學生反感,嚴重時還會影響學習。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為教師,應清楚地認識到興趣對學生學習的重要性。因此,在進行音樂合唱教學前,可通過講解、視頻等方式對合唱進行介紹,引發(fā)小學生學習合唱的興趣,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既有利于提升小學音樂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不斷學習、不斷完善,整理出一套適合本班集體學習的方法;又能夠提升小學生欣賞合唱歌曲的能力,普及本歌曲的相關知識,提升歌曲魅力,避免反復合唱同一首歌,從而調動學生學習氛圍,有助于教學開展。
合唱要求不同聲部協(xié)調配合,將歌曲完美地表現(xiàn)出來。合唱對演唱者的技巧要求較高,這就需要教師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學生掌握必備的合唱技巧提升整體合唱效果。第一,呼吸節(jié)奏的指導,使學生掌握基本的呼吸方法,降低難度,幫助學生樹立信心;第二,氣息指導,學會控制氣息是唱歌必不可少的技能,合理的氣息轉換可使歌曲更完美;第三,節(jié)奏和音準練習,不斷進行節(jié)奏和音準練習使學生實現(xiàn)不同聲部間的連貫和轉化,大幅提升合唱能力。
不同樂器的音色、音準及音高是各不相同的,而每種樂器都有自身的優(yōu)勢,教師教學中可利用樂器間的差異輔助教學,使學生提高對音準、音高的把握,提升合唱能力。如學習《送別》這首歌時,將學生分組,按每組特點進行歌曲分聲部的演奏,以此對比不同聲部間音準與音高的差異,便于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作為音樂教師,為提高小學生合唱學習能力,需要不斷地改進、完善教學方法,可借助樂器等輔助教學,通過一系列策略提高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音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