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華
(福建省莆田第十一中學)
新課標的不斷改革,對我國高中階段的思想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政治教育應該具備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的特點。生活化策略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不僅提高了高中生在思想教育方面的認識,還調動了高中生參與社會實踐的積極性。在不斷提高學生自我判斷和理解能力的同時,還對我國社會經濟、政治文化造成深遠影響。
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是指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從學生現有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fā),聯系生活講政治,把生活經驗政治化,體現“政治教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學理念[1]。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政治是一門與現實生活有著緊密聯系的學科,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積極地聯系生活,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政治教學內容,也能夠讓學生用理論去解釋一些生活化的現象[2]。
新課程標準規(guī)定高中政治教學要與學生實際生活緊密聯系,從學生的認知水平與生活經驗出發(fā),幫助學生正確看待周圍的人或物,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科學的教育理念是教學活動能否成功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傳統教育理念將學生的成績視為判定成功的唯一標準,但在現代化的教育背景下,素質教育逐漸成為主流,學校在保證學生學習成績的基礎上,也希望能夠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在高中政治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在聽課之余積極關注現實生活、現實社會,同時在社會實踐中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在具體實施教學時,教師應保證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不斷提升學生整體素質。例如,在學習“公民的政治與生活”一課時,教師應鼓勵學生去自己所在的社區(qū)進行采訪,以便更好地理解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也讓學生更加自覺地履行公民應盡的義務。
高中階段的政治教材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理論性,這就給學生的政治學習造成一定的困擾。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教材中較為抽象的知識點與生活中的實例相結合,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內容。例如,在講授“價值規(guī)律和市場機制”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理解,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思考“為什么新上市的西瓜一斤可以賣到幾塊錢,而等到西瓜大面積上市之后,卻只能賣到幾毛錢,為何前者遠高于西瓜的價值,而后者又明顯低于西瓜的價值?”教師等學生思索并回答自己的見解后,方可進行總結,告訴學生商品的價格與價值不符,主要是由于供求關系不平衡造成的,新上市的西瓜,由于供不應求,西瓜價格會高于自身價值,當西瓜大面積上市后,由于供過于求,西瓜價錢又會低于自身價值。由此可見,價格總是圍繞物品自身價值上下波動,這就是價值規(guī)律。通過這個通俗易懂的例子,不僅能夠讓學生掌握相關的價值規(guī)律,還能提高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高中階段的學生身心發(fā)展已基本成熟,也擁有了一定的思維能力。在此時期,教師可以通過媒體技術播放一些具有教育意義和現實意義的視頻。例如,在學習與法律相關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法律講堂》中和婚姻相關的視頻片段,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的方式了解我國婚姻法的相關內容,同時也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法律觀念。
由于高中政治在內容上稍顯枯燥,因此在實際的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采取靈活的教學方式去激發(fā)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例如,為了讓學生更加生動地理解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的區(qū)別,教師可以組織班級學生進行“選舉”游戲,如當選舉“縣長”時,全班同學都可以進行投票;當選舉“市長”或者“主席”時,只有部分學生選出的代表可以投票。通過親身參與的方式,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的差別。
由于教師教學水平不同,其教學方式也不盡相同,所以學校應該定期組織各年級政治教師進行教學經驗分享,以便整體教師素質的提高。傳統的教學評價方式較為單一,且比較注重知識性教學和紙質測試,這種方式不利于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的發(fā)展。因此學校應改變傳統教學評價方式,進而更好地貫徹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
綜上所述,高中政治對于實現學生全面發(fā)展和培養(yǎng)新型社會主義人才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實際的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將生活實際與教學內容緊密聯系,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政治相關內容。此外,教師還應注意及時更新自身教育理念、加強與優(yōu)秀教師之間的交流,并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念,最后實現學生全面發(fā)展。
[1]張美遠.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生活化策略分析[J].時代教育,2016(12):158-159.
[2]武佐玲.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探析[J].學周刊,2015(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