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惠山中等專業(yè)學校 謝瑞云
中職英語作為中等職業(yè)教育一門重要的公共必修課程,其教學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使學生能以英語為工具,獲得專業(yè)所需要的信息。然而,英語幾乎是所有中職學生共同的“軟肋”,英語學習可謂困難重重。因此,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培養(yǎng)學習興趣,是教師提高英語教學水平和質量所關注的重要問題,也是中職學校英語師資隊伍學習和探索的重要課題。
中職學生英語基礎普遍較薄弱,缺乏學習的興趣。很多中職生的英語讀寫、語法掌握等都存在困難,有的學生不會拼讀單詞,有的學生掌握的單詞較少,還有的學生甚至覺得聽課如同聽天書,感覺短期的努力根本看不到明顯進步,因此從心理上厭惡甚至抵觸英語。
目前,傳統(tǒng)的教師教、學生學的教學方法仍然占據著中職英語的主要教學模式,使得中職學生習慣了死記硬背地學習英語,被動地去接受知識,缺乏主體意識和學習激情,時間一長就會產生厭學情緒。此外,部分中職學生就讀是迫于家長的壓力,對學習的好壞毫不關心。
對于大多數(shù)中職學生來說都是沒有升學壓力的,很多學生從一開始就抱著60分萬歲的心態(tài)去學習,“多一分浪費,少一分受罪”的心態(tài)使得他們只想混個畢業(yè)文憑,根本談不上有自主學習的意識和動力,不良的心態(tài)阻礙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的激發(fā)和學生主動性的發(fā)揮。
學習方法不當也是當下導致多數(shù)中職學生英語學習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他們缺乏科學的學習策略和記憶方法,只知道死記硬背,英語學習效率低下,使得英語學習成績事倍功半。
中職英語教師應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為中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更新教學理念,注重與學生溝通,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努力創(chuàng)設互動、和諧的氛圍,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消除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畏懼心理。同時,教師可以結合中職學生的實際情況,在知識要求上要降低理論難度,在教學目標上強化能力、趨向綜合,并對教學內容做到適度更新,結合專業(yè)需要、兼顧體系。在教學方法上,重視主體、培養(yǎng)自學、激勵創(chuàng)新、發(fā)展智力、提高素質。
轉變教學思想,還要著重處理好知識、能力與素質三者之間的關系,要樹立學習知識是基礎、培養(yǎng)能力是關鍵、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是目的的思想,處理教與學的關系則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英語教學的重點由語言能力培養(yǎng)轉變到語用能力培養(yǎng)上來。
教師可以采取情景對話、角色表演、小組比賽等課堂活動形式,或借助現(xiàn)代教育技術將原本枯燥的知識變得形象、具體,創(chuàng)設母語化的教學環(huán)境。教師在設計情景時,力求豐富多彩,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盡可能的讓學生都能參與。
比如角色表演,老師可以把教室設置為模擬餐廳,挑選二個女生作為前臺小姐,負責電話接線員的訂餐服務,配上五位同學作為訂餐客戶;挑選二位男生作為餐廳門口的迎賓員,引導客戶進入客廳就坐用餐;挑選三位女生為點菜服務員,熱情地為客戶介紹菜品,耐心等待客戶的選菜;另外還要挑選五位男生作為餐廳大廚,客戶有疑問能出來及時解釋,同時聽取客戶意見提升餐廳廚藝;其余的學生都作為顧客,進入餐廳享受一系列的優(yōu)質服務,面對這樣的情景設計,同學們一聽就來了興趣,紛紛進入自己的角色,用英語進行不同角色間的交流,有作為客戶進行咨詢點菜的,有作為服務員提供優(yōu)質服務的,通過餐廳的工作環(huán)境讓學生運用英語進行語言的交流,真切感受英語會話的重要性。情景教學不但充實了原本單調枯燥的課堂教學,還培養(yǎng)了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英語交際能力。
教學目標的確立應與中職學校的教學目標相符,了解目前社會對一線技能人才地的知識和技能的需求,然后確定與之相一致的中職英語培養(yǎng)目標,使學生感覺到學好英語是個人即將面臨的求職需要,也是未來發(fā)展的需要,在學習上才會不畏基礎薄弱,努力學習,迎頭趕上,真正學有所用,學有所獲。
中職英語不是一門單純的語言知識課,而是語言技能課,旨在幫助中職學生更好地擇業(yè)、就業(yè)。因此在設計中職英語教學時,教師應從中職學校的培養(yǎng)目標出發(fā),將專業(yè)學習與英語教學相結合起來,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對學生就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提升英語課程的實際應用性,在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同時提升學生英語應用能力。
總之,理性分析中職學生英語學習的主要困難,對于提升中職英語教學效率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除了上文提及的更新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明確教學目標以外,中職英語教師也應注重教給學生科學、高效的英語學習方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授之以“漁”,才能切實提高英語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