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 靜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qū)西鄉(xiāng)街道黃田小學)
2017年11月30日,在華東師范大學,我有幸聆聽了崔巒老師的一場報告《低年級使用部編教材的幾點建議》。崔老師闡述了部編教材的編排思想,強調(diào)低年級語文教學要引導學生“識好字、寫好字、讀好文、說好話、養(yǎng)成好習慣”。在識字教學方面,崔老師特別強調(diào)了“兩手抓”:一手抓教科書識字,一手抓生活中的自主識字。作為一名一年級的語文教師,我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從課內(nèi)和課外兩方面,談?wù)勛约涸谧R字教學中所運用的一些策略。
部編版新教材圖文并茂,文質(zhì)兼美,因此教師要充分發(fā)揮教材的作用,利用課文中直觀形象的插圖巧妙地進行識字教學,從而調(diào)動學生的識字積極性。例如:在課堂教學時,先出示課文中的插圖,然后讓學生說說看到了什么,引入“蓮、魚”等字,再讓學生根據(jù)“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原則,把本課的生字“東西南北”貼在這幅水墨畫的相應(yīng)位置,這樣把圖片和漢字結(jié)合在一起,看圖識字,能夠有效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對游戲更是情有獨鐘。將游戲與識字教學結(jié)合起來,可以說實現(xiàn)了趣味性與知識性的結(jié)合,寓教于樂,能夠讓學生在玩游戲中快樂而主動地識字,以下三種識字游戲,是我們班學生最喜歡的。
老師根據(jù)字形特點創(chuàng)編謎面,讓學生猜謎底,學生猜謎的過程實際上是記憶字形的過程,這種識記不同于機械記憶,是在積極思考的思維活動中記憶,印象深刻。學生的積極性被激發(fā)了,會仔細觀察每個生字的字形,積極開動腦筋創(chuàng)編字謎,當學生所創(chuàng)編的謎語被同學猜到時,心里樂開了花。通過創(chuàng)編字謎,學生真正體會到了識字所帶來的樂趣。
漢字中有好多的字,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都會變成另一個字。在課堂教學中,我采用“變魔術(shù)”的手段,讓孩子們都來當小精靈。一個“大”字,孩子們就變出了“太、犬、天、夫”等;一個“十”字,孩子們變出了“土、干、千、未、末、米”等。課堂上,每個孩子都積極參與到“魔術(shù)”中,在游戲中學習,在快樂中學習。
老師把一個字或幾個字的構(gòu)字部件打亂順序?qū)懺诳ㄆ?,發(fā)給每個小組一份,讓他們通過小組合作盡可能多地組字,然后小組派代表到講臺前來展示合作的效果,讓全體學生認讀,評出冠軍組。學生不僅能組合出課本上出現(xiàn)的字,有些學生還能組合出許多課外認識的字,體現(xiàn)了保底不封頂?shù)慕虒W思想。
課內(nèi)識字是識字教學的主要途徑,但并不是唯一途徑。所以,除了上課時采取靈活多樣的識字教學外,還要把識字教學拓展到課外去,鼓勵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多留心看到的字,每周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進行識字積累評比,從而激起學生主動識字的欲望,達到識字教學“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年級學生在完成拼音學習后,便可以利用拼音讀各種有注音的圖書。這時,我們可以在課堂上教生字的同時,引導學生讀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課外書。既激發(fā)了學生閱讀的興趣,也有效地鞏固了漢語拼音,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在語言環(huán)境中學會了一些常用字。我會讓班上每個孩子都準備一個田字拼音本,作為閱讀識字積累本。每天積累幾個在閱讀課外書中新認識的生字,每周用一節(jié)課讓小組同學之間相互交流,比一比誰積累的生字多,小組內(nèi)推選一個代表上臺當小老師,跟全班同學交流,這種方法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自主識字的積極性。
把生活當成語文課堂,在生活的大舞臺上識字,增大了識字量,容易提高學生識字的成就感,也能更有效地提高識字效率。如:生活中有很多現(xiàn)成的物品,如門、窗、沙發(fā)、冰箱、洗衣機等,在上面貼上字卡,讓學生看到什么都能認識表示物品的字。看電視、報刊等也能識字,電視節(jié)目豐富多彩,報刊種類繁多,引導學生在讀報紙看電視節(jié)目時認讀刊頭,這樣既擴大了識字量,豐富了字詞積累,又知道了生活中處處有語文,增強了學生“我要學語文,我要識字”的意識。
在教學實踐中,老師要做到“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努力讓學生從識字學習中品嘗到快樂,體會到成就感,在生活中能夠自主地識字,變被動學為主動學,成為學習的主人,讓學生插上翅膀,在識字的王國里盡情翱翔。
參考文獻:
[1]吳忠豪.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2]徐軼.守正創(chuàng)新 特色鮮明:部編義務(wù)教育語文教科書一年級上冊分析[J].小學語文,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