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御梅
(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qū)福利路第一小學)
翻開人教版新教材,總有一些“小泡泡”映入眼簾。這些各種各樣的“小泡泡”也許你會一帶而過,也許你從沒注意過它……如果是這樣,那我們還沒改變觀念,仍被舊教材束縛著。難道這些“小泡泡”在教材中存在著很大的價值嗎?答案是肯定的。其實,這些“小泡泡”雖小,卻很實用,總是在課文的關鍵處提示、牽引、點撥、幫助,并延伸到了語文素養(yǎng)的各個方面,為教師的課堂添加了很多光彩。因此,語文教師要充分運用這些“小泡泡”,讓它們百花齊放。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語文教學就是要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使學生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能力。由此可見,語言訓練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它就是語文教學的主干。那么,如何進行語言的訓練呢?新教材中的“小泡泡”,教師可以精心選擇,靈活運用,為提高學生的語言水平創(chuàng)造條件。
有一位老師就巧妙地利用“泡泡”進行了語言訓練。實錄如下:
二年級下冊《小鹿的玫瑰花》的課后“泡泡”是這樣說的:“為什么說小鹿的玫瑰沒有白栽呢?”小朋友們,請你們說說自己的理由。
生1:鹿弟弟說小鹿的玫瑰沒有白栽。
生2:小鹿沒有看到玫瑰,可是黃鶯看到了。
生3:黃鶯看到了,還唱歌了。
生4:玫瑰花激起了黃鶯唱歌的想法。
生5:不是,是玫瑰花讓黃鶯有了唱歌的興趣。
師:說得好。盛開的美麗的玫瑰花讓黃鶯快樂了,有了唱歌的興趣。繼續(xù)說。
生6:微風聞到了玫瑰花的香氣,成了“玫瑰香風”。
生7:微風把香氣帶到了森林,大伙兒都聞到了。
師:成了“玫瑰香風”的微風高興嗎?
生:高興。
師:聞到花香的大伙兒高興嗎?
生:高興。
師:哦,小鹿雖然沒看到玫瑰,可它栽的玫瑰卻給大家?guī)砹丝鞓贰?/p>
師:給別人帶來快樂是最大的快樂。所以,小鹿的玫瑰沒有白栽。
生:別人快樂!自己更快樂!
“想象比知識更重要,沒有想象就不會有創(chuàng)新?!毙陆滩闹械摹靶∨菖荨本褪橇⒆阌谛W生想象力豐富,善于奇思妙想這一特點編排的。教材中有許多帶有省略號的“小泡泡”,它是以學習小伙伴的口吻提出來的,給學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間,補充思維的空白,鼓勵學生大膽想象。
比如,三年級下冊《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在課文結(jié)尾處的“小泡泡”:“我想對小村莊的人們說……”我是這樣把它穿插在語文教學之中的:
在學生充分感知愛護樹木,保護大自然的重要性后,問學生:“你們想對小村莊的人們說些什么?”
生1:我想對他們說在裸露的土地上種上樹木。
生2:把樹木種上以后就不要再亂砍亂伐了。
生3:讓他們把裸露的土地都種上樹木,讓空氣不再被污染,讓空氣清新甜潤,讓天空湛藍晴朗。
生4:我想對他們說不要再亂砍濫伐,要不然下次就不會這么幸運地活下來了。
生5:讓他們不再砍樹。
師:啊,不再砍樹,那我們應該怎么樣啊?
生:(異口同聲地)種樹。
在學生充分感知愛護樹木的重要性后,再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填補空白,我想學生的答案將很有個性,有創(chuàng)新的色彩,不會千篇一律。
古語云:“溫故而知新?!边@句話告訴我們要教會學生運用已有知識來學習新知識,懂得知識的遷移。教師要利用“小泡泡”讓孩子學會遷移、學會運用,嘗試著、模仿著“吹泡泡”,讓孩子在訓練過程中慢慢學會自由快樂地“吹泡泡”。
比如,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一》中“我的發(fā)現(xiàn)”的“小泡泡”:“我發(fā)現(xiàn)每個詞中的兩個字的意思……”這與以往學過的反義詞不一樣,在學生充分理解了這些詞語后,我問:這與以前學過的反義詞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有什么不一樣?
生:以前學過的是兩個詞語互為反義詞,但今天的是一個詞語中的兩個字為反義詞。
師:你們能說幾個這樣的詞語嗎?
剛開始有點難,但我先出示填空,再讓他們直接說。這樣,學生積極性很高,說了很多。
其實,讓學生學會“吹泡泡”來遷移拓展的地方還有很多。如,在題目旁邊“吹”,在不懂的字詞旁邊“吹”,在重點內(nèi)容部分“吹”,在課文結(jié)尾部分“吹”,在文章評改時“吹”……
泡泡雖小,但作用無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小泡泡”是調(diào)動學生好奇、求索、創(chuàng)新心理的切入點,教師應適時當好引導者,讓“小泡泡”們百花齊放,使語文課堂更加生機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