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存在思維、能力、性格、興趣等方面的差異,直接影響學習效果。傳統(tǒng)教學模式難以滿足學生需求,極易使學生喪失興趣。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學生之間的差異受到重視,并產(chǎn)生了相應的新方法,即分層教學法,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情況開展分層教學。為達到更好的效果,還應加深理解,科學應用,充分發(fā)揮其優(yōu)勢。
1.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在現(xiàn)代教育環(huán)境下,教師起引導和輔助的作用,學生才是課堂主體。但學困生對教師和教材的依賴性強,應作為重點照顧對象,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
2.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應一視同仁,根據(jù)其具體情況采取針對性措施。分組時,注意異質互補,互動互助。此外,教師還應及時評價,讓學生享受成功的滿足感,以增強自信。及時恰當?shù)脑u價在分層教學中非常重要,若沒能及時評價,長期如此會影響學生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可從總結評價、組內互評、組間互評幾個方面展開,盡可能地進行發(fā)展性評價,鼓勵學生相互合作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前教育提倡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習自主學習的習慣,所以激發(fā)興趣和熱情非常重要。只有激發(fā)其內在動力和求知欲,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變被動為主動。提問、設置懸念都能吸引學生。比如,講解“燦爛的宋元文化”時,可讓基礎不牢的學生至少說出一項宋元時期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這對初中生而言沒有難度?;蛘咭哉n本導入,從現(xiàn)代印刷引導學生了解古代印刷術,以點促面,讓學生學習更多的宋元時期的文化知識。大膽創(chuàng)新,采用新教學方法。講宋朝歷史時,可從金庸的武俠小說談起,如《天龍八部》講述北宋時期宋廷和周邊各國的關系,《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則把故事背景放在南宋。相比枯燥的歷史知識,學生對小說更感興趣,合理應用能使學生明晰當時的社會形勢。
此外,還可以給學生設置問題,在增加趣味的同時引發(fā)學生思考。如宋元文化在中國古代達到巔峰,此前古代科技一直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原因何在?而宋元之后,古代科技水平雖有發(fā)展,卻落后于世界各國,原因又是什么?
現(xiàn)代教學常用到多媒體,多媒體具有圖文并茂的特點,可以創(chuàng)設相應情境,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比如講解“大河流域——人類文明的搖籃”一課時,播放周杰倫演唱的歌曲《愛在西元前》,很多學生都能牢記歌詞,當旋律響起時,課堂氛圍非?;钴S,其中的古巴比倫王、漢謨拉比法典等都與本節(jié)課有關,可借此導入。
由于年代久遠,講歷史知識時,初中生對當時的社會不熟悉,可借助視頻資料增加了解。比如,講解“社會生活的變化”一課時,播放相關視頻可調動學困生的興趣,插圖和視頻能幫助中等生更好地了解教材,視頻或PPT中的資料可激發(fā)優(yōu)等生的斗志,從而激勵全體學生都主動求知。
小組合作法在當前教學中較常用,可令學生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彌補不足,從而達到互動交流、共同進步的目的。小組合作需先合理分組,可提前通過問卷調查和平時表現(xiàn)對學生有個大體了解,然后將其分為若干小組,每組包括不同層次的學生,但小組與小組之間的實力不能相差太大。繼而安排教學任務,由各小組商討分工,共同完成,并在課堂上展示成果,與其他小組進行交流,分享心得。
比如,講解“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一課時,對于學困生應夯實基礎,讓其整理教材,熟悉當時社會背景,列明法國革命爆發(fā)的原因,從政治、經(jīng)濟、社會、思想各方面加以總結。同時,弄清楚法國大革命的過程及一些細節(jié),包括巴黎人民三次起義、革命的對象和領導階級、重大事件等。這些都能在教材中找到答案,不僅要記住,更要學會總結并深刻理解,形成知識框架,提起法國大革命,腦海中就會出現(xiàn)大致的過程,即揭開序幕、頒布文獻、廢君建國、邁向高潮、歷史意義,務必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而對于中等生,應適當增加難度,強化其獨立思考的能力。拿破侖一生戰(zhàn)績赫赫,結局卻令人唏噓。世人對其評價也不盡相同,甚至呈現(xiàn)兩極化,有人說他是改變歐洲歷史的英雄,有人說他建立的法蘭西帝國是歷史的退步。教師應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分析拿破侖前期空前盛大但帝國只存在十年的原因,并結合不同時期給出相應的評價。優(yōu)等生善于思考,設計任務時,教師應加以拓展,令其分析從中得到的啟示;或增加難度,聯(lián)系英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美國獨立運動,比較三者的異同點,并結合當時的中國社會狀況進行分析。
總之,教師應認清學生之間的差異性,用小組合作法合理分工,不同層次的學生完成不同難度的目標任務,促進彼此合作,讓學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悅,在合作中激發(fā)內在動力。
評價是課堂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既是對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果的總結,也是了解師生不足并改進的重要途徑。初中生剛進入叛逆期,部分學生可能對教育有誤解,容易產(chǎn)生極端想法,認為學習無用,或因為不喜歡教師而放棄歷史課。這就需要教師轉變觀念,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不斷完善評價體系。
1.全面評價。除了教師評價之外,還應采取學生互評、學生評價教師等形式。以教師評價為例,傳統(tǒng)的課堂評價千篇一律,太過單一,學生的層次不同,表現(xiàn)差異明顯,自然應該得到不同的評價。例如,對學困生應該降低標準,以鼓勵為主,當他們完成基本目標、稍有進步時,教師就應不吝夸獎,增強其自信心,使其投入更多的興趣和熱情。對中等生,可適當增加難度,在對其予以肯定的同時,還要指出不足,令其明白與新目標的差距,切忌驕傲。對于優(yōu)等生,更重要的是自我競爭,使其保持謙虛上進之心,達到更高水平。此外,評價指標要全面,不能以成績?yōu)槲ㄒ粯藴剩€應根據(jù)學生的努力、學習態(tài)度等進行綜合評價。
2.及時評價。鼓勵和夸獎是培養(yǎng)興趣、增強自信、激發(fā)競爭意識的重要手段。有些學生可能興趣不濃,但得到表揚后會產(chǎn)生很高的學習熱情。教師應趁熱打鐵,及時評價,不斷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在小組合作探討、展示成果過程中,教師可適時打斷,予以簡短的評價,讓學生更有底氣。
受成長環(huán)境、教育程度、個性等因素的影響,初中生必然存在明顯差異。為盡可能地照顧到每一位學生,應尊重其差異,有針對性地采取教學策略。所以,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需轉變觀念,勇于創(chuàng)新,加深對分層教學的理解,對存在的問題及時采取解決措施,最終合理地加以運用。
參考文獻:
[1]楊小峰.分層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略談[J].新課程研究(下旬),2017,(24):64-65.
[2]吁土根.淺談初中歷史教學中分層教學的實踐[J].新校園(中旬),2017,(5):107.
[3]宋紅進.分層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略談[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6):110-111.
[4]解子爽.巧用分層教學,提高初中歷史教學效率[J].小作家選刊,2017,(24):162.
[5]徐瑩,胡盼.新課改下初中歷史分層教學的探究[J].讀寫算(教師版),2015,(2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