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慧生等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7.26.61
摘要 目的:探討附子白術湯輔助治療對乳腺癌術后患者生存率、機體免疫力和生存質量的影響。方法:收治乳腺癌術后患者62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TAC化療方案,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附子白術湯輔助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兩組治療后CD4+、CD8+、CD4+/CD8+、NK較治療前均明顯升高(P<0.05),且觀察組升高更明顯(P<0.05);兩組治療后生存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治療前(P<0.05),且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12個月后生存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附子白術湯輔助治療乳腺癌術后患者有利于患者機體免疫力的恢復,能顯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時間。
關鍵詞 乳腺癌術后;附子白術湯;生存率;機體免疫力;生存質量
女性的乳腺是由皮膚、纖維組織、乳腺腺體和脂肪組成的,乳腺癌是發(fā)生在乳腺腺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是女性中常見的惡性腫瘤疾病,對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損傷。有資料顯示,化療是乳腺癌術后患者主要的治療方法之一,但長期采用藥物化療對患者造成的不良反應大,嚴重影響治療效果。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住院乳腺癌術后患者62例,旨在探討附子白術湯輔助治療對乳腺癌術后患者生存率、機體免疫力和生存質量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住院乳腺癌術后患者62例,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執(zhí)行,患者及患者家屬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1例。觀察組中,年齡34~76歲,平均(50.49±9.01)歲;平均術后天數(18.49±13.01)d;TNM分期為Ⅱa期15例,Ⅱb期12例,Ⅲ期4例;病理類型為浸潤性導管癌9例,浸潤性小葉癌15例,混合癌7例。對照組中,年齡34~78歲,平均(50.91±9.27)歲;平均術后天數(19.09±13.01)d;TNM分期為Ⅱa期16例。Ⅱb期11例,Ⅲ期4例;病理類型為浸潤性導管癌10例,浸潤性小葉癌114例,混合癌7例。兩組在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均經組織病理學確診為乳腺癌患者;②年齡32~78歲;③無合并心、肝、腎等重要臟器損傷者。
排除標準:①意識障礙者;②一般資料及臨床資料不完整者;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
方法:對照組患者術后給予TAC化療方案,靜脈滴注175 mg/m2紫杉醇+500mg/m2環(huán)磷酰胺+50mg/m2阿霉素。1次/d,3周為1個療程,共治療4個療程?;熯^程中采用8 mg昂丹司瓊進行止吐,2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附子白術湯,方藥組成:炮附子15 g,白術9 g,炙甘草5 g,生姜7 g,大棗18 g。水煎,1劑,d,分早晚2次溫服。從化療第1天開始服用,3周為1個療程,共治療4個療程。
觀察指標:①比較兩組患者術后12個月生存率。②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D4+、CD8+、CD4+/CD8+、NK變化情況。③比較兩組患者生存質量:采用SF-36評分和ADL-Barthel指數評分,分值0~100分,分值越高提示生存質量越佳。
統(tǒng)計學方法:本次試驗數據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D4+、CD8+、CD4+/CD8+、NK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CD4+、CD8+、CD4+/CD8+、NK較治療前均明顯升高(P<0.05),且觀察組升高更明顯(P<0.05),見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存質量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生存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生存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治療前,數據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生存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數據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兩組患者術后12個月生存率的對比:觀察組12個月后生存者30例,生存率96.77%;對照組12個月后生存者29例,生存率93.55%。兩組患者12個月生存率相當,數據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討論
乳腺癌在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中排名第一。乳腺癌中99%發(fā)生在女性,男性僅占1%。乳腺癌的病因尚未明確,有研究報道,乳腺癌的發(fā)病存在一定的規(guī)律性,具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可能性極高。乳腺癌的高危因素是指與乳腺癌發(fā)病有關的各種危險因素,而大多數乳腺癌患者都具有的危險因素就稱為乳腺癌的高危因素。臨床上治療乳腺癌常采用手術方式,為提高患者術后療效,防止患者機體免疫力的下降以及腫瘤的轉移和復發(fā),乳腺癌術后患者常需要接受化學治療、放射治療、內分泌治療、生物治療以及中醫(yī)藥等輔助治療。據報道,乳腺癌術后患者在化療過程中,出現不良反應比較多,嚴重影響患者術后的治療,因此同時配合中醫(yī)中藥治療很重要。
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62例乳腺癌術后患者為研究對象,研究結果表明兩組患者治療后CD4+、CD8+、CD4+/CD8+、NK較治療前均明顯升高,且附子白術湯輔助化療的患者上述指標升高更明顯。該結果提示附子白術湯輔助治療有利于提高乳腺癌術后患者的機體免疫力。本研究在兩組患者生存率以及生存質量影響上,附子白術湯輔助治療乳腺癌術后患者生存率極高,且顯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其原因是附子白術湯從整體出發(fā),減輕了化療造成的不良反應對患者的危害,能有效彌補化療的不足,提高了乳腺癌術后患者的生存質量,防止乳腺癌轉移和復發(fā)。
綜上所述,附子白術湯輔助治療乳腺癌術后患者,有利于患者機體免疫力的恢復,顯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從而延長生存時間,值得推廣應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