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朝陽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蒙古族初級中學 遼寧朝陽 122300)
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可見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對于形成良好的性格、優(yōu)秀的品德具有十分重要作用。我在工作中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
一、班主任在與不在一個樣
無論哪方面的養(yǎng)成教育,都需要老師給學生的行為規(guī)定
一個目標或者要求。這個目標或者要求要盡量詳細明確、具體,使學生能夠看得見,摸得著,這樣才能有利于學生理解、掌握和執(zhí)行。[2]
1.培養(yǎng)學生自己管理的能力。要求每位學生除遵守校
規(guī)外,還要遵守班規(guī),讓每位學生有章可循。
2.培養(yǎng)學生主人翁的意識—班興我榮,班衰我恥。讓每名同學在我班都感到驕傲和自豪。無論是什么時間(包括上課、下課、課間、早晚自習)都關注班級同學的表現(xiàn),無論是好的還是差的。因為學生處在第一線,比班主任掌握的材料多得多。為了便于學生把班級的情況及時反饋給老師,我每周都搞一次民主測評,采取記名投票的方式,同時結合與科任、班干部、同學交流,獲得第一手資料。哪些同學是好還是差,在給予適當?shù)募訙p分,期末評比。如我班的小輝同學,剛入學時,上課愛說話,課間說臟話、喜歡與同學打逗,成績在全界倒數(shù)?,F(xiàn)在上課除積極發(fā)言之外不再借故說話影響他人,課間也與其他同學做些健康的游戲,很少說臟話。成績也由原來的倒數(shù)上升為下中游。[3]
3.班干部輪流值日,各組由組長直接負責。三個班長除了正常的工作以外,每人輪流一至二天值日,負責班級全面工作。每個學生無條件服從班干部,不許頂撞,特殊情況可以與班主任反映。這樣,雖然班主任不在班,但會有更多的“班主任上崗”。[4]
二、科任老師上課與班主任上課一樣
一般情況下班主任上課發(fā)現(xiàn)不了問題,問題往往發(fā)生在科任老師的課堂上。針對這一現(xiàn)象,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工作:
1.經(jīng)常與科任老師溝通。尊重、采納他們提出的建議和意見激發(fā)他們關心班級的熱情,如先拔班干部、科代表、排座位等。
2.樹立科任老師的威信。經(jīng)常對學生進行熱愛、尊重
科任老師和教育,教育、引導學生多做自我批評。
3.召開以感恩為主題的班會。讓他們知道不但要感恩
父母,也要感恩老師。記得我班剛入學時 ,由于是蒙班,學生特活,活得讓人難以接受。我上課也有同學接下音,說一些與課堂無關的話,但一些科任的課問題就更多了。發(fā)現(xiàn)此問題,我隨即召開一次以感恩為主題的班會,讓學生知道要感謝除父母之外,還要感謝所有幫助你的人(特別是老師)。
4.學會換位思考,真正懂得尊重他人也就是尊重自己。讓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提高學習效率。不說與課堂無關的話,不做與課堂無關的事。
5.教育學生不偏科,認真學好每一科,這樣才有實力對挑戰(zhàn)。
三、在家與在校一個樣。
養(yǎng)成教育就是要給學生的健康成長做一些規(guī)定,這些規(guī)定要延伸到學生的家中,這就必須與家長溝通好,交流各自的想法,達成共識。如學生在校尊敬老師,那么在家就要尊重父母;學生在校不許隨意出校門,那么在家有事出去就要告訴家長;學生在校做好人好事,那么在家可以積極參與參與必要的家務勞動和一些公益的社會活動;學生在校完成各科作業(yè),那么在家就要保質保量完成好各科的家庭作業(yè)等待。這樣使學生的一些習慣不會因離開學校而變形。
四、培養(yǎng)自我管理的能力
1.每周通過班會,讓每名學生、組長、班干部進行反思、總結,并提出今后自己或本組、全班同學努力的方向。
2.讓每個學生掌握下確的學習方法,成績優(yōu)秀的把自己的學習方法毫無保留的傳給大家。讓學生在有限的自習課上把每一天的各科任務消化好,一步一個腳印的實施自己的學習計劃。同時,完成當天各科作業(yè),及時反思,查缺補漏,整理好各科的糾錯本。對成績較差的學生要根據(jù)實際情況留一些能夠獨立完成的課外作業(yè)。如定生字、單詞等等,讓他們有事可做。對自習課違反紀律要加強約束,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5]
事實證明,培養(yǎng)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改掉一個壞習慣也不是三下五除二的事情,都必須付出長期的努力。
[1]武靜. 如何培養(yǎng)中學生良好行為習慣[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39).
[2]馬芳. 如何培養(yǎng)中學生良好行為習慣[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0,(2).doi:10.3969/j.issn.1008-388X.2010.02.042
[3]陳英嬌. 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J].新教育,2015,(23).
[4]朱莉. 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J].大觀周刊,2012,(42).
[5]羅世強. 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