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春紅
(遼寧省莊河市職業(yè)教育中心 遼寧大連 116400)
自班級一接手那一時起,我會用心記住每位學生的名字,短時間內(nèi)粗略地知道他們的興趣和愛好;了解學生的家境情況。如果班主任在開學第一節(jié)課上能輕而易舉的報出學生的姓名或他們的興趣愛好,讓學生覺得老師如此了解自己,一種敬佩崇拜的心情油然而生。正所謂的“若要育人,必先知人” 。[1]
我作為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始終遵循“以身作則,嚴格要求”。正所謂“嚴師出高徒”。接任班級工作開始,首先我從語言和眼神中讓學生知道“ 這個老師肯定很嚴”,進入班級就要無條件地去接受老師的嚴格管理,這個“嚴”一定是嚴之有理,嚴之有度,嚴之有情。比如對男生的頭型,必須是平頭,這項要求在每學期開學時或者接新班時我都是這樣做的,并且學生要不打折扣的去執(zhí)行,多年來,我一直是這樣做的,學生也習慣了我這種管理,自然而然他們也就把自己融入集體中。因為嚴格管理是做好其他工作的基礎。
在嚴格管理基礎上,嚴中必須有愛,時而用幽默語言與學生溝通交流,既要當好孩子王,又要當好孩子娘。在平凡的教育教學中,擁有一顆溫柔的愛心特別重要。精神的甘露可以洗滌學生精神上的污垢,心靈的溫暖能夠醫(yī)治學生心靈的創(chuàng)傷。我就是用母愛之情溫暖著學生的心。[2]
在班級理念上,我積極主張這樣一個理念:積極的人象太陽,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極的人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每時每刻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收獲,得到不同的成功。每天早晨,無論春夏秋冬,我都親自帶領學生搞好各學科的晨讀,旨在告訴學生做任何事情,只要持之以恒去堅持,熟一定能生巧。
與此同時我還積極利用文體活動去團結(jié)學生,用奉獻的人格,去塑造每個學生的心靈。學校團委每次進行手抄報展評時,我都親著帶領學生參加這項活動,讓他們明白“老師都在積極參與,我們更得努力去做好”,同時也是在教育他們在集體里生活,每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為集體獻計獻策,做好一切。學生從辛苦中獲得了喜悅,從集體中感受到了強大的力量!學生的良好習慣養(yǎng)成了,班主任乃至任課教師的工作就如順風行船,事半功倍。
在校操的學習過程中,當時學生正值車工實習兩周,加上班里還有幾個比較體形的學生,所以無形之中校操的學習就落下了進度,我?guī)ьI學生利用中午、下午七、八節(jié)課,晚上放學時間去練習去鞏固,我親自去學操,手把手去教那幾個體形學生,為的是讓他們在眾人面前有與其他同學相同的展示機會,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我都在鼓勵他們做積極進取的贏家。
在班級管理上班內(nèi)實行“分級管理制”。把班內(nèi)大小而瑣碎的工作分配到個人,使每個人都是官,都是班內(nèi)主人,收到了很好的民主激勵效應。通過班干部的分級管理和全員參與,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長足發(fā)展,班集體榮譽明顯加強。在更多時候、更多場合,我始終堅持學生為主體,盡可能創(chuàng)造條件引導學生參與集體管理。因此作為班主任更要善于“引”。
跟學生們在一起,感染的是他們的快樂和純真,從他們的身上我常常能找到自己童年的影子,這種快樂和幸福是無法用金錢買到的。高爾基說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師愛是教師必須具備的美德,也是教師的天職。無限的師愛,可以開啟每個學生的心靈,對他們只有入情,才能入理,只有感化,才能轉(zhuǎn)化。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灑向每個學生,把關愛傾注于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之中,傾聽學生的意見和呼聲,和學生產(chǎn)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鳴,讓一切學生的心靈都感受到師愛的溫暖。
我總是以自己的行動影響著學生,用愛心打動學生,學校張桂蘭老師班來了一個單親家庭學生,家境非常窮,課下里張老師說跟我起這個學生一些事情,作為一名工作多年的教育工作者,我能深深體會到一個孩子失去母愛的自卑和可憐。因此,在班里發(fā)起號召,學生們紛紛拿來衣服褲子,去幫助那個失去母愛的孩子……我之所以帶領學生這樣做,我有責任和義務教孩子們知識,更要培養(yǎng)他們做一個道德高尚、品行端正的人,當我懷揣愛生如子的心和他們在一起時,我就感到無比的輕松和快樂;當他們不經(jīng)意的犯錯時,我會誠懇地指出;當他們情緒低落時,我會用眼神和語言鼓勵;當他們身體不適時,我會像媽媽去關愛;當他們遇到解決不了的困難時,我會伸出熱情的手去幫助……點石成金的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我把愛鑲在他們的舉手投足間,嵌在他們的一顰一笑中,灑在他們的心靈里。
為了更好地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我經(jīng)常利用周末或寒暑假時間定期不定期的走訪學生家庭或召開家長會,通過家校溝通活動,及時了解學生家庭情及在家的表現(xiàn),得到了家長的支持。班主任與學生家長互動頻繁了,雙方都能在第一時間內(nèi)了解學生的動態(tài)情況,進而班主任及時摸清問題學生思想動向,因材施教,為教育學生提供了可靠的保證。只有依靠老師尤其是家長的密切配合,才能形成一股強大的合力,共同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良好環(huán)境,才能最大限度的促成學生的成長。
總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項漫長,瑣碎,細致的工作。它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而藝術的生命在于創(chuàng)新。我要用“思想”去凝聚人心,用“責任”打造團隊,用“榜樣”激勵學生。
[1]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M].漓江出版社.1993.05.
[2]王枬.王彥.在實踐中體悟生命[J].教育研究.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