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星源
(江蘇省盱眙縣第一小學 江蘇 盱眙 211700)
小學體育教學本著“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讓小學生更好地去體驗體育生活,感受體育給人們帶來的快樂。素質教育貫穿于體育教學中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除此之外學生也能夠形成一定的審美情趣,養(yǎng)成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能夠重視體育的重要性,繼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心理學研究認為,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教學中有意注意的時間較短。教師要想讓他們對課堂產生興趣,需要優(yōu)化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讓他們在興趣的基礎上讓他們掌握一定的動作技能。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語言能力也不容小覷,必須做到講解語言的規(guī)范化:口令語言的規(guī)范化,繼而起到提示、指令、啟發(fā)、導向、協(xié)調和統(tǒng)一等作用。教師在下達命令時要能夠運用規(guī)范的語言,促進學生掌握動作技能。例如,在學習“武術教學”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運用“站如松,走如風”等生動的語言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讓他們帶著好奇心和求知欲去練習,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給學生進行示范教學,讓他們借助聽覺、視覺、觸覺等感受器官來建立一些動作,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過程中學到了知識,提高了體育能力,也促進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拉近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繼而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體育素質,鍛煉成一個堅實的體魄,也讓學生愛上了運動,愛上了體育。
小學階段的學生大多數還是存在不愛學習的狀況,他們一看到課表上是體育課變高興的不知所措。他們認為體育課只是玩耍,而忽略了其重要的體育意義。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能夠端正學生的認知態(tài)度,讓學生明白上體育不單單是為了玩耍,更重要的是學習體育知識和技能,掌握鍛煉的方法,繼而增強體質。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取得了參加亞、奧運會和一些其它國際性比賽的權利,而且經過長時間地艱苦訓練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尤其是1990年在舉辦亞運會以來,金、銀牌奪取的數目越來越多,這從側面反映出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是有能力有希望的國家。尤其是拿到獎牌播放我國的國歌時作為一名中國倍感驕傲與自豪。小學生年級尚未成熟,他們的前途一片光明,也是未來的接班人和領路人。因此,從現(xiàn)在起每一位學生都有成為國家運動員的機會,要能夠把握住學校給予的每一個機會,為國家爭光,更重要的是從小要能夠養(yǎng)成愛鍛煉的好習慣,為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不斷拼搏、努力奮斗。
身體素質對于一個人的體質狀況來說不可或缺,它包括速度、耐力、力量、靈敏度和柔韌性等。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生理和心理方面尚未成熟,其意志品質也比較薄弱。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能夠引導學生吃苦耐勞、持之以恒、迎難而上的精神。教師可以在體育教學時多給學生講解一些關于運動員的事件,給學生講講他們吃苦的精神。在上體育課內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欣賞一些體育比賽,告誡學生能夠取得成功的因素,告訴學生們運動員之所以能克服一切困難,無論主觀上的、還是客觀上的困難,能夠為了一個目標勇往直前,從來不會半途而廢,他們擁有為國爭光的意志,更有堅強的意志。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教育學生在困難面前不要輕易認輸與放棄,要能夠堅持不氣餒。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意志品質,可以每天早晨帶領學生跑步半個小時,讓他們在奔跑的過程中喊出口號,激勵學生意氣風發(fā),充滿朝氣。通過這種教學模式,不僅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了學生的意志品質,也讓孩子鍛煉了身體,發(fā)揮出了體育教學的優(yōu)勢。
體能訓練在體育中也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師在教學時可以給出示范的動作讓學生去模仿,引導學生去感知,繼而形成自身獨特的個性和動作。當然,教師在做示范時也要做得“精準”,且具有“韻律”,不生澀,學生模仿起來就不會走樣。小學階段的學生缺乏鍛煉,教師要能夠引起重視,全方位發(fā)展學生的身體素質,讓學生能夠在這些方面達到正常水平,健康、茁壯地成長。不可否認的是小學生由于身體還沒有發(fā)育完全,不可能在每個方面都能夠表現(xiàn)得很出眾,這時就要求教師多給學生提供鍛煉身體的機會,多進行練習,同時還要注意負荷練習的時間和量,避免練習過重引起不良反應等等。例如,在進行速度練習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一些50米或者100米的跑步,不斷地提高學生的速度。當然,教師還可以對學生進行一些體操練習,讓他們的每一個部位都能夠靈活協(xié)調。通過這種教學模式一定程度上強化了學生的體育意識,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在訓練的過程中提高了自身的身體素質,也鍛煉了耐力。
當然,要想真正落實素質教育在小學體育課堂中的作用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任務。它需要教師在教學時能夠引導學生參與活動,更重要的是它需要學生在體育課時能夠多進行嘗試、實踐等等來進行有效的體育教學方法,繼而也為學生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有利于孩子的成長與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