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西安市2018年度社會科學規(guī)劃基金項目《西安國際形象建設與外宣翻譯效能提升路徑研究》(編號:18L79);陜西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外宣翻譯中的“陜西新形象”建構和海外傳播模式研究》(立項號:2018M14)
【摘 要】 本文立足外宣翻譯的新形勢,從外宣翻譯存在的問題出發(fā),探討科技英語翻譯教學的注意事項,如強化外宣翻譯理論教學、加強與理工科專業(yè)的教學合作、實施多媒體教學、大力開展校外實訓和強化科技文獻的閱讀訓練等,旨在進一步解決外宣翻譯和科技英語翻譯教學中的困境,從而為培養(yǎng)合格的翻譯人才添磚加瓦。
【關鍵詞】 外宣翻譯;科技英語翻譯教學
外宣文本包括以對外宣傳為目的的政府文件、新聞報道、廣播電視、廣告、旅游手冊、公共標識語等等,涉及內(nèi)容和題材廣泛,包括政治、經(jīng)濟、商業(yè)、文化、旅游等領域。在中國當前的社會發(fā)展環(huán)境以及全球化背景下,外宣翻譯要求譯者立足國情,強調(diào)的是以讓世界了解中國為目的、以漢語為信息源、以英語等外國語為信息載體、以各種媒體為渠道、以外國民眾為主要傳播對象的交流交際活動。
進入21世紀以來,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興起,世界科技發(fā)展呈現(xiàn)新的大趨勢。本文立足外宣翻譯的新形勢,從外宣翻譯存在的問題出發(fā),探討科技英語翻譯教學的注意事項,旨在進一步解決外宣翻譯和科技英語翻譯教學中的困境,從而為培養(yǎng)合格的翻譯人才添磚加瓦。
一、外宣翻譯
1、外宣翻譯的定義
外宣翻譯,顧名思義,就是完成對外宣傳材料的翻譯任務,即“為達到預期的、對外宣傳的目的,有組織、有計劃進行的翻譯活動”?,F(xiàn)今,我國的外宣翻譯基本上都是中譯外,通過圖書、期刊、報紙、廣播、電視、互聯(lián)網(wǎng)等媒體以及國際會議,對外發(fā)表和傳播。這一特點決定了外宣翻譯除了需要遵循翻譯的共性原則“信、達、雅”之外,還要求翻譯工作者熟知并運用“外宣三貼近”的原則:貼近中國發(fā)展的實際、貼近國外受眾對中國信息的需求、貼近國外受眾的思維習慣(黃友義,2004)。
2、外宣翻譯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外宣翻譯研究與時俱進,視角各不相同:功能目的論、跨文化傳播學、認知語言學、建構主義、生態(tài)翻譯學、修辭學等等理論視角;各項研究旨在有效提升外宣翻譯的效果。外宣翻譯中常見的問題集中表現(xiàn)在將外宣翻譯視作文學翻譯,重語義翻譯輕信息傳播;以譯者為中心而不是以目標語受眾為中心;翻譯過程缺乏跨文化交際意識。而此類問題的存在,主要原因在于高素質(zhì)外宣翻譯人才的匱乏。因此,著力培養(yǎng)專項的外宣翻譯人才勢在必行。
二、科技英語
1、科技英語的特點
方夢之先生對科技英語的范圍進行了界定:“包括人們?nèi)粘=佑|和實際應用的各類文字,涉及對外宣傳、社會生活、生產(chǎn)領域、經(jīng)營活動等方方面面”??萍嘉捏w崇尚嚴謹周密,概念準確,邏輯性強,行文簡煉,重點突出,句式嚴整,少有變化,常用前置性陳述。我們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科技英語文章的文體特點:清晰、準確、精煉、嚴密(韓其順,1988)。與非科技英語文體相比,它具有詞義多、長句多、被動句多、詞性轉(zhuǎn)換多、非謂語動詞多、專業(yè)性強等特點。
2、科技英語翻譯
科技英語翻譯的主旨就是轉(zhuǎn)達原文的科技信息、傳播科技知識、探討科學問題、進行科技交流,不折不扣地報道事實。譯文必須忠實、準確地傳達原文的信息,對原文的意思既不能歪曲,也不能隨意增減。而且,譯文的語言必須通順易懂,符合目標語的表達特點,傳達原作風格。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fā)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chuàng)新高地?!笨萍加⒄Z的翻譯提上日程,日益成為對外宣傳的重要工作。
三、外宣翻譯新形勢下科技英語翻譯教學的注意事項
在外宣翻譯中,既要從宏觀角度把握“宣”這一目的,也要從微觀角度處理“翻”這一任務。這就對科技英語翻譯教學提出新的挑戰(zhàn),教學任務的設置以及教學方法、教學模式都必須有所改進。
1、強化外宣翻譯理論教學
外宣翻譯雖涉及傳統(tǒng)翻譯理論與實踐,但作為一個新興研究領域,有其自身的特點,而適應于科學技術的對外宣傳活動,外宣翻譯的理論教學日益成為科技英語翻譯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解讀外宣翻譯理論,首先從三大理論視角出發(fā):功能目的論、翻譯語用論、系統(tǒng)功能論??萍假Y料作為一種特殊的外宣翻譯題材,是一個有目的的、有意識的、動態(tài)的信息交流與交換行為。語用翻譯從語用學的角度去探討翻譯實踐問題??茖W技術的傳播恪守精準原則,對外宣傳當然要實事求是,故課堂教學中必須指導學生扎實掌握并準確應用這一理論原則。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關注言語交際行為所涉及到的語言、功能和情景三個系統(tǒng)??茖W技術的對外宣傳必須考慮受眾群體,讀者對譯文的反應直接關系到傳播效果,因此,科技英語翻譯課堂教學中指導學生搞清楚概念功能、人際功能、語篇功能是必不可少的教學活動。
2、加強與理工科專業(yè)的教學合作
科學技術涉及方方面面,遍及人類工作、生活的各個領域,例如:生命科學、環(huán)境、地理學、宇宙、計算機、網(wǎng)絡、醫(yī)學、物理學、化學、動植物、能源、食品、人工智能等等。而主攻翻譯專業(yè)的學生多為文科學生,不僅缺乏理性思維和邏輯思維的訓練,而且對專業(yè)知識知之甚少,從而務必導致翻譯效果的欠缺,其翻譯中的任何錯誤或是不準確都會給科學研究和學術交流帶來不良影響。因此,在外宣翻譯的新形勢下,科技英語翻譯教學可與理工科專業(yè)的教學合作,督促學生掌握某一領域的專業(yè)基礎知識,改善和拓展知識結構,成為精通專業(yè)和科技翻譯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成功完成科學技術的對外宣傳工作。
3、全面實施多媒體教學
科學技術日益更新,準確把握其主流方向是每一個外宣翻譯工作者的基本技能。指導學生獲取大量的科技信息,檢索到大量的時效性強、內(nèi)容新穎的雙語資料,是科技英語翻譯教學的必要環(huán)節(jié)。運用網(wǎng)絡技術輔助科技英語翻譯教學,有助于教學資源的更新,并拓展理論教學,真正實現(xiàn)授課內(nèi)容與技術發(fā)展同步。而且,資源共享可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切實達到課內(nèi)、課外同步學習的目的,從而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四、大力開展校外實訓
訓練外宣譯者的基本功,提升外宣譯者的素養(yǎng),教師必須有針對性地設計一些訓練項目,既培養(yǎng)語言文字能力,又開發(fā)跨文化能力,從而確保外宣譯本的質(zhì)量。校外實訓是課堂教學的有力補充,教師可通過各種途徑為學生尋找課外實習、實訓的機會,通過與科學技術相關的線上翻譯、學術會議記錄翻譯、科技產(chǎn)品性能翻譯等實踐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親身體驗科學技術外宣翻譯的全過程。而后,要求學生自我檢測與評估,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最后,進入集中討論環(huán)節(jié),授課教師對學生的翻譯進行點評,糾正錯誤、總結經(jīng)驗、梳理翻譯技巧。
五、強化科技文獻的閱讀訓練
科技文獻的閱讀是有助于學生了解科技方面知識、擴大科技方面的英語詞匯、涉獵當今世界科技領域的最新發(fā)展動態(tài)。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研究科技文獻語篇的交際目的和語言使用策略,分析并比較同一類文體的體裁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可促進學生超越對語篇語言表面特征的簡單描述,而力求探索從深層解釋語篇的理據(jù),以便熟悉科技文獻語篇體裁的綱要式結構,了解這類體裁典型的構建方式,從而深刻理解地道的科技語言風格,為外宣翻譯達到“可讀性”打下堅實的基礎。
隨著中國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世界為中國打開了一扇寬闊的信息大門,技術輸入與輸出齊頭并進,因此我們面臨一項艱巨的挑戰(zhàn):高層次翻譯人才的匱乏。因此,在實際翻譯理論教學和翻譯實踐教學中,教師必須在幫助學生夯實語言功底的基礎之上,努力拓展其知識面,提升其專業(yè)素養(yǎng),從而培養(yǎng)出具有專長的實踐型翻譯人才。
【參考文獻】
[1] 趙軍.外宣翻譯理論與實踐研究.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7.08.
[2] 陳珂,孫煥婷.城市外宣翻譯理論與實踐——陜西省城市外宣用語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規(guī)范.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7.08.
[3] 黃友義.堅持“外宣三貼近”原則,處理好對外宣傳中的難點問題[J].中國翻譯,2004(6)27-28.
[4] 朱義華.外宣翻譯研究體系建構探索[D].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2013.
【作者簡介】
高寶萍(1970—)女,天津人,教授,主要從事科技英語翻譯教學與實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