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靜靜
(江蘇省邳州市實驗小學 江蘇 邳州 221300)
圖畫視域是當前語文教學的新思維。文本與圖畫是虛實相生、情理共存、言意共通的關系。課文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處處閃耀著美的光輝。語言是思想、情意的載體,體現(xiàn)了主體的審美傾向。生動形象的語言寄予著豐富的畫面感。因此,我們可以通過文本和畫面的聯(lián)系,透視圖畫的視角,審視語文教學,引領學生走進圖畫的世界,穿越語言文字營造的時空場景,領略語言的魅力,實現(xiàn)言意與圖畫之間的對接、轉(zhuǎn)換與共生,內(nèi)化語言,外化情感,從而提升語文素養(yǎng)。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一個語文教師,要提高自己教學的效果,尤其是想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首先自己必須具有較高的語言修養(yǎng)。教師使用美的教學語言,給學生以美的感染和熏陶,引領學生去探求真獲得善,享受美,從而使她們在知識上得到充實,智能上得到發(fā)展,思想上得到陶冶,靈魂上得到凈化。課堂教學語言生動、豐富、形象,最容易將學生引入課文的藝術天地里,使學生的形象力得以發(fā)揮。當課文中的優(yōu)美情境再現(xiàn)時,教師輔以語言描繪,提示了觀察順序、觀察重點,引導學生邊聽邊看,邊看邊想,促使兒童觀察活動與思維活動結(jié)合進行,這對學生的認知活動,起著一定的指向性作用,從而提高感知的效應。
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輔助語言也非常重要,如體態(tài)語,包括手勢、姿態(tài)、表情等。據(jù)研究,人的手勢可以作出近兩百個不同意思的動作。至于面部表情,特別是為心靈窗戶的眼睛,其表現(xiàn)力則是更豐富了??梢姡處煶擞谜Z言來傳播信息,還有眼、手、身等輔助性載體,在某一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輔助載體的作用很大,因為它能彌補語言的不足,以直觀的動作來表現(xiàn)形象。在語文教學中,用眼睛和手勢說話,把語言手段和非語言手段結(jié)合起來,能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學生很快就會在教師的引導下進入課文描述的情境中。
教師要通過自己的情感刺激學生的情感,用自己的熱情去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情緒,用自己的智慧去點燃學生的智慧,使師生共同進入一個情感相融的教學境界。羅丹曾說,藝術就是感情。因此,要引導學生入情,教師必先入情,只有自己深刻感動的東西,才能感動別人。教師要準確地把握作品的時代背景,深刻挖掘作品的思想感情內(nèi)涵,努力與作者的思想感情融為一體。此外,還應設計恰當?shù)慕谭ǎ贸錆M感情的語言與學生交流,創(chuàng)造一個適合作品基調(diào)的情感氛圍,讓感情彌漫在課堂之中,融匯在學生心田。
情境是美學范疇。作者創(chuàng)造的情境是文本固有的客觀存在。情境首先包括情,然后才會由情入境。劉勰說過:“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觀文者披文以入情?!苯處熞浞掷梦恼聝?yōu)美的語句,精彩的片段,適時用圖畫和音樂結(jié)合帶入情境,讓孩子朗讀感悟,體會文字中浸潤的情感。以創(chuàng)設的情境、精美的圖畫、舒揚的音樂為憑借,讓孩子在認知活動中由于情感活動的參與,達到很高的水平,保證全面地完成語文教學的任務。由情入境是讀者對文本的可逆性反饋。葉圣陶說:“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覺親。”作者寫文章,胸中有境才能妙筆生花;孩子讀課文,入境才能情真意切。因此,由情入境就是通過文本透視作者的胸臆,進入情境,實現(xiàn)充分對話的過程。教師設計情境,要從教材出發(fā),把握住課文內(nèi)在的情感,運用直觀的手段和語言描繪加深兒童的情感體驗,促使學生的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在情境中始終注意教材中語言文字的落實,即語言的理解和運用。在教學中,教師運用多媒體優(yōu)化環(huán)境,激起學生的情緒,逐步加深情感體驗,加深對情境本質(zhì)的認識,引領兒童在認知活動中積極參與情感活動。
請看《荷花》教學片段:
師:作者看著這一池的荷花,陶醉其中,忘記了自己身處何方,也忘記了自己是誰。讓我們跟隨作者一起來欣賞這迷人的荷花,再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展開豐富的想象,說說你的感受。
生:我看著一池的荷花,不禁入了迷。
生:我仿佛到了世外桃源。
生:我看到一朵朵亭亭玉立的荷花,跳起了優(yōu)美的舞蹈,引來了小魚和蜻蜓。
……
師:大家說得真好。在這樣的情境中,你最想做什么?
生:我想唱一首歌,歌唱荷花的楚楚動人。
生:我想吟誦一首小詩,贊美荷花的高雅、純潔。
生:我想畫一幅畫,畫出荷花的搖曳多姿。
生:我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花。
師:同學們,現(xiàn)在你們就是一朵荷花,站在荷花池中,你們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請大家四人一組交流一下。
生:站在陽光下,一陣微風吹來,我穿著雪白的衣裳跳起優(yōu)美的舞蹈,池水叮叮咚咚地流著,像是在為我們伴奏。
生:陽光照在我的身上,暖暖的。一陣微風吹來,我輕盈的轉(zhuǎn)著圈,讓荷葉做成的裙子在風中搖曳。風停了,我靜靜地站著,一只只蜻蜓在我的頭上飛來飛去,一條條魚兒在我的腳下游來游去,輕輕地撓著我的腳趾。
生:我在微風中跟姐妹們一道舞蹈。風過了我們停止了舞蹈。這時,一只蜻蜓飛過來,自豪地對我說:“荷花姐姐,今天清早,我和兄弟姐妹們消滅了許許多多的害蟲,心里真高興啊。”話音剛落,小魚兒連忙游過來說:“荷花姐姐,昨天晚上,月亮那樣亮,池子里靜悄悄的,我美美地睡了一覺,還做了一個好夢呢。”
師:同學們的想象力真豐富,還說得那么有聲有色,老師都被深深陶醉了。請大家有感情地讀讀第一段,把看到的畫面用語言讀出來,讀出感覺。
《荷花》以豐富美妙的想象描寫了荷花的美麗、迷人。第四節(jié)是全文的精彩片段。教者首先通過多媒體、音響等手段,把學生帶入如詩如畫的意境。接著,教者采用情境教學法,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透視文本背后的情意,走進文本營造的圖畫中,引導學生運用語言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實現(xiàn)了充分對話。從而走進作者創(chuàng)設的情境,跟作者對話,實現(xiàn)文路、編者的思路、教師解讀的思路與學生學習思路的對接。
語文詩情畫意、美不勝收。語文憑借多彩的文字、廣博的人文、豐富的情感、悠遠的哲思滋養(yǎng)著孩子的心田。教師要想方設法牽引著孩子走進如詩如畫的“園林”,讓孩子在“畫”中學語文,讓多姿多彩的語文課成為孩子的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