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正良
【摘 要】 小學生年齡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學生身心發(fā)展的根本保證,為了讓學生在接受知識文化教育的同時,也能有一個健康向上的社會心理,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深入,不斷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語文課堂中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定的優(yōu)勢。
【關鍵詞】 健康教育;心理問題;教學;策略
當代的小學生生動活潑,求知好學,正處在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隨著社會生活日新月異的變化,小學生的周遭也跟著急促地變化著,一些“習以為?!钡摹靶∈虑椤蓖鶗πW生造成不良的、無形的傷害,這些傷害將對學生的終身成長帶來不可磨滅的影響。因此,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對小學教育來說具有現(xiàn)實意義。筆者就如何通過小學語文課堂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談幾點心得:
一、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養(yǎng)成正確的價值觀是教育的重中之重,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就不能健康地成長。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是中華民族的希望,如何使他們心存善良,感恩社會,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呢?
首先,在語文課堂中開展各種各樣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激發(fā)學生興趣,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語文課堂相對輕松活潑,對學生的思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現(xiàn)實意義,也有相對較大的學科優(yōu)勢。比如,可以在課堂探究問題中,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在探索與發(fā)現(xiàn)中感受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可以在朗讀比賽中,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意識,并使其融入小組活動中,讓每個學生學會如何在社交中和同學禮貌交往,形成一個良好的社交習慣,培養(yǎng)他們的社交能力;可以在學習雷鋒課文中組織一些以校為家的大掃除活動,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不怕困難,勇于接受挑戰(zhàn),團結協(xié)作,養(yǎng)成共同完成任務的團隊精神;可以通過開展各種興趣小組活動,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勢,善于引導,讓學生成為有特長的強手,積極向上,多方面發(fā)展。
其次,在語文教學中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理想教育。在講到一些名人軼事的時候,可以利用語文課因勢利導,對學生進行教育,樹立他們的理想信念,讓學生從小就樹立崇高的理想,并為了自己的前途而發(fā)奮讀書,長大后能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教師也可以在教材中引入榜樣教育法,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小學語文除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之外,最重要的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課本上甄選了很多具有教育意義的名人軼事,我們應該引導他們把這些人物樹立為自己的榜樣,讓學生去效仿這些人,以此來豐滿他們的理想信念。
再者,通過課堂教學來鞏固學生的理想信念,規(guī)范學生的道德。培養(yǎng)道德規(guī)范,對樹立學生遠大的理想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要注意學生道德規(guī)范的教育,在道德規(guī)范的教育方面,語文課本中經(jīng)常會有一些具有現(xiàn)實教育意義的文章,文章中講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和行為準則。例如《好孩子》一課就講述了作為一個好學生應該做到哪些,以此為切入口,可以貫徹一些小學生的基本行為準則教育工作,并制定一些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教育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召開小小主題班會對學生進行再教育工作,通過課文中的人物形象和道德情操來幫助學生樹立起助人為樂、舍己為人的優(yōu)良美德,同時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產(chǎn)生自豪感、榮譽感和責任感。
二、建立一個和諧、誠信、健康的課堂氛圍
孟母三遷,擇鄰而居。只為尋找一個學習環(huán)境,孟子的成就自不必說,可見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非常重要。建立一個良好的班集體,是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的重要保障,而建立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必須注意兩點:
首先,教師必須樹立良好健康的形象。俗話說:“身教勝于言傳”,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發(fā)展,要立人,先正己。小學生年齡尚小,他們缺乏生活經(jīng)驗,沒有形成完整的判斷能力,他們大多數(shù)是靠學習模仿來完成自己的思維、理念、意識的構建,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多通過身教來代替言傳,直接引導學生正確的處事行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做到以下幾點:第一,互相尊重,尊重是相互的,教師要尊重學生,學生才會懂得尊重教師和同學,這樣才能讓他們感受被尊重的優(yōu)越感。第二,做事公平公正,不能感情用事,教師一味地偏袒成績好的學生,一來會助長那些成績好的學生的一些不良行為,扭曲他們的人生觀,二來會傷害那些成績有待提升的學生,這都非常不利于學生之間的團結和健康成長。第三,講誠信,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每一個人。講誠信的老師往往在學生中的威信較高,尤其是通過一些小事,更能捕獲學生芳心,讓他們學會真誠地對待身邊每一個人。其次,一個整潔舒適的環(huán)境,能讓學生帶著愉悅的心情學習,一個傳播正能量的人能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因此,作為語文老師,要培養(yǎng)學生德育,教會學生為人處事,我們更應該注重自身素質的提升,通過多種手段不斷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促進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三、課堂教學中滲入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長期的計劃,不可操之過急,也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持之以恒方可見成效。課堂教學正是一個潛移默化的好平臺,三言兩語,一個故事,或者一句名言,都可能影響學生的成長。數(shù)學家陳景潤只因數(shù)學老師在課堂中講了當前數(shù)學世界存在三大難題無人能解,鼓勵同學們來破解,陳景潤來了興致,嘔心瀝血,用了九年時間攻破這一難題,成為一個偉大的數(shù)學家。可見,老師的鼓舞是多么重要,一句話可能就改變了世界。
語文是一門語言學科,也是培養(yǎng)學生情感的工具,在語文課上,應該多注重對學生情感的教育,做到以良好的情緒去感染每位學生,以和諧的師生關系去改變學生,利用細致、細心的工作態(tài)度來幫助學生排除不良情緒。作為一門語言學科,應該合理安排學生的課內外作業(yè),盡量減少學生的學業(yè)負擔,布置的練習也要對學生有一定的教育意義,以此來創(chuàng)造生動活潑的教育教學情境,使學生能夠樂于學習,并保持良好的、健康的情緒。科學課上,可以談愛因斯坦與玻爾的團結合作精神;歷史課上,可以講紅軍不畏艱難的奮斗歷程??傊?,以學生可能遇到的各種困難和疑惑為課題,力求排憂解難,促進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教育中占據(jù)重要位置,為了讓學生身心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學校工作必須以培養(yǎng)學生健康心理為主線,心理健康教育要與語文課、健康教育等相關內容有機結合,同時利用戶外活動課、班集體團隊活動等,一起來幫助學生塑造一個良好的、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在活動中滲透心理知識和方法,以全面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充分利用社區(qū)資源,建立好學校與家庭、社會心理健康教育的溝通渠道。我們每位老師都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堅守正道,弘揚正氣,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