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淺析漢、藏、英三語中的性別語言*

    2018-02-21 16:08:29尼瑪普赤
    西藏發(fā)展論壇 2018年5期
    關(guān)鍵詞:諺語詞語語言

    尼瑪普赤

    一、引言

    性別語言研究已經(jīng)成為一種存在于社會語言學(xué)、語用學(xué)、心理語言學(xué)等很多學(xué)科中的很重要的研究變量。國外尤其是西方國家對性別語言的研究是從17世紀(jì)開始的,到現(xiàn)今已經(jīng)有三個多世紀(jì)了。20世紀(jì)60年代以來隨著社會語言學(xué)研究的蓬勃發(fā)展,西方研究者開始向人們展示出一系列表示英語性別差異現(xiàn)象的研究論文及著作。通過一些西方語言學(xué)者的研究(Austin,J.L.1962;Bolinger,D.1968; West,C.1979; Coates,J.& Cameron,D.1988; Holmes,J.1989; Laurie,B.1994; Key,M.R.1996;Sara,M.2008;Marinali,S.2010),語言和性別問題的研究主要是從三個大方面進行的:一是歸納分析描寫兩性語言的特點,主要是分析女性語言的特點,并由此揭示出語言中所蘊含的性別歧視現(xiàn)象;二是比較兩性在語言使用方面的差異;三是從社會、文化和心理角度分析語言性別歧視現(xiàn)象的社會根源。

    在我國,性別語言研究是從20世紀(jì)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開始的,由最初簡單介紹英語語言研究成果轉(zhuǎn)為獨立自主研究英語、漢語及國內(nèi)少數(shù)民族語言中的語言與性別問題。由于國內(nèi)性別語言的研究起步比較晚,專著還不多,到目前為止大家比較熟知的相關(guān)專著有陳原著的被認為國內(nèi)第一部社會語言學(xué)專著的《語言與社會生活》(1980年出版),此書里作者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講述了女權(quán)運動和語匯的變化;孫汝建著的《性別與語言》(1997,江蘇教育出版社)從社會心理學(xué)的角度較詳細地探討了性別語言差異;白解紅著的《性別語言文化與語用研究》(2000,湖南教育出版社)通過社會語言學(xué)和語用學(xué)對英語中存在的性別語言、性別文化及語言中存在的性別歧視進行了探討并進一步比較與漢語中的性別歧視語言;楊春著的《性別語言研究》(2010,光明日報出版社)著重描述了語言與性別的關(guān)系,剖析了漢語言性別語義場,構(gòu)建了性別標(biāo)示,揭示了漢語詞匯、語法等方面的性別問題。國內(nèi)性別語言研究起步以來相關(guān)的論文一直源源不斷,其中絕大多數(shù)論文從語音、語調(diào)、構(gòu)詞方面分析漢語和英語中的性別差異現(xiàn)象,或比較英漢二語中的性別歧視語言(徐詳武,1986;顧曰國,1992;張愛玲,1995;白解紅,2000;潘建,2001;孫曉嵐,2001;魏萬德,2004;王娜,2005;姚春林,2009)。

    但是我國少數(shù)民族語的性別語言研究相對很薄弱,有關(guān)內(nèi)容基本上都只是提及在少數(shù)民族語言描寫性的論著中。藏族語言中雖然有很多性別差異和女性歧視方面的語言,但是到目前為止相關(guān)的專門研究少之又少,王青山撰寫的論文“藏語詞匯與性別差異”(1993,青海民族學(xué)院報)探討了藏文的復(fù)合詞、藻飾詞、常用書面語和口語中的性別歧視并闡述了藏族婦女的傳統(tǒng)社會地位及家庭角色。因此為了豐富藏語中有關(guān)性別語言的研究,并為漢藏英三語跨文化教學(xué)提供有意義的教學(xué)素材,本文將比較分析漢藏英三語中涉及性別歧視的詞語和諺語。

    二、漢、藏、英三語中反映性別歧視的詞語

    文字沉淀著豐富的社會文化,人們的思維模式和觀念。漢藏英三語中很多字或詞語帶有很明顯的反映男尊女卑的性別歧視標(biāo)志。

    楊春指出:“在中國夫權(quán)制出現(xiàn)以后,在男尊女卑的支配下人們造出了很多表示奴役、歧視、邪惡的‘女’旁字?!痹诖伺e幾個例子說明:“奴”,根據(jù)商務(wù)印書館出版的《新華字典》第11版中的解釋“舊社會中受剝削階級壓迫、剝削、役使的沒有自由的人”,像這樣地位低下受盡苦難的人帶有“女”字旁,很顯然是對女性的貶低;“妖”,最初的意思是“聰明美麗、富有魅力的女子”,很多人認為貪戀美色會傷害身體耽誤大事,所以經(jīng)常把美麗的女子看成是不祥的標(biāo)志,從而“妖”字慢慢演變成了“害人的東西”;“娛”,意為使人快樂,給人聯(lián)想的含義為男子在娛樂場所的尋歡作樂離不開女性的服務(wù);“妓”,根據(jù)《說文·女部》,“妓,婦人小物也”引申為美女,再引申為從事歌舞雜技表演的女藝人,后來俗稱賣淫的女子;甚至對于表示玩弄女性的“嫖”來說,動作的實施者為男性,而受害者為女性,可是我們看到這個字構(gòu)造上是從女,而看不到男子身影;“嫉妒”是指仇視處境和長相比自己好的人,這種狹隘的心理并不是女子特有的,但是這兩個字的偏旁都是“女”字,強烈地表現(xiàn)出對女子的性別歧視??傊?,漢語中最基本的語素是單獨的漢字,因此我們通過很多帶有“女”字旁的漢字可以了解到女性放在極其低下、受男人玩弄的位置上,它們充分反映出中國婦女在過去的傳統(tǒng)社會中被壓迫、被蹂躪的悲慘境遇。

    除了單個的漢字以外漢語中的并列結(jié)構(gòu)在男女同時出現(xiàn)時,男性排在先,女性排在后,例如,“男耕女織”、“夫唱婦隨”、“男盜女娼”、“男歡女愛”、“父母”、“夫妻”、“兄嫂”等。相對于很多通過形態(tài)變化來表示語法意義的語言來說,語序是漢語中的一個很重要的語法形式和語法手段。所以漢語中詞語的排列順序并不是隨意的,而是遵循了人的認知心理過程,受到社會文化因素的制約,這種由男及女、男主女次的詞語順序恰恰體現(xiàn)了男尊女卑、“夫為妻綱”的中國封建思想。

    藏文字自公元七世紀(jì)吐蕃大臣吞米·桑布扎創(chuàng)造以來歷經(jīng)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發(fā)展,演變成為一些不同的方言,但是無論是方言還是在書面語中有很多帶有女性性別歧視的詞語。最明顯的例子是在藏文書面語中婦女被稱為“skye daman”,“skye”意為“出生”,“daman”意為“低賤”。年輕女子被稱為“daman shar”,“shar”意為“年輕”。在這兩組表示女性的詞中共同的構(gòu)詞素是“daman”(低賤),該詞有著很明顯的內(nèi)涵意義與情感意義:其內(nèi)涵意義為藏族傳統(tǒng)女性的社會地位低下;而情感意義為對女性的輕蔑。與“年輕女子”對立的詞“年輕男子”在藏語被稱為“stag shar”,“stag”的含義為“老虎”,象征勇猛威武。兩個對立的詞進行比較之后,顯而易見,造詞者貶低女性、男尊女卑的思想觀念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這就像漢字中很多誣蔑女性的“女”字旁字所反映的造詞心理一樣。

    關(guān)于歧視女性的詞語,在藏文藻飾詞中可以找到很多例子。根據(jù)高丙辰,“藻飾詞是同義詞的一種,也叫異名或別稱,在文學(xué)作品和翻譯作品中作為一種修辭手段運用很廣泛?!痹谠屣椩~里婦女的別稱有:“gyon ma”(不正經(jīng)者),“gyo byed ma”(狡 猾 者),“‘a(chǎn)ching byed ma”(羈 絆 者),“stobsa med”(無權(quán)無力者),“dga’a ba’i sa gzhi”(歡樂地)等。從這幾個女子的別稱詞語可以看出女性在藏族傳統(tǒng)的生活里是不正經(jīng)的、狡猾的,品德低下的,無權(quán)無力的,至于“dga’a ba’i sa gzhi”(歡樂地)作為婦女的異名則是視女人為男子玩物的大男子主義思想的反映,該詞跟漢字“娛”有異曲同工之妙。另外,在藏文藻飾詞詞中妻子的別稱有:“mchi‘a(chǎn)brang”和“chung ma”。 前 者“mchi‘a(chǎn)brang”解釋為“跟隨丈夫者”,這跟中國古代漢地對妻子的“三從四德”要求相吻合?!叭龔乃牡隆奔础皨D人有三從之義: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這充分說明藏漢傳統(tǒng)文化里妻子只是丈夫的附屬品,女子一旦成家丈夫的家就成為她們的歸宿,要完完全全歸順丈夫和婆家。而后者“chung ma”的“chung”意為“小”,在格拉索南著的《詞藻學(xué)注疏》里“chung ma”被解釋為“妻子比丈夫年齡和權(quán)利都小,故稱為小者”。由此可以得知藏族傳統(tǒng)家庭里妻子的地位和權(quán)利不及丈夫,妻子完全處于夫權(quán)的支配下,其基本特征是:丈夫享有特權(quán),妻子無任何權(quán)利。

    英語是最多國家使用的官方語言,也是世界上最廣泛的第二語言。英語中的很多詞語從構(gòu)詞就可以看到對女性的歧視。舉幾個很常用的典型例子來說明:“mankind”(人類),“man”指的是“男人”,因此“mankind”可以理解成整個人類是屬于男人的;“kingdom”(王國),“king”指的是“國王”,因此“kingdom”可以理解成王國是男人來統(tǒng)治的,雖然英國曾經(jīng)是由女王統(tǒng)治的,但是沒有“queendom”之說,英國的全稱仍是“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history”(歷史),這個單詞分解成“his-story”(他的故事),很明顯英語國家的歷史跟女人是毫無相干的。還有很多職位和職業(yè)雖然男女都有參與,但是這些名稱的后綴詞卻是“man”:“chairman”(主席),“statesman”(政治家),“policeman”(警察),“businessman”(商人)等。

    白解紅指出,“在英語中,表示男性和女性的詞語之間存在不對稱現(xiàn)象,指男性的詞語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無標(biāo)記的,而指女性的詞語則在表示男性的詞語的基礎(chǔ)上附加一個粘著性詞素,變成有標(biāo)記的?!币簿褪钦f,英語里的“-ess”是個有目的性地創(chuàng)造出來的陰性后綴,與泛指無標(biāo)記的或表陽性的后綴“-er”“-or”形成對照,比如說:host-hostess(主人-女主人),god-godess(神-女神),actoractress(演員-女演員),waiter-waitress(服務(wù)員-女服務(wù)員)。這些陰性名詞作為有標(biāo)記的派生于陽性名詞,使其處于從屬和次要的地位,這就是英語語言中很直接的性別歧視體現(xiàn)。

    英語中還有很多詞有表面意義和聯(lián)想意義。表示男性詞語的兩種意義相差不大或其聯(lián)想意義是褒義的,而表示女性詞語的兩種意義相差甚遠,其聯(lián)想意義往往是貶義的。例如,“king”(國王)和“queen”(王后)中“king”的原始意義和現(xiàn)代意義基本保持不變,但是“queen”在現(xiàn)代英語中延伸的意義為“女性化的男同性戀者”,成為了一個貶義詞。還有“bachelor”(未婚男子)和“spinster”(未婚女人)中“bachelor”沒有任何貶義,而“spinster”只有貶義,暗示“婚齡已過、古怪、冷漠的老處女”。像這樣褒陽貶陰的英語詞語還有很多,它們一清二楚地表達了對女性的性別歧視。

    三、漢、藏、英三語中反映性別歧視的諺語

    眾所周知,諺語是人們?nèi)罕娫诼L的社會生活中對各種事物的經(jīng)驗總結(jié),是人類智慧的結(jié)晶。由于世界各地的廣大人們體驗著相似的生活經(jīng)驗,他們所總結(jié)出的很多諺語業(yè)也極其相似。很多涉及性別的漢藏英三語的諺語在內(nèi)容上明顯地表現(xiàn)出“男尊女卑”。

    首先,表現(xiàn)女子心胸狹窄、性情多變、生性愛妒、不可信賴的漢語諺語有:“狠毒莫過于婦人心”意思是女子心胸狹窄,手段惡毒;“一個婦女一面鑼,三個婦女一臺戲”譏諷婦女言多,令人煩;“婦人水性無?!痹g毀女子作風(fēng)飄浮。藏語里類似的諺語有:“Bu gsum skye p’ai a ma la Snying gtam bshad pa snga song”翻譯為“就算是生過三個孩子的母親也不要對她掏心掏肺”,意為女人終究是不可靠的;在唐本·才多編輯的《格薩爾王傳:梅嶺之戰(zhàn)》中有這么一句“Pho rgya‘a(chǎn)dzomas p’ai shed cig yod Mo rgya‘a(chǎn)dzomas p’ai khrel zhig yod”,該句翻譯為“百男聚在一起成力量,百女聚在一起生奸嫉”,通過這樣的男女對比,對女性的蔑視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另外,六世達賴?yán)飩}央加措的詩句“Bu mo a mar ma skye Kham bu’ai shing la skye sam A gsar zed pa kham bu’ai Me tog yel bas mgyogas pa ”意思是“女人好像不是母親生的,應(yīng)該是桃樹生的,因為女人像桃花一樣凋謝的很快”,說明女人水性楊花、喜新厭舊。英語里表現(xiàn)女人性情易變、變化無常、多嘴多舌的諺語有:“A woman’s mind and winter wind change oftern”翻譯為“冬日的風(fēng),女子的心,變化無?!?;“Many women,many words,many geese,many turds”意為“女人聚在一起話就多,就像鵝群在一起屎多”,看來英語國家的人也認為女人多了只會壞事,一無是處。

    其次,漢、藏、英三語傳統(tǒng)文化里女子一直被認為是沒有智慧和遠大抱負。中國封建文化思想推崇“女子無才便是德”。漢語中常用“頭發(fā)長,見識短”,“婦人之言不足信”來形容女子愚蠢、缺乏智慧。藏語中貶低女性愚昧無知的諺語有:“Nag mo blo la blo phug med Ku ru‘a(chǎn)gros la‘a(chǎn)gros phug med”翻譯為“女子沒有遠見和智慧就像毛驢怎么跑也跑不遠”;“ Nag mo blo skye na Khang thog rtsa skye”翻譯為“若要女子長智慧,除非屋頂長草”;Skra ring blo thung”意為“頭發(fā)長,見識短”。英語里也有一些類似的諺語來歧視女人的膚淺:“When an ass climbs a ladder,we may find wisdom in women(若要女子有智慧,除非毛驢攀上梯子)”和“A woman cuts her wisdom teeth when she is dead(女子死了之后才會有機會拔掉智齒)”兩句諺語揭露了英語國家人們的傳統(tǒng)觀念里女子永遠都不可能有智慧。另外,英語諺語“A woman’s advice is never to seek”貶低女子缺乏智慧,所以不可能提出有價值的建議。

    盡管女性的美麗容貌讓女性驕傲自信,讓男人賞心悅目,但是并沒有給女性帶來相應(yīng)的肯定與尊重,反而被貶斥為“紅顏禍水”和“美色從來是禍胎”?!对娊?jīng)·大雅·瞻》里的“哲夫成城,哲婦傾城”是用來譏諷周幽王寵幸絕代佳人褒姒,朝政荒廢而亡國的故事,“哲”即才智者,意為“智慧的丈夫為城,智慧的婦人壞城”。 根據(jù)藏族的歷史,佛學(xué)家龍樹大師曾給德確桑布國王寫過一封信,作為朋友忠告國王遠離女子的誘惑因為國王整天迷戀于女色,耽誤國事:“Bud med gzhon nu‘a(chǎn)i lus ni logs shig tu Dri nga ba dang sgo dgu dod pa dang Mi gtsang kun snod‘a(chǎn)gro ba dgang dka‘a(chǎn) dang Pags pas gyogs par brgyan yang logs shig gzigs”,信的大概內(nèi)容是“年輕女子身上所擁有的只是外表美貌,但是內(nèi)在臭氣熏天,而且欲望大,難以滿足”。在英語諺語中也體現(xiàn)了相似的社會價值取向:“A fair wife and a frontier castle breed quarrels”翻譯為“嬌妻和城堡易生糾紛”;“Beauty provoke the thieves sooner than gold”意為“美貌比金子更容易引賊上門”;“Beauty and charity seldom agree”可以理解為“美貌女子無貞操”。

    最后,在社會家庭地位上,漢、藏、英諺語反映出男性占絕對的主導(dǎo)地位,女性處于仆從地位,甚至被欺凌、受壓迫。漢語的“菜刀不磨成死鐵,女人不打成妖孽”和英語的“A woman,a dog,and a wulnut tree,the more you beat them,the better they will be(拳腳之下出好妻,棍棒之下有義犬,胡桃敲打多結(jié)果)”揭示了在漢英文化里家中的妻子需要丈夫嚴(yán)格管教,妻子不打不成器,像這樣妻子被受虐認為是正常的家庭生活。漢語的“九個姑娘不如一個瘸腿男兒”表明了中國封建理念下女子在家中不被重視的重男輕女的思想;英語諺語“Every groom is a king at home(丈夫是家中的國王)”也表達了相似的觀念。藏語諺語“Gtam a phas gtoang rgyu a mas Khyi bdag pos bkag rgyu mgron pos”表達的含義為“家里主事本是父親的職責(zé)但被母親占了,就像看狗本是主人的事但被客人做了”,清楚地表明女子越權(quán)主事是天理難容的。這些男主女仆的漢、藏、英諺語都體現(xiàn)了家庭中丈夫與妻子極其不平等的地位,丈夫是頂在妻子頭上的天。男性不僅在家中掌握大權(quán),而且對妻子可以任意處置。

    結(jié)語

    綜上所述,對女性的歧視反映在漢、藏、英三種語言中,然而其產(chǎn)生的根源并不在語言本身,而是歷史文化、宗教心理、社會角色和地位等方面的不平等造成語言中的性別歧視。雖然漢、藏、英三語社會及宗教文化背景相差甚遠,但是此篇論文分析了三語社會文化普遍對女性抱有偏見,認為女性軟弱、虛榮、愚昧、邪惡、無權(quán)等。可以說,語言忠實地反映了這樣的社會現(xiàn)象。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女性地位的提高,男人和女人的性別角色也開始發(fā)生著變化,而這種變化必定對語言產(chǎn)生影響。比如,西方女權(quán)主義者提倡將泛指所有人但是構(gòu)詞上有男性含義的詞綴改成無性別標(biāo)示的詞綴(e.g.chairman改成chairperson)等來消除不平等的語言現(xiàn)象。因此我們文字教學(xué)者和研究者有責(zé)任通過語言的發(fā)展變化來研究女性社會地位的變遷。

    猜你喜歡
    諺語詞語語言
    容易混淆的詞語
    找詞語
    語言是刀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養(yǎng)生諺語也要“更新升級”(上)
    讓語言描寫搖曳多姿
    說說諺語
    詞語欣賞
    累積動態(tài)分析下的同聲傳譯語言壓縮
    我有我語言
    一枚詞語一門靜
    肃南| 稷山县| 永靖县| 兰州市| 临泽县| 上蔡县| 齐河县| 桃源县| 柏乡县| 襄樊市| 沙坪坝区| 体育| 定结县| 泸水县| 山丹县| 郯城县| 海宁市| 新干县| 福州市| 永吉县| 仙居县| 沽源县| 和田县| 奇台县| 青神县| 即墨市| 浦江县| 尖扎县| 镇原县| 尼木县| 偃师市| 广西| 通化市| 济南市| 墨江| 米易县| 金华市| 乐都县| 含山县| 安义县| 翁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