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曉剛
青少年關系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時代的要求、人民的期望。靈武市教育體育局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堅持知行統(tǒng)一、實踐育人,緊密結合爭創(chuàng)全國文明城市行動,著力構建學校、家庭、社會緊密配合的教育網絡,搭建家校合作育人平臺,依托“一校一特一特一景”“一校一品”特色校園文化建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課堂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建設中去,在潛移默化中推動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
注重孩子成長過程參與,在家校合作中優(yōu)化育人環(huán)境
構建學校、家庭、社會緊密配合的教育網絡,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通過“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貫穿于未成年人成長成才的全過程。一是融入學校教育。通過舉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教育、主題講堂、主題演講比賽等教育活動,使核心價值觀深入學生心中。以家庭教育“兩抓一平臺”為工作主線。開展家長讀書活動、家庭教育專題講座、市級家庭教育巡回講座等行之有效的活動,提高家庭教育素養(yǎng);開展家長開放日、“千名教師訪千家萬戶”、親子運動會、愛心志愿護學、愛心義賣等家校合作活動,提高家校合作水平,為全面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匯聚力量。二是融入成長歷程。把弘揚民族精神同培育時代精神相結合,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各學校積極利用清明祭奠英烈、“母親節(jié)”感恩父母、“千名學生入團儀式”等活動,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傳遞中華文化正能量。三是融入文化傳承。在全市中小學中普遍開展經典誦讀活動,經常舉辦“誦經典、揚美德”比賽,與家長一起誦讀經典,弘揚傳統(tǒng)文化,促進道德養(yǎng)成。市一小、二小、崇興小學等學校開展“朗讀者”經典誦讀活動,通過教師、家長、學生朗讀團隊,利用午間、課間及親子互讀時間,誦讀經典,傳承文化,凈化思想。
注重文明習慣養(yǎng)成,在學生日常活動中滲透核心主義價值觀
一是深化文明行為實踐。廣泛組織未成年人開展“講文明、講規(guī)矩、做有道德的人”等思想道德主題實踐活動;通過愛心護學崗、文明監(jiān)督隊,在全市開展文明交通、文明行為監(jiān)督活動,有效促進良好道德習院的養(yǎng)成。二是深化公益行動。在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實踐中,全市中小學生參加清潔家園行動、校園周邊環(huán)境整治、文明交通宣傳等形式多樣的學雷鋒活動,紛紛爭當“社區(qū)小義工”“文明小使者”;中小學生自發(fā)開展愛心義賣募捐活動,資助困難家庭學生,使熱心公益、服務社會在青少年中蔚然成風。三是深化典型活動。在全市各中小學組織開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典型活動。涇靈燕寶小學在“兩操一課”活動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字編入學生韻律操中,讓學生踏著“一二一”的節(jié)拍,隨著校園廣播的音樂節(jié)奏。喊出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經過一段時間學生熟記后,班主任再利用主題班會進行講解。同時,韻律操還將《三字經》--《千字文》等古典詩文編入,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體會國學經典的魅力。
注重打造特色校園,在濃厚校園文化中凈化育人環(huán)境
一是拓展校園特色。多年來,市教育體育局“一校一特、一特一景”“一校一品”校園文化建設思想為指導,全面優(yōu)化育人環(huán)境。目前,全市各中小學已經形成涵蓋面廣,特色鮮明,主題突出,學生參與度高的特色校園文化品牌,如回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禁毒示范?!?;四中“法治教育展廳”“信息化校園”;二中的“犁人堂展廳”“校園足球基地”“科普創(chuàng)新特色學校”;三小的“交通安全示范?!?;五小的“一廳(魅力中文展廳)、一堂(中國漢字國學講堂)和兩基地(青少年乒乓球培訓基地、小學段足球訓練基地)”;三中打造的“國防教育展廳”“消防體驗基地”等特色校園文化。二是拓展活動陣地。積極投入鄉(xiāng)村少年宮,增加鄉(xiāng)村孩子文藝、娛樂活動場所;努力建立“四點半學?!?,積極打造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和公益性文化設施,形成了覆蓋全市、形式多樣、各具特色的實踐陣地。三是拓展文藝展演平臺。通過素質教育“3+1”工程不斷提升全市青少年學生才藝能力,市教育體育局通過舉辦校園文化藝術節(jié)、全市中小學生文藝展演、“靈州情”全市中小學現場繪畫比賽等活動,為全市學生搭建才藝展演的平臺,在實踐中潛移默化、身體力行,培育養(yǎng)成未成年人健康的藝術審美、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道德素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