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示 余方德
上午剛上班,就有人敲我辦公室的門。
“請進!”我喊道。
門開了。我們組織部秘書處處長何泉生,手里拿著一份材料,懶洋洋地用屁股把虛掩的門頂開了。
門開了,他卻軟綿綿地倚在門框上。那姿勢,簡直要癱瘓一般。
“咋啦?胡部長那里還沒通過?”
他兩眉間堆出了個“川”字,點了點頭,喃喃自語:“沒過。你是辦公室主任,我就實不相瞞了:此稿算得上是第七稿了,批示都一樣?!?/p>
這是一份總結我們海城市委如何“任人唯賢、不拘一格選拔年輕干部”的經(jīng)驗材料。何處長當真寫了七遍,我也看過兩稿,不少地方我都親自動手修改過,深知材料寫得有功夫了,應該可以打印下發(fā)。
可胡部長他……我接過材料一看,只見部長胡大橋在材料封面上批示道:此材料主題不明,層次不清,許多例子挖掘不深。退回再改。大橋5月20日。
看完了批示,我同情地看著何處長。
他,文秘專業(yè)的大學生,一直是我們海城市委有名的“筆桿子”,如今也碰上“硬手”啦。
組織部長胡大橋,我對他不甚了解。他是半年前才從省級機關下來的,對材料的要求似乎沒這般嚴格。
比如,他對秘書處的副處長、那個與他一起從省級機關下來的王大良,要求就沒嚴格過,上次大良寫出一份縣區(qū)組織工作方面的演示文稿,三四千字的材料,語詞不通的地方就有五六處,可胡部長照例在上面批示日:“材料很好,同意打印”。
難道就因為他倆在省城關系比較親密、胡部長從省城把他要過來,就一切隨他……想到這里,我心里不覺一動,便把胡部長批示的那張字條從材料上拿下來,對何處長說:“別急,你昨晚開了一夜的‘夜車,先回去歇著吧。這個材料我請你們副處長看看,要他幫忙改改。”
我沒想到,王副處長看了材料后也很滿意。他說:“材料寫得毛(蠻)好,不要再改了。只是,材料涂改的地方比較多,最好能謄抄一下……”
這最后兩句話,算是提醒了我。我便用了點“心機”對王大良說:“你們處長昨天干了一個通宵,干得很苦,我叫他回去歇著了。這事——能否請你代勞一下?”
“材料不長,好的,我去抄一稿。但別開玩笑,他是處長,我是副手;我只謄抄,不能修改的……”他答應了。
下午剛上班,又有人敲我的門。我剛喊一個“請”字,門就被推開了。門開了,進門的仍是何處長。只見他一手抓住門把,一手抖動著一份材料,表情復雜地走到我面前。
“通過了,材料經(jīng)我們副處長一抄……就‘交關了!好了,現(xiàn)在看來,叫我寫‘任賢材料,部長怕是想要我‘讓賢了……”他嘴巴咧開了,想笑,卻笑不出來。
一看那批示,我不覺有幾分癡了。不,我心里有一番說不明白的滋味兒。
胡部長這次的批示是:這份材料經(jīng)大良同志修改后,主題清晰,層次清楚,思想挖掘的也更深了。很好,同意打印。大橋5月23日。
果然,沒過幾天,秘書處“處座”就易人了……
位子 一雨煙塵
局是個標準的大局,光干部職工就有200多人。局里食堂的面積接近600多平方米,能容納250多人同時就餐。
食堂里擺放了四排長條形餐桌,椅子連著餐桌,大大節(jié)省了占地面積。
局長說了,我們這么個大局,不能讓任何一位干部職工站著吃飯,必須保證每人都有一個位子。
食堂里第二排第一桌,是局里班子成員的位子。為何這么說?因為平時不管是空著還是領導們坐著,其他人是斷不會靠近就座,已經(jīng)墨守成規(guī)了。
有時,有些東西總會在時間沖刷中變成了規(guī)矩,而且不可逾越。但鐘擺每天搖來晃去,也許某一天就會突然停止了擺動。有時看起來牢不可破的規(guī)矩,也有可能輕易破掉。
局里這段時間由于組織業(yè)務培訓,食堂里多了好多基層上來的新面孔。這天中午吃飯,幾個年輕人一邊嘰嘰喳喳,一邊打了飯菜就近入座了第二排第一桌。邊吃飯、邊聊天或看手機,對周圍投來的眼神毫無察覺。局長們總是最后來吃飯,省得排長隊,費時費力。今天,局長們拿著托盤卻找不到自己的就餐位子,只好悻悻地四散入座。
培訓進行了一個星期,這些年輕人還是占著第二排第一桌,局長們一個星期都在其他餐桌找位子就餐。
培訓結束后,開始有人貪圖方便,時不時會趁機坐到第二排第一桌。局長們沒有說什么,似乎見怪不怪。
有一天,機關事務處的吳處長向局長匯報工作。局長看似無意識聊起食堂近況,大意是說機關作風徹底轉(zhuǎn)變了,吃飯時已沒有領導和下屬之分,說明吳處的工作做得好。吳處感覺表揚來的莫名其妙,事后在食堂午餐時間用心觀察,眼睛像雷達一樣掃瞄到第二排第一桌,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終于明白局長那天的話,原來意味深長!
怎么辦?吳處一籌莫展。有天在家吃晚飯,想要入座時,兒子居然早已坐上他的位子。妻子看到他站著,馬上對兒子說,你坐了你爸的位子,小孩子不要沒規(guī)沒矩,要講禮貌懂規(guī)矩,你最小,是3號,坐3號位置,你爸自然是1號,坐1號位置。吳處聽到此處,豁然開朗!
吳處通過與人事處協(xié)商,由人事處出面邀請禮儀老師來局里作禮儀講座報告。同時,借老師之口也宣講不同就餐場合的禮儀。
食堂的長餐桌全部換成了圓桌,并在每張桌子上放置了各種形狀的桌牌號,原來的第二排第一桌成了一號桌。
局長們中午就餐,直接到一號桌找位子入座。一號桌有時沒人就空著。按桌號找位置入座,慢慢成了局里食堂就餐的新規(guī)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