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黎慧榮 通訊員/范朝陽 李青梅
近年來,邵東縣人民法院在院長譚莉娜的帶領下,以習近平總書記的“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為目標,以“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為宗旨,始終秉承“崇法、厚德、清廉、明斷”的院訓,以“當政不在言多,須息息從省身克己而出;當官務持大體,則事事皆民生國計所關”為鞭策,將文明建設作為塑造法官靈魂的工程,使之成為提高干警素質和實現(xiàn)法院公平正義的強大“引擎”。
執(zhí)行工作作為邵東縣人民法院鑄就公正天平的重要防線,近年來,該院全面持續(xù)加大執(zhí)行力度,從加強失信懲戒力度、啟用執(zhí)行指揮中心、啟動司法網拍、打擊拒不執(zhí)行判決裁定罪等著力點,到開展“涉民生”“涉黨政機關”“涉銀信部門”積案清理和“百日大會戰(zhàn)”、夜間突擊執(zhí)行等專項行動基本線,再到努力構建執(zhí)行工作大格局、成立執(zhí)行警務團隊等立體面,點線面并用,正逐步達成“用兩到三年的時間基本解決執(zhí)行難”這一目標。2017年9月30日,該院在公開執(zhí)行兌現(xiàn)大會上,當場向42案45名申請執(zhí)行人集中兌現(xiàn)執(zhí)行案款總計1773余萬元,其中現(xiàn)金兌付783余萬元。據悉,這也是該院成立以來執(zhí)行案款現(xiàn)金兌付最多的一次。
“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是我們開展工作必須秉持的理念之一”,邵東縣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譚莉娜在就任后的一次全院干警大會上的發(fā)言擲地有聲。該院始終將人民群眾“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作為檢驗便民服務工作的標準,著力拓寬司法為民渠道,圍繞“親民、便民、惠民、利民”,竭力為人民群眾服務,成功架起與群眾的“連心橋”。
立案窗口作為邵東縣人民法院為民服務的“盾牌”和“臉面”,顯得尤為重要。為此該院籌措資金,將訴訟服務、申訴信訪大廳前移,推出集法律咨詢、立案審查、文書流轉于一體的“一站式”窗口服務;為了便民訴訟,該院實行法律援助律師值班制,在立案大廳增設援助窗口,邀請援助律師為當事人提供法律咨詢、免費代寫訴狀、協(xié)助申請法律援助、參與訴前調解工作等服務,引導群眾訴訟;老百姓常因資料不齊全而發(fā)生程序上的立案難等問題,為解決這一問題,該院建立健全協(xié)助調查函制度,為有需要的當事人填發(fā)協(xié)助調查函,當事人可憑函件到公安、民政相關部門調取戶籍資料、婚姻關系等證明材料,這有效解決了部分當事人的立案難問題。
司法為民“最后一公里”一直也是邵東縣人民法院致力解決的一大難題。該院以“百案巡回審判活動”為突破口,組建了刑事、民商事、行政案件巡回審判組,選定100件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在當地有較大影響的案件,由院領導帶頭擔任審判長,分赴各鄉(xiāng)鎮(zhèn)實行巡回就地審判,將法庭開到農家場院、田間地頭。
在司法救助方面,該院也本著以人為民的情懷,依法實施司法救助,救助對象大多為農村五保戶、城鎮(zhèn)低保戶等弱勢群體及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勞動報酬糾紛、贍養(yǎng)糾紛、撫育費糾紛案件的當事人。三年來共為259名生活困難的當事人緩、減、免交訴訟費165萬余元。
新形勢下,隨著更多新型、復雜案件不斷涌入法院,以及司法改革帶來的陣痛,法院面臨更多挑戰(zhàn)。譚莉娜院長及時提出“將欲治兵,必先強兵”的隊伍建設口號。近年來,邵東縣人民法院以精神文明為抓手,錘煉出一支作風過硬、業(yè)務優(yōu)良的純潔隊伍。
邵東縣人民法院注重發(fā)揮政治引領作用,持續(xù)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用正確的政治思想武裝頭腦,確保隊伍補足精神之鈣,不得“軟骨病”;除將干警“送出去”接受培訓外,還定期邀請專家、資深法官“走進來”,在該院定期舉辦的“法官講堂”“青年法官論壇”“道德講堂”等活動上面對面授課,從而提升干警綜合素養(yǎng)和職業(yè)技能。
在創(chuàng)新隊伍管理方面,邵東縣人民法院不僅完善公開選拔、競爭上崗、輪崗交流制度,還通過每月張榜公布法官辦案績效指標,每周發(fā)布審判管理通報,開展司法能力競賽。廉政建設方面更是多措并舉:發(fā)送廉政短信、聘請執(zhí)法執(zhí)紀監(jiān)督員、設立網絡舉報室、開通違法違紀舉報網站、暢通內外部監(jiān)督渠道……近年來,隊伍持續(xù)保持違法違紀“零紀錄”。
為讓隊伍根基扎得更深、更厚,邵東縣人民法院極力活躍文化生活,成立包含文藝、戶外、球類、音樂等興趣小組的文化藝術聯(lián)合會;舉辦知識搶答賽、趣味運動會、名家講堂等一系列文體活動;創(chuàng)建《邵東法苑》期刊、編印《民商事審判研究》等特色刊物;建成法院文化榮譽室,打造精品文化陣地……通過一個個文化載體,打造出一個鮮活而又溫馨的精神家園。
唯有改革才有新突破,才能變中求新、新中求進、進中突破。邵東縣人民法院領導班子深知這一道理,近年來,該院不斷加大改革創(chuàng)新力度,致力于澆筑天平之魂。
經濟發(fā)展迅猛,各類社會矛盾隨之劇增。為有效化解矛盾,邵東縣人民法院主動適應縣域經濟發(fā)展新常態(tài),認真分析矛盾糾紛的新趨勢和新特點,創(chuàng)新工作舉措,啟動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先后設立了交通事故、消費者權益保護、醫(yī)療糾紛等23個調解中心,不斷強化重大矛盾糾紛提前介入,通過邀請不同階層人員參與,形成了行政、司法、民間等各種力量共同發(fā)力,勸導、協(xié)商、調解等各種手段多管齊下的矛盾化解新局面。在此基礎上,該院又推陳出新,成立了交通事故審判庭和湖南省首個消費者權益保護合議庭。
此外,邵東縣人民法院的試點改革也如火如荼地開展著。自2013年5月該院被指定為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審判試點改革以來,進行了諸多積極有益的探索,創(chuàng)新推行圓桌審判、建立以幫教QQ群、聘請心理咨詢師、定期回訪為載體和方式的未成年人幫教制度,成為在改革路途上不斷前行的邵東法院一個響亮的品牌和一道亮麗的風景。2015年2月,該院未成年人案件審判庭正式掛牌成立。2016年8月,該院被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為家事審判改革的試點單位后,著即成功組建家事審判庭,積極為家事審判改革探路,在邵東縣最大行政村——牛馬司鎮(zhèn)西洋江村設立邵陽市首個家事糾紛巡回調處中心,聘請家事調解員、家事調查員、心理疏導員組成家事案件調解中心,從建立訴后調解回訪制度,推行財產申報和冷靜期制度等多方面入手,力推多元化解,巧解千千結,推動家事審判改革邁出堅實的步伐。
陪審工作方面,邵東縣人民法院不斷銳意創(chuàng)新,在選任75名陪審員的基礎上,于2015年成立了邵陽市首個人民陪審員協(xié)會。通過組織崗前培訓、分組管理、設置陪審限額、強化績效考核等方式實現(xiàn)有陪有審,現(xiàn)人民陪審員年均參審各類案件2500余件,陪審員參審面、參審率均達90%以上。
在司法改革開展的大環(huán)境背景下,邵東縣人民法院按照上級要求,穩(wěn)妥推進司法改革,在遴選確定首批入額法官的基礎上,組建了14個審判執(zhí)行團隊。審判運行新機制于2017年7月份正式運轉,入額院庭長紛紛“亮相”審判臺辦案,司法責任制改革成功落實到位。
征程漫漫,壯懷激烈,而今邁步從頭越。在司法改革春風的吹拂下,邵東縣人民法院正滿懷斗志,力揚文明司法之帆,助推公平正義之船,濃墨重彩地續(xù)寫著文明司法、公平正義等更為絢麗動人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