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軍
中學語文詩歌鑒賞教學對學生有著不容忽視的重要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詩歌鑒賞有利于高中學生繼承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唐詩宋詞是我國古代文學一筆巨大的寶貴文化財富,現(xiàn)行高中語文課本中仍然選取了很多的古代詩歌,這些詩歌的學習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的思想。第二,詩歌鑒賞有利于高中學生養(yǎng)成自己的審美價值體驗。詩歌這種體裁本身就蘊含著風韻美;對高中生而言,詩歌的學習無形之中形成了自己的審美取向。
一堂成功的詩歌鑒賞課,離不開尋“韻”覓“眼”去誦讀。但首先要結(jié)合實際充分地了解學生的特點。高中詩歌鑒賞的教學對象是高中生,這個階段的學生求知欲旺盛,是學習知識的黃金時期,但同時他們也具有了自己的個性。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必要采用學生自主探究和情景教學的教學方法,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充分了解學生的特點之后,還需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來制定出合理的教學目標。新課程標準下教學目標一般分為三個層次:第一,知識與技能目標;第二,過程與方法目標;第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教材作為聯(lián)系教師和學生的紐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所以,除了學生之外,還應該關(guān)注教材,明白教學大綱對詩歌鑒賞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教材指的并不僅僅只是高中語文課本,還包括課堂上和課堂之外教師和學生使用的所有教學材料。
除了“備學生、備教材”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準備工作——“備教師自己”,“備教師自己”包括兩個層次的內(nèi)容:第一個層次是了解簡單、基本的詩歌鑒賞知識,包括詩歌鑒賞內(nèi)容、步驟、方法等,這些是詩歌鑒賞教學的知識性準備。第二個層次是加強教師對詩歌教學篇目的深層次理解,這是更高層次的準備工作。值得注意的是,教師應盡量做到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同時應引導學生體境悟情,交給學生自己擁有打開詩歌鑒賞大門的鑰匙。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可以激發(fā)人的創(chuàng)造熱情、好奇心與求知欲?!睘榱伺囵B(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詩歌的積極性,筆者建議在詩歌鑒賞的導入環(huán)節(jié)由教師播放一些自己根據(jù)詩歌內(nèi)容剪輯的視頻,并提出相關(guān)的問題,在視頻播放完畢后,由學生來進行開放性的回答,因為視頻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事物,播放視頻可以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從而快速地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舉例來說,在學習戴望舒的《雨巷》之前,教師可以自己剪輯一段一個女孩子在雨巷慢慢彳亍的情景視頻,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詩歌鑒賞和其他語文內(nèi)容的教學一樣,都有專屬于自己的方法。古人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詩歌鑒賞教學中,直接給學生講授這首詩歌的魅力何在,不如傳授給學生鑒賞詩歌的方法,這樣即使是在考試中面對其他的詩歌,學生也知道該從哪些方面對詩歌進行鑒賞。注重對學生的詩歌鑒賞方法的指導對學生、對教師來說都是一件有益的事。
馬克思主義認為要實事求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其實詩歌鑒賞教學也符合這一方法論,“詩歌”雖然只有簡單的兩個字,但是它背后蘊藏的內(nèi)涵卻是十分豐富的,它包括古代詩歌、現(xiàn)當代詩歌。古代詩歌和現(xiàn)當代詩歌在各方面又有著很大的不同。所以,針對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教師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舉例來說,古代詩歌更加注重意象,所以在古代詩歌的學習中,教師要注重對意象的分析。比如屈原《離騷》中的香草、美人意象等。
總而言之,詩歌鑒賞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目前詩歌鑒賞遇到了一些困難,鑒于此,筆者根據(jù)實際情況提出了一些具體的解決措施,包括前期的準備工作——“備學生、備教材、備教法”,后期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詩歌鑒賞方法的指導,運用適當?shù)慕虒W方法等,以期對詩歌鑒賞教學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