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紅+劉麗
摘 要:我國城鎮(zhèn)建設的不斷推進對公路的建設更加重視。在公路工程的建設施工過程中軟土地基的處理是一項重點和難點工作。在實際的工程工程施工中應用軟土地基處理技術河以提高工程的施工質量,有利于進行公路的后期養(yǎng)護捉進了我國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是一項重要的公路工程施工舉措。
關鍵詞:公路工程;軟土地基;處理技術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我國公路交通面臨著較大的壓力,公路工程施工質量也越來越受到關注及重視。公路工程施工中經常會遇到軟土地基,其施工處理技術是否運用得當將直接影響公路工程的施工進度和施工質量。
1 概述
軟土是一種質地比較松軟的土質,其不僅自身強度比較低,滲透系數比較小,同時自身有比較大的空隙、凝聚力較低且水含量比較大。在公路工程的施工過程中,軟土自身的特點會影響地基建設,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①軟土的抗變形能力與抗剪強度均比較弱,一旦外界發(fā)生振動,軟土極容易產生變形,導致地基下滑;②軟土的沉降均勻性較差,尤其是在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之下,很容易導致路基沉降的不均勻;③軟土的透水系數比較低。透水系數低決定了軟土的透水性能差,進而影響地基每級載荷的穩(wěn)定性;④軟土壓縮性能比較好,在公路工程建設負載的過程中,受到建筑物重量不均勻的影響,會發(fā)生較嚴重的下降。
軟土地基是公路工程建設中不可避免的問題,若不能妥善處理,則會導致路基沉降的不均勻甚至發(fā)生塌陷,進而造成嚴重的交通事故,不僅會為施工企業(yè)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同時也會危害人們的生命安全。因此在公路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標準進行軟土地基的處理,借助科學的處理技術,不斷提升軟土地基的處理水平,進而提高工程質量管理控制水平,全面增強公路工程建設質量,在保證施工企業(yè)經濟收益最大化的同時,減小交通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幾率,保證人們的生命安全。
2 公路工程軟土地基處理技術
2.1 砂墊層和砂石墊層換填技術
在軟土路基施工中,為確保公路工程的質量,必須嚴格按照施工方案進行換填材料的選擇。一般情況下,都會選用大顆粒沙礫石,有時也可以將鵝卵石摻入。我們可以根據設計方案選取顆粒比較大的沙礫石,必要時可以摻入鵝卵石,依據施工地點的具體情況而定。路基溝槽施工時可以采用沙礫石對其進行處理,如溝槽內有積水情況,應先進行排水工作,再填入已經配置好的沙礫石。沙礫石填筑時,要注意一層一層地夯實,對填充料中的含水量進行良好控制,通??刂圃?0%~20%的范圍內。
2.2 表層排水法
在面對軟土路基土質較好但含水量較大時,在填土施工前,必須將溝槽開挖在路基表面,并將地表水排除,同時降低地基表層部分的含水率,以保障施工機械通行。為了發(fā)揮開挖出的溝槽在施工中達到盲溝的效果,應回填透水性好的砂礫或碎石。軟基處理技術通過在公路工程預應力管樁施工階段的應用,在軟土層以下可以將樁基牢固地安置,使公路工程的施工質量和安全從根本上得到保證。
2.3 強夯法
借助重物使勁地拍打地面,促使地面變得平整且牢固,這種方法被稱為強夯法。在軟基處理過程中利用強夯方式能進一步提升地面承載能力,避免因重物擠壓地面而出現坍塌的情況。強夯法的優(yōu)點很多,能快速地硬化以及夯實地基,用這種方法處理軟土地基能起到好的效果。但在夯實過程中會產生巨大的噪聲,嚴重影響周圍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在居民聚居的地區(qū)不適宜采用強夯法。在夯實處理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嚴格按照順序開展夯實工作,一層一層地夯實,在進行最后一層夯實時,要將遺留的坑填平。這種操作會導致夯坑表面泥土比較松散,在完成夯實工作以后需要再降低強度繼續(xù)夯實。夯實處理會產生強烈的震動,夯實操作與建筑物應保持10~15m的距離,這將不會影響建筑物的結構穩(wěn)定性。但是當周圍具有一些對建筑物造成影響的設備,施工人員需要采取相關的保護措施。開挖一些隔震溝可防止上述問題出現,工程實例表明,在夯實松土的過程中,再增加一些輔助性的措施,能提升夯實工作的效果,最終改善軟基的硬度。
2.4 拋石擠淤法
在沼澤地以及盆地中最早應用拋石擠淤法。在這種地勢中應用這種方式的主要原因是這些地方的排水能力比較差。拋石擠淤法的缺陷是不能借助抽水設備抽水,長此以往會減少硬質泥土的數量。因此,該方法已經不能有效滿足工程建設的需要,而需要添加碎石等材料。在拋石擠淤法施工過程中,對石塊的半徑有相應的要求。拋石擠淤法的操作方式與上述其他方法存在一些不同之處。要從中部向外邊不斷地擴散,并向中間添加石塊。在中間添加石塊能有效地滿足石塊填充的要求,減少材料的損耗。在填充的過程中,要逐漸地向上頂尖,其底部會逐漸地變大,這樣能有效地節(jié)約建設成本。當達到一定的填充程度以后,要用壓路機進行夯實。與此同時,向里面添加石塊。通過這樣的方式保證地基的穩(wěn)定性。在施工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為追求速度而急于求成,需要沉降一段時間,再添加石塊,最終滿足工程要求。
3 落實軟土地基處理技術的對策
3.1 做好施工前準備工作
路基施工是公路工程施工的重要組成部分。實地檢測路基,了解路基的實際情況,做好施工準備是保障公路施工質量的前提。公路工程施工前,應針對軟土地基軟黏土土層的成分、滲透系數、路基底層地段的特殊情況等事先做好清理工作,同時開展測量和放樣工作,并自帶儀器進行自檢,依據實際情況選取施工技術方案。在施工現場,需要進行工藝性試樁、放樣等工作,綜合考慮機械設備條件和材料供應等情況,確定具體的施工方案,以減少軟土地基的處理時間,降低施工難度。
3.2 提高軟土地基處理效率
對地基的處理不能千篇一律,盲目選擇施工方案。處理方法不當往往會造成成本的浪費和工期的延長,并且降低施工效率。要提高軟土地基的施工質量和施工效率,首先應掌握軟土地基的特征、最大處理深度和使用范圍。以強夯法、水泥攪拌樁法、排水固結法為例,這三種施工處理方法對地基的最大處理深度分別是5~8m、8~15m和30m。施工人員應針對公路工程所在地的地質情況和設備性能綜合分析,遵循“科學合理、經濟可行”的原則,選擇合理的施工方法處理軟土地基。對于污水聚集、淤泥層較厚、有排水困難的路段,可以綜合采用拋石擠淤、排水固結、置換填充等方法,而不是單一地采用某一種方法。
3.3 加強施工監(jiān)管力度
我國在公路地基處理理論方面的研究明顯滯后于實踐,這是我國土木建筑行業(yè)內的普遍現象。而施工理論不成體系又導致了公路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方法缺乏統一的標準。目前,大量的施工方法缺乏質量檢驗手段。在軟土地基的施工監(jiān)管方面,必須從施工技術監(jiān)管、施工質量監(jiān)管、施工安全監(jiān)管、施工資料監(jiān)管等方面制定相應的監(jiān)管制度,以規(guī)范、評估和約束施工人員的施工行為。同時成立專門的監(jiān)督小組深入施工現場,并依據相應的獎懲制度進行考評,以落實工程施工監(jiān)管工作,保障施工質量。
4 結束語
軟土地基有極大的危害性,如果不處理或處理不當,就會造成地基失穩(wěn),使構造物沉降過大或不均勻沉降,對構造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本文僅介紹了市政道路施工中常用的幾種處理軟土地基的技術,具體施工還要根據工地的實際情況來選用,有時幾種方法可以交替或一起使用。只有合理運用技術來提高公路基礎穩(wěn)定性,才能保證公路質量和行車安全。
參考文獻
[1]曹立.公路工程軟土地基處理技術[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6,39(12):53,55.
[2]岳春杰.公路工程軟土地基處理技術[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16).
[3]吳勇軍.公路工程軟土地基處理技術研究[J].商品與質量,2016,(39):337.
[4]高彥亮.公路工程軟土地基處理技術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6,(1):902-9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