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揚
摘 要 新聞采訪是新聞制作的基礎,依靠記者采訪,收集有價值的新聞信息,經過加工播放出來。為了有效獲取新聞信息,新聞采訪者必須掌握一定的溝通技巧,保證新聞采訪工作的順利開展。本文主要探討新聞采訪中記者需要用到的溝通技巧。
關鍵詞 新聞采訪;溝通;技巧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04-0019-02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新聞的內容和形式變得多樣化,給傳統(tǒng)新聞事業(yè)造成了一定沖擊,新聞記者必須不斷提升自己的業(yè)務能力,提升采訪技巧,快速、有效、完整地獲取新聞信息,保證新聞事件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在新聞采訪中,溝通技巧是記者的一項必備技能,采訪過程也是溝通的過程,運用一定的溝通技巧,可以取得好的采訪效果。
1 新聞采訪的特征
1.1 時效性
新聞采訪工作最為主要的特征就是時效性,尤其是在信息時代的今天,互聯網的存在,極大地提升了新聞的傳播速度,只有快速的將新聞事件報道出來,才能吸引大量的受眾群體。新聞事件發(fā)生后,新聞記者往往都會第一時間沖到現場,進行新聞事件的采訪和報道。
1.2 真實性
保證新聞的真實性是新聞采訪人員的基本素質,進行不實新聞的報道,不僅違背職業(yè)道德,新聞也失去了報道的意義。新聞采訪的意義就在于,將新聞事件快速、完整、真實的報道給受眾,因此,新聞記者在采訪時,必須保持客觀公正的態(tài)度,進行新聞事件的采訪,保證新聞的真實性。
1.3 廣泛性
新聞采訪內容廣泛,涉及各行各業(yè),隨著新聞行業(yè)的發(fā)展,新聞內容的劃分越來越細致,有政治、經濟、軍事、醫(yī)療、交通、住房等,新聞內容的多樣化,導致新聞采訪工作的廣泛性,新聞采訪對象可能是基層人員,也可能是國家干部,可能是工人,也可能是教師。
2 新聞采訪中可能遇到的問題
2.1 采訪記者自身素質問題
新聞采訪工作的開展,工作的質量,跟采訪記者的素質有著極大的關系。由于新聞采訪工作內容廣泛,涉及到各行各業(yè),這就要求新聞采訪人員要有著綜合素質,采訪前對各行各業(yè)要做到一定了解,這樣才能保證在采訪過程中,采訪問題的合理,找準采訪的切入點,不會因為自己對某行業(yè)的無知,導致采訪工作進行不下去。在采訪工作中,部分采訪記者個人素質不過關,導致在采訪過程中,出現冷場、尷尬的情況,采訪記者的溝通能力、察言觀色能力等都會影響到采訪的進行。
2.2 被訪問者出現抗拒采訪的情況
在記者采訪中,經常會遇到被訪問者拒絕采訪的情況,禮貌拒絕的有,不禮貌拒絕的也有,這對采訪記者的應變能力是極大地考驗。在采訪過程中,記者的言辭、語氣等都有可能導致被訪問者的情緒變化,影響采訪工作進行。通常情況下,出現拒絕采訪或者配合度不高的情況,主要原因如下:被采訪者不希望接受采訪,被訪者不愿被曝光,對記者缺乏信任,不愿回答過多問題、提問問題涉及隱私或者話題敏感等。
2.3 被訪問者表達能力較差
由于被采訪對象十分多樣,各行各業(yè)都有,不同被采訪對象表達能力有著明顯差距。例如,記者采訪老年人,則可能出現表述不清的情況。一旦遇到被訪問者表達能力欠缺的情況,都會影響到記者新聞信息的獲取。
3 記者溝通能力的提升途徑
3.1 提升自身素養(yǎng)
打鐵還需自身硬,新聞采訪記者只有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yǎng),才能保證采訪工作的順利進行。例如,新聞采訪記者文學功底較好,這樣記者在采訪文學類的學者時,在溝通方面,兩者不會存在隔閡。由于新聞采訪內容較為廣泛,這就要求新聞采訪記者,不僅要熟悉新聞領域的知識,還需要對其他領域都有所涉獵,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此外,新聞采訪記者除去溝通能力外,還需要有著良好的分析能力、思維能力、應變能力等。
3.2 采訪前做好準備
采訪記者并非全能,由于記者要面對各行各業(yè)的人員,因此,記者在采訪之前,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正所謂知己知彼。為了保證采訪過程中,可以很好的同被訪者進行溝通,記者需要搜集被訪問者和相關話題的信息,這樣記者可以了解被訪者的基本信息,被訪事件的相關信息,掌握這些信息,記者在采訪之前,可以構思采訪思路,擬定采訪大綱,設計采訪問題,然后根據采訪實際情況,篩選有價值的問題。以書法家采訪為例,記者在采訪書法家之前,了解書法家的基本信息,家庭、教育、工作、作品、喜好等等,收集這些信息,記者可以了解書法家的性格和脾氣,這樣在溝通中,不僅有許多共同話題,還可以避免問到一些禁忌話題,營造良好的訪問氛圍,保證采訪效果。
3.3 找準切入點
新聞采訪記者需要有著一定的敏感性,尤其是在面對面同被訪者就新聞事件進行交流時,可以從中快速地獲取有價值的新聞內容,找準采訪的切入點。一名優(yōu)秀的新聞采訪記者,需要在采訪中,時刻對接收到的新聞信息進行判斷,判斷新聞信息是否具有價值,哪些信息可以深入挖掘等,透過現象看清本質。例如,筆者曾經看到一篇奧運會的采訪文章,記者在采訪重新復出的某運動員時,對其進行了各式各樣的采訪,這些采訪內容大同小異,被訪人也給出了相同的回答,而當一名記者問出了運動員家人的問題,引起的運動員的興趣,拉近了運動員和記者的距離,運動員針對這個問題,仔細思考,認真回答,記者從家人的角度出發(fā),找到問題切入點,打開了被訪者的話匣子。
3.4 拉近與被訪者的距離
在新聞采訪工作中,由于被訪者和記者是第一次接觸,情緒上難免會出現緊張的情況,無法輕松自然的進行交流,因此,記者應該為被訪者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溝通環(huán)境,讓被訪者放下緊張的情緒,自然而然的同記者交流。首先,要學會換位思考。記者在采訪時,要更多站在被訪者的角度來思考,思考如何切入話題,如何一步步取得被訪者信任,拉近彼此的距離。被訪者和記者作為初次接觸的陌生人,要想迅速的建立起信任關系是不容易的,記者可以選擇普通話題,逐步建設被訪者的防備心理,可以以玩笑開場,慢慢暖場。其次,運用語言技巧。在記者采訪中,為了拉近被訪者的距離,可以用“咱們”這種詞匯,讓大家處在平等的地位下,無壓力的進行交流。最后,運用非語言溝通形式。眼神交流、肢體語言等非語言溝通形式,在采訪中合理運用,也可以取得不錯的溝通效果。
4 結論
綜上所述,新聞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信息,是人們了解社會的一種途徑。信息時代下,對于新聞的要求不斷提升,良好的新聞質量,一方面源于新聞的編輯加工,另一方面源于新聞采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新聞采訪才是新聞編輯的基礎,新聞素材的獲取離不開采訪中溝通技巧的應用。新聞采訪記者,可以從以下幾點來提升自己的溝通技巧,首先,提升自身素養(yǎng),包括專業(yè)素養(yǎng)和文化素養(yǎng),知識涉獵面廣了,交流話題也就多了。其次,采訪前做好準備,采訪前收集被訪者信息,準備采訪問題。最后,找準切入點,逐步拉近與被訪者的距離,獲取被訪者信任。
參考文獻
[1]胡晨敏.新聞采訪中的溝通技巧[J].新聞窗,2013(2):45.
[2]曲冰.記者在新聞采訪中的溝通技巧探究[J].新聞傳播,2017(14).
[3]王維佳.淺析如何提升記者在新聞采訪中的溝通技巧[J].西部廣播電視,2017(15):158-159.
[4]韋適吾.記者在新聞采訪中溝通技巧的運用探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7(6):152-153.
[5]曹蕾.記者在新聞采訪中的溝通技巧運用[J].電視指南,2017(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