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琳
【摘 要】 改革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尊重學生的意愿,放飛學生的心靈,拓寬學生的眼界,才能實現(xiàn)快樂作文。單調(diào)枯燥的作文素材、一板一眼的作文內(nèi)容、沉悶無趣的教學方法,使得小學生的情感和活潑的個性得不到自由發(fā)揮,進而對作文的興趣度較低。因此,教師應開放教學思維,提升作文教學趣味性,讓學生在快樂中進行寫作,表達出真摯的感情和獨特的感受。
【關鍵詞】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趣味性;快樂
一、關注生活,作文素材“趣味化”
寫作素材源于生活,只有真正地觀察與感受生活,才能從生活中采集寫作素材,才有作文的產(chǎn)生。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體會生活,善于捕捉新奇的或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發(fā)現(xiàn)不同人物的特征和表情,將這種觀察與人的知覺、感覺等情意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可以讓學生觀察到不同的素材,幫助學生去認識事物、積累經(jīng)驗,這樣也就讓學生的寫作具有不同的個性,更具備了創(chuàng)造力。例如,在上《一種自然現(xiàn)象》的作文課時,以下雨為例,下雨了,小雨點兒都落在什么地方?花朵上?小草上?樹葉上?馬路上?雨傘上?下雨了,小動物在干什么?燕子低飛、魚兒浮出水面、小狗避雨……人行道上,人們撐著雨傘……騎自行車的人……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認真觀察,觀察事物時注意抓住事物的顏色、大小、形狀、味道等,景物的靜態(tài)和動態(tài),人物的衣著、神情,讓學生體會到身邊的寫作素材是非常豐富的,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與大自然接觸的機會,久而久之,學生就懂得如何體會,如何做個生活的有心人。這樣在寫作的過程中就自然能聯(lián)系到自己所觀察到的事物,就會下筆如有神。
二、反復斟酌,作文題目“趣味化”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作文題目能帶給學生直觀的感覺,影響學生的寫作情緒。如果設計富有趣味性的作文題目,就能第一時間抓住學生的寫作興趣,叩開學生的心扉,促使他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激起他們活躍的思維,從而寫出極具情感、富有氣息的作文。教師可以采用擬人化的方法擬題,如《螳螂的秘密》、《誠信漂流記》、《冬天的訴說》等;借助標點符號擬題,如《好女孩?壞女孩?》、《我?我!》等;采用設問或反問的方式擬題,如《我是差生,我容易嗎?》、《誰是阿Q?》等;采用夸張或對比的手法擬題,如《小人物的大故事》、《為了忘卻的記憶》、《貪心不足蛇吞象》;來用代數(shù)式擬題,如《10000元的價值=?》、《減負=減副?》等等。具有趣味性的作文題目容易引起學生的聯(lián)想,在寫作時自然會水到渠成。
三、創(chuàng)設情境,作文內(nèi)容“趣味化”
多層次、多方面地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是作文教學成功的關鍵。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為了激發(fā)學生的靈感,教師可以借助實物、音像資料、生活內(nèi)容、游戲等創(chuàng)設情境,突出作文內(nèi)容的趣味性,讓學生自始至終都在樂趣中進行情感體驗和打開寫作思路,從而點燃學生寫作的火花。例如,在上《我喜歡的小動物》的作文課時,喜歡小動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為此,筆者首先為學生播放有關動物聲音的錄音,“嗡嗡、哞哞、咩咩、嘎嘎、汪汪……”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猜想是哪種動物發(fā)出的聲音,這樣有效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在學生熱情高漲的時候,筆者利用課件出示動物的部分,讓學生猜猜看是哪個動物身體的一部分,并說說這種動物的特點,從而讓學生體會動物形態(tài)和生活習性的多樣性。最后引導學生談一談自己最喜歡哪種動物,自己和動物曾經(jīng)發(fā)生過哪些溫馨動人的故事,讓學生懂得動物是人類的朋友。至此,學生已經(jīng)完全進入了角色,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寫作熱情,一種強烈的興趣推動著大家拿起筆寫自己最喜歡的動物。又例如,在上《當老師不在場的時候》的作文課時,上課鈴響了,筆者故意遲到了幾分鐘,這時學生鬧鬧哄哄的,左顧右盼,有的三三兩兩湊在一起,肆無忌憚地七嘴八舌,有的干脆做其他學科的作業(yè),突然傳來一聲“老師來了!”學生們頓時鴉雀無聲,正襟危坐,正在這時,筆者匆匆地走到講臺上寫下了作文題目“當老師不在場的時候”,讓學生們將剛才的表現(xiàn)生動地描述出來,學生們一下子文思泉涌。
四、循循善誘,作文修改“趣味化”
縱觀我們的作文教學,要么是寫作與修改嚴重脫節(jié),要么是作文本發(fā)下來后,學生看完評語就隨意地扔在一旁,這樣的作文訓練效果自然不好。為此,一定要改變以往評改作文時間過長,教師單方面參與的狀況,尤其是趁著學生們意猶未盡的時候,立即對作文進行修改,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修改的方式應該經(jīng)常變動,可以采取同桌互改、小組輪流交換批改、全班點評、教師評改等,這對于學生來說也是一次小的練筆,這樣學生修改的興致會更高。當然,這樣的作文評改方式也不能一成不變,教師應該適當?shù)刈儞Q,可以讓學生圍繞文章中最喜歡的幾句話展開小組討論,如何描述會更加生動、具體,還能如何進行拓展,學生們在同伴互改的環(huán)節(jié)中樂此不疲。在同伴互改完后,就可以與作者進行交流互動,談談彼此的感受,這樣就能取長補短,學生也因此能收獲更多。在侃侃而談、彼此鼓勵、互動交流的熱烈氛圍中,促進了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和個性的發(fā)展。為此,講究作文修改的趣味性,不會讓學生感覺枯燥,而且將寫作與修改緊密結合起來,真正發(fā)揮了修改、評價的作用,從而收到了良好的反饋及訓練效果。
總之,放飛心靈,快樂作文,讓作文不再成為小學生的負擔,促使他們主動寫作、愿意寫作,這是新課改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要求。教師應在尊重學生意愿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使得所選作文素材、作文題目、作文情境、作文方法、作文修改都具有趣味性,讓小學生將寫作當成一種樂趣,由被動變主動,由厭寫到樂寫,由低效到高效,進而克服害怕寫作文的情緒,并且逐步提升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冉明池.如何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J].課外語文:下, 2015(16):89-89.
[2]李建平.談談如何進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J].小學生作文輔導:教師適用, 2010(9):51-51.
[3]曹躍祥.放飛心靈 快樂作文——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J].課外語文:下,2016(2):116-116.endprint